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传承及其地位

2019-10-18 09:17吴东珩
求知导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科举进士

摘 要: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几乎贯穿了中国古代史的大半段,而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灿烂发展的巅峰时期,科举制度在此期间的传承及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样也在后世教育文化的发展传承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传承;地位

中图分类号:D691.46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012-03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之深、之广,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绵施行了1300多年,贯穿了大半段中国古代历史。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选士制度之一,科举制度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虽然后世继承发展之后产生了颇具争议的影响作用,后人对其评述也褒贬不一,但其初衷是应该被予以肯定的。所以隋唐时期,作为科举制度发端及完善阶段,就应给予重视。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选士制度的典型代表,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也不会没有任何遗留就消失了,它必然是在历史进程中长时间形成发展,而后又走上鼎盛,最后免不了面临消亡的规律。

但在隋唐时期,广义的科举应该不仅仅包括进士科。从这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可能在汉代已经产生。

一、继承

科举,顾名思义,分科举人。如果仅仅从这样的定义上去分析,它的最初含义是设科举人或分科举人,或者说是设置科目贡举人才[1]。那么,中国早在汉代就已经存在类似的选士制度。但严格意义上能称得上是科举制度的发端的当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原因也很明显,因为后来进士科成了科举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科目,在明清时期,几乎成了唯一的入仕之道,而秀才科和明经科非亡即衰。

所以,不能因此断言科举制度是在隋唐时期突然出现的,其实它也是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发展历程才真正得到确立并且完善。那么,科举制度的渊源也可以上溯到汉代的察举制。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官查访人才、举荐给朝廷的制度,后来也逐渐采取考试,但总的来说还是以推荐举送为主[2]。

但我們并不能把察举制就归结到科举制上。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一,察举制要推荐才可以参加考试,而科举制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3],也就是投牒自荐,可以自己报名参加考试。这是二者最明显的差异。第二,前者是以举荐为主,考试相辅,而后者正好相反,是以考试为主。第三,前者主要通过地方士族、中央官员举荐而得,而后者则没有什么门第界限,即使出生于寒门也同样有机会中举。第四,前者主要从德考察,而后者更侧重学识。

具体到科举制度中的具体科目,唐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个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从内容上和形式上也有对前朝的继承。它们分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廉和秀才有联系,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魏晋南北朝以门第取人。但它们之间有很多一脉相承的方面。第一,按照规定,孝廉和秀才也必须经过考试,与唐科举是一致的,虽然魏晋南北朝在门阀统治下总是忽略程序,直接以门第取人。第二,在考试的内容上,孝廉主要试经,秀才主要对策,又兼及经文[4]。唐初的明经试经,而进士则试策。在内容上可谓相承相继。第三,秀才虽然与明经、进士有并存的时段,但唐初即宣告退出历史的舞台,那也正好从侧面反映了进士对秀才一科在内容上的相似性和继承性。

同样,还有一些因素也可从旁反映出科举制度中留存了察举制的烙印。第一,在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被称之为“贡举”,这个“贡”字恰好体现了察举制度的遗留。第二,唐代科举制度中流行“投卷”“公卷”“行卷”制度。也就是应试者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编录成卷轴,投献给主考官、礼部或者是社会名流以获得他们的推荐的做法,这与以前的察举制以期许推荐而入仕有异曲同工之处。第三,门荫制度的存在也是察举制度的余痕(详见后文第三部分)。

从上述阐述中不难理解,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前朝选士制度不无关联,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国选拔贤才,只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标准的划分和界定上有了更好的规范和方法。总之,它们之间是明显存在关联性和继承性的。

二、发展

由于隋朝的短命,故科举制度滥觞于隋,但真正得以完善则要到唐代。换言之,科举制度真正得到发展是在唐代。

科举在唐代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是常年取士,又可分为许多类别,最主要的是秀才、明经和进士。而在唐代,这三大科目间互有消长。

首先,秀才一科,只存在于唐朝初年很短暂的一段时间。至于它被废止的原因,众说纷纭。一是“举选不第者,坐其州长”。这在《通典》《文献通考》中也有相同记载。二是由于秀才一科录取要求过高,很多人望而却步,达不到要求而不参加。秀才科在唐初平均一年只能诞生一个秀才。三是由于进士科愈加显贵,而进士科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秀才科的考试内容,但又易于秀才科,从某种意义上说被进士科取代了。所以,虽然秀才一科在最初是名望最高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废止,在贞观之后就不复存在了,连秀才二字也成了进士的雅称了。

其次,明经一科注重经义,要求举子熟读并背诵儒家的经典文本与注疏。在唐代,明经与进士是并称的,且在录取人数上,明经远多于进士,但随着进士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改由以诗赋为考试内容之后,进士出身的高官越来越多,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以背诵见长的明经更受到冷遇。且明经出身的录取者多名不见经传,消失在历史的舞台。总之,由于进士科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明经科逐渐沦为陪衬的角色了。

最后,进士科的崛起在唐代可谓是最亮眼的了。进士科的开始之所以被后世认定为科举制度的开始,是因为它在明清几乎成了科举入仕为官的唯一途径,这与它在唐代的发展突飞猛进是密切相关的。它的发展可以由如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变化发展。在隋朝,进士至多是和秀才、明经并立的科举制度中的一个科目而已,其地位并不在秀才、明经之上。最初,唐承隋制,进士只试“实务策”一项,即一种政论文。高宗时,改由试策文一场为试帖经、杂文、策文三场,遂成为唐代进士试的定制。三场考试中,每场都要决定去留,那么三场的次序不同就可以看出当时对哪一类学问更为重视了。中唐之前,三场的次序是先帖经,次杂文,最后试策。但中唐之后,杂文与帖经次序有所改变,即先诗赋,再帖经,最后策文。这也是后来诗赋成为进士及第的关键原因所在。考试内容的不断改变使进士科不断适应朝廷录取人才的标准,这也是其在唐代科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原因之一。

第二,进士科录取人数及成为高级官员人数的发展变化。唐初,进士录取人数不多,并且很少有成为达官显贵的,而到了中唐以后,形势发生了大变化,不仅进士科录取人数激增,因此出身而攀上仕途顶峰的也不在少数,进士科成了入仕为官的重要途径。有这样一项数据可以证明:唐代宰相368人,进士出身者143人,占39%;从唐宪宗到唐懿宗期间共有宰相133人,其中进士出身者有98人,约占宰相总数的74%。

第三,录取士人阶层的发展变化。随着九品中正制度的衰亡以及门阀士族的逐渐没落,同时,稳定长久的中央政治体系又需要大量的贤良之士辅佐,这样就促使了进士科在录取标准上不拘一格,不断放宽应试者参加考试的底线。傅璇琮先生在《唐代科举与文学》一书中曾列举了一些进士出身的类别,有县吏、工商子弟、僧道、节镇衙前将校之子、方镇幕府、外国籍人士及寒门士人等,可见唐代进士一科社会阶层之广泛,且这种广泛性在中唐,尤其在晚唐更有代表性,涉及人数更多,说明进士科已經完全脱离了门阀的限制,完全以才取士了。

上述足以证明唐代进士科演进发展并逐步成为科举制度的核心所在的过程。

科举制度中除了常科,还有比较特别的制科。制科即制举,是皇帝临时下制诏举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虽然相比明经、进士而言,渊源更为久远,但是在唐初也并未形成很完整的制度,也是经唐一代发展而成熟的,并在唐代得到了重视,也发挥了不小的贡献。在盛唐时期,制科特别受重视,在高宗、武则天和玄宗时代,制科往往可以选拔出很优秀的人才来辅佐朝廷,比如著名诗人王勃和杨炯,著名宰相姚崇都是在唐高宗时由制科及第进入仕途的。中唐时,皇帝多重视“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录取人数较多,仕途也颇为顺利。而到了晚唐时期,制科渐衰,唐宣宗以后不再举行。总而言之,制科在唐代由初期的发展完善到中期的盛极一时再到晚期的衰弱消止,经历了由弱而盛、由盛而衰的跌宕过程,但大体对唐代的科举选士制度还是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虽然不像进士科那样慢慢成长壮大,对后世影响力大,但也是唐代科举制度变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以上粗略叙述了科举制度在隋唐的发展变化,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以适应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三、地位

科举制度在隋唐,尤其是在唐代,不如在以后的各个朝代那样一枝独秀,而是多种入仕途径之一。“科举仅仅是几种入仕途径中的一种”,在一开始也并不处于优势地位。

在隋唐,与科举制度并存的还有门荫入仕和流外入流等途径入仕。门荫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废除后为了保障贵族和高级官员子弟世代为官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即以父祖官位、豪门世家的余荫而得官,在唐代形成了严密的规则体系。简而言之,王公侯伯子男,皆子孙承嫡者传袭,以次承袭。门荫入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学馆,二是直接以门荫入仕。但是高官子弟多无心求学,而以直接门荫入仕。所以,从唐书所载可见,唐一代因门荫得官而做出政绩留于史册者极少。同样,这也预示着唐中期以后门荫制度选士无法满足政治生活的需要,那么进士乃至科举制度也慢慢占据上风了。

流外入流是唐代入仕的又一个途径。流外指流外官,流外入流是唐代中下级官吏的重要来源。它的人数众多,远超过门荫和科举出身者。虽然在职官地位上流外入流可能对科举及第者不构成严重威胁,但人数上的优势还是对科举及第者入仕带来不小的影响。

总体来说,在唐代前期,门荫与科举孰轻孰重还不好说。从所得的官职来说,科举及第不及门荫,唐时明经、进士及第一般授予校书郎或县尉的官职,其品阶在正九品、从九品之间,而门荫即使以最低一级的从五品官来说,其所荫子也可授予从八品下的官职。

从录用数量上来看,科举的人数又远不及流外入流和杂色入流的人数多。流外入流一般都为中下级官员,迁升也相对不易。科举出身士人大多排斥流外入流官员升迁,他们更倾向于门荫入仕的官员,因此科举入仕在一段时期内处于较为孤立的地位。

另外,由于科举出身的士人多是通过考试获取入仕的机会,相对而言,门荫和流外入流多有为官经验,所以,科举士人可能在政治上缺少经验,历史知识也比较匮乏。而科举出身者自身的一些弱点,也同样是科举在一开始并不能在整个入仕环境中占有绝对优势的缘故。

但从唐中晚期开始,科举尤其是进士科在所有入仕途径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成了广大阶层入仕的首选途径,也成为培养朝廷股肱之臣的捷径。其中的原因很多。第一,随着门阀士族的不断衰微、一蹶不振,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唐初的关陇集团瓦解,南北朝遗留的士族集团在长久统治下逐渐销声匿迹,门阀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第二,社会的长期稳定使得经济发展迅速,培养了一大批一般的地主阶级,产生了很多苦读人物,他们有很强的欲望展现自己的宏图大志,而科举成为他们走上仕途的唯一捷径。第三,唐代大多数皇帝支持重视科举制度的发展,比如,武则天大开制科,科举入仕的人数逐年上升,高宗、玄宗等在位时间较长的唐代皇帝都开制科,招贤纳才。第四,科举来源有二:一是乡贡,二是生徒。在玄宗晚期,对门第要求较为宽松的乡贡人数已经超过了生徒的人数,不仅可以看出科举向更多人群的开放,同样也可以想见更多不同阶级的人群有了入仕的要求,而要完成这个要求只有通过科举这一途径才可以实现。

从以上几点不难理解,科举制度在唐中后期崛起并且牢牢占据领先地位的缘故。

终唐一代,科举制度慢慢走向兴盛,逐步巩固自己牢不可破的优势地位,也为成为后世“出仕之唯一正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科举也不例外,在中国历史漫漫长河中,科举制度经历了萌芽——初创——发展——兴盛——衰弱——消亡的过程。然而它留给后世教育文化发展方面的启示却不仅是这些,还有不尽的借鉴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J].历史研究,2000(6):6.

[2]张靖.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探略[J].中国人才,2003(9):48.

[3]欧阳修.新唐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8.

[4]唐长孺.唐长孺文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513.

作者简介:吴东珩(1984—),女,浙江宁波人,博纪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博物馆管理及研究。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科举进士
四进士(上)
“科举”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从《聊斋?叶生》解读蒲松龄四十不灭的科考幻想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进士桥
巧改对联
巧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