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10-21 07:15邓群花王润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7期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阿奇

邓群花, 王润青

(1. 陕西省周至县人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499; 2. 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 陕西 渭南, 715401)

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性反应,其中大叶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肺炎类型之一,病变分布多局限于1个肺段以上的肺组织,可为大叶性,也可为节段性[1]。既往的大叶性肺炎多由肺炎双球菌或链球菌所致,而随着抗生素广泛使用及其引起的耐药菌株增多,该病的病原谱已发生改变,肺炎支原体及混合感染日渐增多[2-3]。这类患儿的病情复杂,易产生多系统的并发症,治疗难度较大,传统的单一性抗菌药物如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不佳,且存在耐药风险,因此联合用药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4]。近年来,糖皮质激素(GCs)治疗大叶性肺炎的疗效逐渐受到临床关注[5-6]。本研究探讨阿奇霉素联合GCs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效果以及对症状、体征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男35例,女24例; 年龄3~12岁,平均(6.23±1.61)岁; 病程1~7 d, 平均(4.13±1.47) d; 胸部X线检查显示,单侧肺叶病变45例(左侧22例,右侧23例),双肺叶病变14例。观察组男33例,女26例; 年龄2~11岁,平均(6.17±1.58)岁; 病程2~6 d, 平均(4.06±1.51) d; 胸部X线检查显示,单侧肺叶病变46例(左侧20例,右侧26例),双肺叶病变13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纳入标准: ① 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胸部影像学等确诊为大叶性肺炎,且不伴有合并症; ② 年龄≤14岁; ③ 病程≤7 d且未接受任何治疗; ④ 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① 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 ② 伴发脓胸、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③ 合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 ④ 长期使用GCs、免疫抑制剂等所致的医源性免疫功能减退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⑤ 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清热、平喘、止咳、吸痰、维持电解质平衡等一般治疗,必要时给予镇静、吸氧等处理。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青岛金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18, 规格为每5 mL 0.5 g)治疗,将注射用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到浓度为5% 100~150 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1次/d, 连用5 d, 停2 d后进入下一个疗程。待体温恢复正常后改为相同剂量口服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07, 规格20 mg) 2 mg/kg静脉滴注, 2次/d,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改为口服甲泼尼龙2 mg/kg, 1次/d。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用药量及治疗方案。2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咳喘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表现、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患儿的空腹外周静脉血, 3 500×g离心5 min,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等炎症因子水平。

1.4 疗效判定[7]

① 临床痊愈: 患儿发热、咳嗽等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血清学指标恢复正常, X线片提示肺部炎症阴影完全吸收; ②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显著下降, X线示肺部阴影大部分(2/3以上)吸收; ③ 有效: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血清炎性因子稍有下降, X线示肺部阴影部分(<2/3)吸收; ④ 无效: 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平均年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对性别分布、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热退时间、咳喘和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组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比较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 2组血清CRP、TNF-α、IL-6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 而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 见表2。

表2 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CRP: C反应蛋白;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IL-6: 白细胞介素-6; PCT: 降钙素原。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2%和72.8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 2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有12例患儿(观察组5例,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头晕、皮疹等症状,患儿均可耐受,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

3 讨 论

大叶性肺炎为常见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一般起病较急,表现为突然高热、咳嗽、呼吸困难或伴有胸痛、精神疲惫等[8], 病情进展快,加之患儿自身脏器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出现重症病变,治疗不及时、不得当常可造成胸腔积液、肺实质受损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出现全身性中毒的症状,引发肺外系统受累[9-10]。近年来,儿童大叶性肺炎发病率不断升高,而受到临床实验室检查技术水平提高、抗生素广泛使用及耐药菌株增多等因素的影响,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体征、治疗等方面均发生诸多转变,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的非典型病例、重症病例逐渐增多[11-12], 且肺外表现多样化,使患儿病情日益复杂,治疗难度逐渐增大。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抗炎作用超强,可通过阻碍病原体转肽过程抑制微生物和蛋白质合成而杀死病原体[13]。与传统大环内类药物相比,阿奇霉素的生物利用度高、穿透组织能力强、半衰期长、最低抑制浓度小、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阴性需氧菌、厌氧菌、支原体及其他微生物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毒性低,不良反应较少[14]。近年研究[15-16]发现,免疫介导的损伤机制在大叶性肺炎多系统、多器官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除了清除致病菌、改善症状外,还应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目前, GCs以其强大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在炎症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管扩张及吞噬反应,后期则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并能抑制炎性介质表达和释放,目前已经成为辅助治疗大叶性肺炎的重要手段[17-18]。甲泼尼龙是人工合成的中效GCs, 与其他GCs相比,具有起效快、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强、血药浓度稳定、肺组织浓度高以及副作用小等优势[19-20]。

本研究将阿奇霉素与GCs联合用于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热退时间、咳喘和啰音消失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6和PCT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而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综上所述, GCs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疗效肯定,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炎症反应,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大叶性肺炎阿奇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虫见大叶
阿奇,出发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大叶落地生根及其盆栽技术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