以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

2019-10-16 04:45孙浩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大学生

孙浩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历史性、民族性、兼容性等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报国以忠、事亲以孝”“爱人以仁、取利以义”“待人以礼、交友以信”为主要内涵。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是: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革新思想政治课堂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也越来越密切。而在各国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免有一些不良文化趁虚而入,与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冲突甚至侵蚀他们的思想。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五千年华夏文明之基,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既有利于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又能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总书记对于文化的高度概括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思想资源,更是当今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要想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就必须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时代发展中传承创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千千万万华夏儿女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展现。

其特点概括有以下几個方面:一是历史性。中华民族自夏朝以来历经各朝各代,在吸纳历史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其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它的历史性特点。二是民族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因此它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滋养,是我们独特的文化内涵。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为主体,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文化理论体系,各民族文化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三是兼容性。春秋时期,我国学者各大派系之间百家争鸣,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性。各个民族、各地域之间的交互融合,使得传统文化在多样性发展的同时能够相互兼容,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

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孕育了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它是无数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的基因分子,并且逐渐成为我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由于其不可避免的还留有一些带有历史局限性和封建性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当今时代,必须秉持批判和扬弃的态度,去除其糟粕内容,汲取其精华内涵,积极挖掘其中的优秀思想内涵,探索研究其与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教育内容,并将其深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当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坚定其文化自信观念。

1、“报国以忠、事亲以孝”

由古至今,不论是民族危亡还是国家振兴,一代代中华儿女都表现出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爱国小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妇好出兵救国、文天祥慷慨就义、岳飞精忠报国等等。这种爱国主义不仅值得我们赞颂,更是当代我们应学习和具备的崇高品格。“事亲以孝”也是中华民族长期道德实践而形成的核心思想。古代伦理崇尚“百善孝为先”的价值理念。宗法专制的古代社会中,历代君王提倡以德服人、以孝治天下。因此,在当今时代,我们必须汲取其思想精髓,深入挖掘其“热爱祖国”、“孝顺父母”等正能量思想,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2、“爱人以仁、取利以义”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孔子提倡“仁爱”思想,孟子继而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墨子提出“兼爱”再到孟子发展为“仁政”学说,他们一致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仁义”,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他人、友爱他人,使“仁爱”成为一种持久力量,散发永久魅力。

另一方面,孟子强调“正义”重于“生命”,提倡舍生取义。苏武不屈节辱命、东汉吉平不屈自尽、谭嗣同泰然赴死……他们为了忠义忍受万般折磨,甚至献出他们自身的生命。在现代,“舍生取义”也有了更深的涵义: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只有愿意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的人,才会义无反顾的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不惜奉献自己的性命。只有这种精神扎根于我们每个人心中,人民才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3、“待人以礼、交友以信”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这既是对中华文明古国的一种褒称,也是对中华悠久文明的历史认可。孔子曾指出“不知礼,无以立”,甚至他还主张“克己复礼”,告诫人们应努力克制我们的欲望,不要轻易地被外物所诱惑,不为己所欲为,才能成为“仁德”之人。《礼记》记载了先秦的礼制、社会制度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是难得的文化宝库。“礼”在数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中逐渐发展完善,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哲学思想。同时它也是我们平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以及与人处事的重要原则,将其充分的融合于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中,能够使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将内化于心的道德自觉,充分外化为以礼相待的行为规范。

“诚信”是我们在处理与他人交际关系时应坚守的价值准则。孔子也曾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言论。因此,我们与他人相处时应做到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齐桓公信守盟约、范式严守信约、曾子杀猪教子……这些故事都告诫我们待人要真诚守信、一诺千金,以诚立身、以诚立业。

三、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

1、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革新思想政治课堂教育

课堂授课目前依然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其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应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内容,开设相关必修课或者学生较感兴趣内容的选修课程,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增加课程辐射点,使之更具吸引力,进而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课程的兴趣。其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性地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从理论灌输式转为案例启发式、互动交流式等综合法,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和熏陶学生,使之在提升文化自信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渗透力。总而言之,在课程体系建构中,应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契合点,使两者有机结合且相得益彰,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基础上逐渐培养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文化宣传的主要场所,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宣传主流文化思想并引导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想高效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就必须构筑浓厚的文化氛围,抵制歪风邪气,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建设校园环境内容繁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是校风。校风是校园环境中整体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外化体现。在教育教学和组织管理上,良好的校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培育高尚品格和构建育人体系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规约性和同质性。二是学风。优良的学风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他们的意志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洗礼作用。三是师德师风。教师作为学校教育者队伍中与学生接触面最广、机会最多的人,应率先垂范,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四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高雅的楼宇建筑、人文碑石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气息,能够无形之中陶冶学生的高雅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应完善相应的文化设施,为开展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并配备相应的活动经费,对学生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实时监督和有效指导。总之,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既可以创新校园文化的活动形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使校园文化永葆生机,同时也为坚定学生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环境氛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延伸,是大学生获取课外知识、増长见识和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也被称为“第二课堂”。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社会实践为教育平台,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转换为可生动感知的具体活动。其一,在课堂授课中适当引入传统文化,开展课堂辩论、案例讨论等活动,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高实践活动的比重,相对提高实践活动的学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其二,结合传统节日及重大节日,积极开展主题相关的校园活动。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和传承意识。例如,学校应定时举行书法绘画活动、传统器乐演奏以及戏剧欣赏等,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从而吸引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注意力,深刻感受其魅力,逐渐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其三,可邀请从事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学术报告和知识讲座。通过讲座使他们深刻领略到国学大家的风采,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学生社团应积极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组织相关主题的社团活动,不断丰富社团内容并广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背后的人文历史和思想内涵,使这些优秀文化走进大学生活,并不断丰富其精神生活。其四,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条件,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老师或导师就其感兴趣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走访调查,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传统道德精粹。同时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爱国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博物馆等,观看相关影片,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國情怀,使其在感官上领略到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

总之,通过以上第二课堂的开辟,使刻板死寂的传统理论活起来,起到画龙点睛之效。使大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从精神层次到实践行动内外合一,真正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大学生展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归根结底应当提高其主体意识,提升其主体地位。道德修养的主旨是“自省”与“知行统一”,就是要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自我修养,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付诸实践。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在实践中激发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积极宣扬传统文化,进而不断升华他们对我国文化的浓厚情感,增强其文化认同,肩负起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伟大重任。

总之,在全球化时代,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与高校协同努力共同推进。通过全方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文化精髓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习惯、以及之后的工作当中,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使他们真正认同传统文化,从内心真正以传统文化为自豪,并自觉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3]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与培养研究[M].团结出版社,125-157.

[4] 朱雪.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3.18-20.

[5] 迟梅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9:22-28.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