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作文”引路,走作文教学“捷径”
——以贴近孩子生活的方式优化作文教学

2019-10-18 02:06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薛敏燕
小学时代 2019年14期
关键词:口头口语作文

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 薛敏燕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硬骨头”,令众多教师头疼不已。口头作文训练,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是学生对生活进行判断、理解,亦或是希冀。同时,口头作文训练围绕口语交际展开,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降低了作文的写作难度,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等。因此,我们可以将口头作文训练视为小学生提高自身作文能力的一条“捷径”。

一、课前五分钟演讲,锻炼学生口语能力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更容易触动小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促使其紧随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步提升和表现自己。口头作文作为一种即时性的训练,主要教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即兴口语表达,是锻炼学生写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掌握口头作文的主要特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和学习欲望。尤其是在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等,既能增加生活经验,又能丰富写作素材,增加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信心。

我在作文教学中,时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自由选择演讲内容,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自己的读书心得等,只要演讲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并且合情合理即可。除此之外,我还会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历史故事类的书籍,让他们讲解其中伟人的丰功伟绩,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爱国情怀,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课前五分的演讲,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利用教材内容,开展口头作文训练

1.利用课本插图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信息是开展口头作文训练的重要材料,尤其是现在课本中的插图越来越丰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内容的过程就是口头作文训练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具有较为敏感的观察思维,喜欢观察并探究插图内容,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口头作文训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为例。学生通过自学已了解了文章主人公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接着我让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中的两幅插图,布置口头作文的训练任务:这两幅插图的内容是什么?讲述的是谁的故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讲一讲其中的故事。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已经掌握了本课的中心内容及故事经过,可以口头讲述本课故事的来龙去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增加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提高口头作文训练的效果。

2.课堂拓展延伸训练。口头作文训练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有助于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周边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进行口头作文的习惯。同时,口头作文不受字数限制,可长可短,只需要学生看到什么说什么,用作文语言表达出来即可,这也是口头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例如,课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学生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充分感受到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所在。这里只是讲述了一些互联网的优势,对此我给学生设置了相应的延伸训练:“国际互联网是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呢?”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这一问题在课下做相应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并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最后,再回到课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口头讲述国际互联网的优劣,以此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多项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3.口头作文的多元化评价。教师对学生作出的每一个评价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口头作文的评价方式有很多种,如:定期组织口头作文评比活动,制定优秀奖、进步奖、参与奖等奖项,以此作为对学生的鼓励;实行积分制,每一次的口头作文训练都给予积分奖励,一周或一个月总结一次,奖励获得积分最高的学生。这些评价方式的制定,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口头作文的兴趣,点燃学生的表达热情。

三、做生活的有心人,增加作文素材积累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口头作文教学时,不仅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还要引领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不同的表达主题对应不同的生活体验,增加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还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口头作文的重要性。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做到“厚积而薄发”,像蜜蜂采蜜一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也就是说,任何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都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的结果。因此,语文教师在口头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促进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作文素材的积累奠定良好基础。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秋天》一课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周日游”活动,带领学生去公园游玩,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园内的花草树木,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这些事物的“千姿百态”,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发言。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描述,展开联想,最终以口头作文的形式,将自己所观察到的花草树木的样态描述出来。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学生不再恐惧,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顺畅、流利地表达了出来。这种训练口头作文的形式,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作文的写作难度,帮助学生整理写作思路,又有助于学生想象、思考等能力的培养,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促进作文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口头作文训练对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主要途径。口头作文训练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作文素材也会相应增多,表达欲望也会随之被“唤醒”,训练过程自然就会生动而有趣,从而优化课堂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口头口语作文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如何写口头通知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酒中的口语诗
口语对对碰
口头作文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