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

2019-10-17 06:45陈庆
智慧健康 2019年24期
关键词:全程成功率医护人员

陈庆

(成都市郫都区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 61173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指的就是临床中十分普遍的急性病症,其较易引发许多后遗症,进而使得患者产生死亡[1]。只要产生了急性脑梗死,尽早对这类患者开展救治十分关键。然而,现阶段,在常规的护理中,依旧会产生许多问题。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指的就是对急诊科室中患者的总体护理进程开展优化与完善,以促进护理最后的效果得到提升,不过,对于这一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运用依旧应开展相应的研究与分析[2]。本文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全程优化急诊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出我院在2016 年12 月至2019 年1 月采用常规护理的5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A 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的5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B 组。A 组中,男41 例、女11 例;其年龄在44-81 岁,平均(62±13.97)岁。B 组中,男42 例、女10 例;其年龄在45-82 岁,平均(63±14.57)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 方式

(1)A 组:对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急诊科室中的医护人员要随时进行抢救的各项准备,辅助急诊医生立即对患者开展救治。

(2)B 组:对患者施予全程优化急诊护理:①院前救治护理方面的优化:在接收了120 的急救电话后,医护人员要凭借最为迅速的速度进行出诊,与打出急救电话的对象或是患者亲属间进行交谈,把握患者的相关情况,引导患者亲属对患者施予准确的救治对策。②打开急诊绿色渠道:医院应打开先救治再挂号的绿色急救渠道,急诊科室中的医护人员在救护车辆将要到达时,应进行急诊方面的准备,患者在被移动至病床后,马上把其送到抢救室中,院前、院内各医护人员间应细致地实施交接班。③优化并健全院内急诊方面的护理:在住院后,如果患者神志维持清晰,医护人员应同患者与其亲属间开展交谈,对其给予抚慰与激励,辅助平稳其心态与情绪,得到信赖与协作。

1.3 指标观察

(1)抢救总成功率。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抢救总成功率。

(2)各抢救指标。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各抢救指标,在这其中,各抢救指标主要就包括了急救总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

(3)BI、NIHSS 评分。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其BI、NIHSS 评分。NIHSS 评分:分数总共0-45分,总分愈高神经受损愈重;BI:分数总共100 分,总分愈高日常的生活能力愈优。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录入到SPSS 19.0 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在护理前后BI、NIHSS 评分

B 组 在 护 理 以 前 其BI、NIHSS 评 分 对 比A 组(P>0.05);B 组在护理后其BI、NIHSS 评分优于A 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在护理前后BI、NIHSS 评分,分)

表1 比较两组在护理前后BI、NIHSS 评分,分)

组别 BI NIHS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A 组(n=52) 51.99±4.35 66.97±5.89 25.12±10.42 19.76±6.38 B 组(n=52) 52.57±4.29 81.83±6.76 25.69±9.73 13.52±5.63

2.2 比较两组抢救总成功率

B 组在护理后其抢救总成功率即为96.15%,优于A 组即为78.85%(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抢救总成功率[n(%)]

2.3 比较两组各抢救指标

B 组在护理后其各抢救指标优于A 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指的就是临床中十分普遍的脑血管病症,其就是因为脑部组织中产生缺血而引发,主要就会表现出因为血管、血液产生异常而引发的大脑动脉堵塞,其患病原因十分繁杂,冠心病、肥胖、心脏病等都是引发这一病症产生的危险因素[3]。有研究人员指出了,患者自被接诊至开展溶栓治疗一般都会由于院前耽误而遗失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对神经元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无法保障其预后[4]。所以,在急诊科室开展护理期间,优化护理进程、减短患病到救治所需时间,对于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最后的救治效果来说十分关键。

表3 比较两组各抢救指标,min)

表3 比较两组各抢救指标,min)

组别 分诊评估时间 急救总时间 静脉采血时间A 组(n=52) 2.65±1.42 64.47±6.75 9.86±2.26 B 组(n=52) 0.60±0.23 37.75±3.67 4.54±2.13

在临床中,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得到了十分普遍的运用,其一,其具有较为长久的护理周期,可以保证护理效果所具有的延展性,医护人员间分工十分清楚,且护理进程更为简单,可以增强护理最后的效果与质量[5]。并降低护理中的各类错误。其二,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具有十分充实的内容,主要就包括了检测各身体情况与生命体征、进食方面的干预、心理方面的开导等许多内容,可以保证患者身心方面的健康,同时,心理方面的开导还可以促进护患间的关系得到最大限度地改善,增强患者对于护理与治疗的依从程度,促进护理能够顺畅地实施[6]。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了以下的结论,B 组患者在运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后,其抢救总成功率、BI、各抢救指标、NIHSS 评分,都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A 组患者(P<0.05)。

总之,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在运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后,能够增强抢救总成功率,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得到提升,可推广。

猜你喜欢
全程成功率医护人员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