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称谓有几种

2019-10-20 14:09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子弟师长学校

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和尊师传统的国度,从古代以來,“教师”的称谓便很多。

“教师”一词最早见于《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古代称“教师”为“师”,与军队有关。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这些贵族子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射箭、驾驭战车等军事技能,而后才是学习文化。因此,西周初期的学校教师都是高级军官担任,因其职名未变,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官任教的逐渐多了起来,因而教师便成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由于“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称为“教师”。

“西席”之称源于《称谓录》卷八:“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后称塾师为“西席”。西席又别称西宾、讲席。柳宗元诗:“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西席”成为我国历史上较早的对教师的尊称。

“山长”之称源于《荆相近事》。五代十国时,蒋维东隐居衡岳,以讲学为生,受业者众多,尊称蒋维东为“山长”。后代山中书院的主讲老师亦称为“山长”。

“师长”是古时对教师的尊称。《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杨园先生全集》卷三十九有“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当反己自求,未可全责子弟也”。如今常常称“为人师表”,也指的是教师。

“老师”原是金元时代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先生”古时是对老年教师的尊称。《礼·曲礼》:“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人言。”郑玄注:“先生,考人教学者。”《管子·弟子职》:“先生既息,各就其友。”不过到了今天,“先生”一词已发展到泛指对“男士”的尊称了。

猜你喜欢
子弟师长学校
从师长赠言看数学
师长卖马
Class Action
新荷初绽
选材不典型,形象不鲜明
学校推介
围炉夜话(十五)
高干子弟与煤老板的谈话
“暗算”也是一种智慧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