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群众网络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对策

2019-10-19 06:28白烜
企业文化 2019年32期
关键词:法制文化建设互联网

白烜

摘要:下文立足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透彻剖析了群众网络文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规范群众网络文化应用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群众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群众网络文化;文化建设;互联网;法制

网络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对政治、经济、文化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的影响还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本身的工具性特征,因网络本身便捷性、隐秘性所带来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属性也越发突出。就群众网络文化而言,群众网络文化和社会舆论有直接关系,而群众网络文化往往会受到网络上别有用心之人引导。为规范群众网络文化发展,调整社会舆论,就必须辩证认识到网络本身的基础性、产业性、文化性,我国不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协调群众网络文化的做法,务必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群众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规范群众网络文化的应用。

一、群众网络文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群众网络文化是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互联网现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宏观层面上来说,群众网络文化是人民群众利用网络或者在网络环境作用所创造内容的总和,相对于传统社会文化,群众网络文化表现出突出的兼容性、高效性。在这种特殊的群众网络文化境遇下,因网络带来的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在网络上相互交织,尤其是西方诸国所倡导的、不适宜我国土壤的文化对民众的意识、观念、行为等产生了严重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网络技术上有着一定的控制优势,同时互联网当前所表现出的多种特征,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鼓吹的“民主、自由”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我们仅从意识形态表现上看,网络文化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文化霸权的重要形式之一[1-2]。

二、群众网络文化的应用规范对策

(一)规范网络环境

在传统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法治观,和网络传播所带来的群众网络文化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常识,在现代网络社会中却演变为深奥的道理,而以往难以引发的舆论问题,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无论群众网络文化表现出何种变化,如何去改变人类的习惯以及思想,群众网络文化应用的规范都必须要坚持“人本主义”,将民众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追求,也是当前规范群众网络文化的根本保障。坚持人本主义的群众网络文化环境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确保民众的基本权利在网络环境中不受侵犯,互联网信息传播实名化的实现以及全面监管的实现仍旧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网络侵权、网络犯罪时至今日仍旧较为普遍,因此要加强网络监管工作的完善,确保民众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当前,应该以辩证的思路、观点去看待网络环境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着重研究犯罪的新特征、新手段,不断协调当前已经成熟的法律法规,适应网络发展需求,坚决打击网络犯罪,让民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另一个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我国民众的文化需求,多数民众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获得了更加宽广的视野以及更加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网络本身表现出的复合传播特性以及海量信息数据特性,让其具备了广泛传播、分层传播的优势,可大幅度满足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们从客观的角度看,当前国内所形成的群众网络文化,多建立在碎片化、低质量的网络信息基础上,尽管目前网络上的信息数据呈爆炸式发展态势,但多数信息数据仍旧表现出极为突出的“低质化”特征,因此應该在满足民众信息需要的基础上,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数据,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需求[3-4]。

(二)强化文化建设

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所在,用创新精神指导网络建设,是当今时代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国家领导人在2008年就已经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以及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当前需要深刻认识到群众网络文化的影响力,高度重视群众网络文化的建设、应用、管理,让网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

群众网络文化的管理问题并非是我国当前所面对的难题,而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必须要走突出中国特色的网络管理道路。目前部分国家已经有了基本的网络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以韩国、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强制性介入模式以及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管理模式,但基于我国实际国情,这两种方法均并不适用[5]。

因此,针对群众网络文化的建设,务必要坚持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动摇:一是坚持政府在互联网中的主导权,民众可在网络空间中自主交流,但民众在现实空间中的活动仍旧受到制约,政府部门应该根据法律法规管理网络,维护社会道德准则在网络空间中的体现,以切实保证广大民众的根本权益,若放弃主导权,任由不良思想在网络上肆意传播,不仅违背民众意愿,同时还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背道而驰;二是要坚持网络法制建设,网络法制仍旧是实现群众网络文化监管的主要方式方法,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领先于网络法制建设,以至于网络成为我国执法监管的边缘地带,有相当一部分犯罪事实逃脱制裁,因此当前亟需构建起具备高度适用性的网络法律制度;三是要坚持强化民众素质建设,我国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现如今,网络上只要发送一条具有一定事实基础且具有舆论传播价值的信息,在短短数小时内,就会在全国各地形成规模化效应,且该效应难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社会舆论的高速传播并不是一种负面现象,但是不正当的信息也可能会通过该情况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以至于形成负面的群众网络文化。近日,华为的“251”事件,民众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完全忽视法制,肆意对事件真相进行揣度,且行政公关手段也无法实现有效调控,形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这些事件都可为殷鉴。在网络法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应以提高民众法律素质为主要任务,让民众对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现象、热点事件能够保持辩证的、冷静的态度,以揭示出事实真相,并坚持法制基础,从而创建出一个规范的群众网络文化体系[6]。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和西方国家在网络文化方面的竞争,是新时代的较量,在我国形成全面开放包容姿态的同时,应积极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保证我国群众网络文化的独立性以及积极性。传播学基础理论证明,受众接受某类信息具有上限,在上限来临后,受众对这类信息的接受速度将放缓,如果此前的信息为反宣传信息,那么受众将产生免疫效果。因此,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坚守文化阵地,同时强化民众的文化素养,积极推动网络法制建设,将马克思主义转变为接地气且民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形式,以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最终达到规范群众网络文化应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淑仪.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J].环球市场,2019 (18):224.

[2]周雪婷.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服务方式变革[J].中国高新区,2019 (10):298.

[3]宿柯.浅析互联网时代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J].神州,2019 (22):277.

[4]王群.浅析网络经济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发展[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 (2):216.

[5]胡朝.文化自信与群众路线关系探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 (3):118-123.

[6]王晓芸,吴夕孜.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内涵、价值、困境与策略选择[J].理论导刊,2019 (4):53-59.

猜你喜欢
法制文化建设互联网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打开法制文明的大门
玉门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