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 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9-10-17 06:45魏丽珊
智慧健康 2019年24期
关键词:植入式卵巢癌输液

魏丽珊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科,山东 济南 250012)

0 引言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罹患的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研究[1]统计,全球每年有22 万以上女性患上卵巢癌,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女生生殖系统健康。由于卵巢的位置较深,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早期诊断较难,容易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化疗是卵巢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而静脉给药是化疗的主要途径。传统的静脉化疗主要通过反复浅静脉穿刺的方式输注给药,但是对血管及局部组织的损伤较大,患者还要忍受反复穿刺的痛苦[2]。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深静脉置管途径进行置管注药,置管时间较长,能减轻穿刺痛苦,提高化疗的依从性。其中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1CC)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两种深静脉置管技术。本次研究选取2016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我院收治的74 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VPA 和PICC 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我院收治的74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7 例。参照组患者年龄22-56 岁,平均(34.5±4.2)岁,临床分期:Ⅱ期4 例,Ⅲ期25 例,Ⅳ期8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3-58 岁,平均(34.7±4.3)岁,临床分期:Ⅱ期5 例,Ⅲ期25 例,Ⅳ期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纳入标准:经诊断确诊为卵巢癌,行深静脉置管化疗;年龄≥18 岁;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2)排除标准:意识不清的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紫杉醇和卡铂等药物进行化疗,化疗持续6-8 个周期,间隔21-28 天为一个周期。

参照组患者采用PICC 进行化疗,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Groshong 三向瓣膜式PICC 导管,由穿刺考核合格的护士应用PICC 管自带的穿刺针经肘部活上臂进行穿刺静脉,常规置入PICC 导管,置入长度40-52 cm 为宜,确认正确后使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然后连接注射器见回血后,冲洗导管。最后连接输液系统及固定导管,以正压接头正压封闭导管,并在敷料上记录置管时间。

研究组则运用VPA 进行化疗。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带Groshong 三向瓣膜式静脉导管的8F 型BardPort 植入式输入泵。选择侧颈内静脉为穿刺静脉,中段中路为穿刺入路。穿刺点周围皮肤消毒后采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先作试探性穿刺,确认正确后保持试穿针的指引方向,见暗红色血后表示针尖在静脉内。常规进行导丝导管置换,用VPA装置中的铁芯向宫内静脉穿刺点处穿刺,建皮下立隧道和囊袋。最后将导管引导连接注射底座。确认管道通畅后,剪断导管,固定底座并常规进行皮下缝合固定。连接输液接头,冲洗导管后向导管内注射肝素盐水,并以肝素帽正压封闭导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并观察置管期间的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口渗漏、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1.08%,低于参照组的94.59%,置管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低于参照组的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卵巢癌患者的5 年内的存活率较低,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中晚期卵巢癌病人多采用化疗方法治疗,静脉化疗是常用的化疗手段。与传统的浅静脉置管比较,深静脉置管技术显著延长了置管时间,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4]。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1CC)是临床常见的两种深静脉置管技术。其中PICC 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导管,使导管尖端达到中心静脉,从而直接中心静脉给药的静脉穿刺置管技术。PICC的置入部位主要为比较浅显的肘部静脉,操作者能直接看到或触及,便于穿刺操作。对于把握不好的血管还可以借助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因此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较高,是一条便捷、安全的静脉通路。而VAP 则是完全植人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植入导管。VAP 往往需要经超声定位进行穿刺,但由于颈内静脉的位置较深,且其体表投影位置会随患者体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动,因此容易发生穿刺失误[5]。PICC 置管时,由于肘部导管外露,需要每周定期更换输液接头,冲洗导管,路径长,管腔比较细,静脉回流部分受阻,因此容易发生导管堵塞,渗漏,静脉炎,肢体肿胀等并发症。而VPA 为长期使用材料,导管细而软,柔软度良好,适宜长期置管,还能避免传统中心静脉穿刺的并发症风险,且对渗漏的控制比较好[9]。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1.08%,低于参照组的94.59%,置管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低于参照组的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尹璐[6]等的一致,显示VAP 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于PICC,但相较PICC 而言,能延长置管时间,减少置管并发症。

表1 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比较

综上所述,卵巢癌化疗患者应VPA 进行化疗,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点,而P1CC相对而言,操作更简便。

猜你喜欢
植入式卵巢癌输液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护理的对比研究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体内植入式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高龄淋巴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例护理体会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颈枕输液袋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