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及紫杉醇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0-17 06:46董猛卿毅
智慧健康 2019年24期
关键词:阿帕紫杉醇生长因子

董猛,卿毅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肿瘤科,四川 成都 610081)

0 引言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患病率、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在临床范围内可见性较高,因为该疾病早期不存在显著特异性,所以大部分患者病情在经相关检验确诊时均已发展至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仅能通过接受化学治疗方案来使之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延缓病情发展,临床当中应用率最高的化疗方案即为含铂类两药联合应用方案[1]。本研究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及紫杉醇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我院肿瘤科于2016 年6 月至2018 年11 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68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组(34 例)与B 组(34 例),A 组中男21 例,女13 例,年龄为52-73 岁,平均(62.04±4.37)岁;B 组中男22 例,女12 例;年龄为53-74 岁,平均(52.26±4.41)岁,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A 组:于A 组患者入院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维持其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并予以其常规化疗方案,具体为患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顺铂注射液(云南个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741;规格:6 mL:30 mg)25 mg 与500 mL 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行静脉滴注、患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紫杉醇注射液(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099;规格:5 mL:30 mg)135 mg与500 mL 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行静脉滴注,化疗期间予以患者止吐、补液等治疗,持续治疗3 个星期。

(2)B 组:在A 组患者所接受治疗方案基础上为B 组患者增加对阿帕替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3;规格:0.425 g)的应用,具体为甲磺酸阿帕替尼850 mg 口服,每日一次,化疗期间予以患者止吐、补液等治疗,持续治疗3 个星期。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1.3 评估依据

于治疗结束后予以两组患者X 线检查,并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判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肿瘤缩小幅度超过50%判定为完全缓解;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肿瘤缩小幅度在30%-50%之间判定为部分缓解;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肿瘤所小幅度在15%-30%之间判定为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不稳定性升高,肿瘤增大判定为进展,治疗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例数之和占患者总数的百分比。利用自拟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健康功能状态,100 分满分,患者所得分数与其健康状况呈正比。利用酶联免疫法对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t 与χ2分别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所有数据的统计皆经由SPSS 19.0 软件完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表1,B 组中78.41%(27/34)患者治疗有效,相较于对A 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5.88%(19/34)更高,组间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健康功能状态评分比较

表2,B 组患者的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健康功能状态评分分别为(285.12±36.25)ng/L、(75.76±5.57)分,显著优于A 组患者的(487.64±49.37)ng/L、(69.82±5.03)分,组间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显著(P<0.05)。

表2 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健康功能状态评分比较

表2 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健康功能状态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血管内皮(生ng长/L)因子水平 健康功能状态评分(分)A 组 34 487.64±49.37 69.82±5.03 B 组 34 285.12±36.25 75.76±5.57 t - 14.7871 3.5395 P - 0.0000 0.001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 组中14.70%(5/34)患者发生不良反应,B 组中11.76%(4/34)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检验结果为χ2=0.1281,P=0.7205,组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目前,临床当中应用率最高的化疗方案即为含铂类两药联合应用方案,此种疾病治疗方案虽然可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得到相应缓解,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2]。

紫杉醇与顺铂均为临床方面应用率较高的化疗药物,其中前者为抗微管药物,可对机体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裂解予以有效促进,使患者微管蛋白保持稳定状态,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效果十分显著,与此同时,其还可对癌症患者的细胞流动学异常情况予以有效改善,抑制癌细胞增殖;后者为含铂抗癌药物,具有抗癌谱广、作用强等特点,可对癌细胞的DNA 复制予以有效控制,降低细胞增殖,且在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时可发挥良好协同作用,不发生交叉耐药[3-4]。但是,临床方面对上述化疗方案进行应用后发现,其虽可对癌症病人病情发展予以相应控制,但疗效尚不理想。本研究在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阿帕替尼这种小分子靶向药,获得了良好效果。阿帕替尼可对癌症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酶活性予以有效抑制,使之丧失活性,进而阻碍肿瘤血管生成[5-6]。本研究中接受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及紫杉醇化疗治疗方案的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A 组患者,且B 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与A 组患者大致相同,进一步提示了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可见,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及紫杉醇化疗治疗方案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其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使之健康功能状态得到有效提升,并具有一定安全性。

猜你喜欢
阿帕紫杉醇生长因子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多西紫杉醇对PC-3/MDR细胞耐药的体外逆转作用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