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而教

2019-10-21 07:07曾维平
江西教育A 2019年8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现代化

曾维平

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经验基础上,面向未来描绘教育发展图景,系统勾画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愿景,明确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从2019年到2035年,只有16年,看似很长,其实在中国的教育史中很短。从全球来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形态,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多样,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需求也更为迫切。

2019年4月20日,由南昌师范学院、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江西省基础教育四十人论坛”之2019“为未来而教”主题峰会在南昌举行。近700名教育专家学者、校长、老师在一天半的时间里,通过聆听名家讲座、论坛沙龙等形式,探索未来教育的新方向。

论坛上,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以《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为题,向与会者详细解析了德育与智育之间必然的逻辑联系、立德树人的具体途径。他提出了“自觉性或自律这一道德素养与道德品质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内在关系”的观点,并鼓励老师们要努力将丰富经验提升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报告的主题为《未来学校与教学改革》,他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发人深省的故事、幽默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立德树人、通向未来教育的真谛,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首都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系主任吴晗清作了题为《旨向未来幸福人生的基础教育思考》的报告,他引用大量翔实的案例,剖析大学生的总体心理现状和问题,并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带领大家透视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寻案例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根源;认为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大部分在基础教育階段,甚至要追溯到学龄前。吴晗清指出,学段越低,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应该越高。

论坛发起人叶存洪教授阐述了未来教育的“不变”和“变”两方面的内容。他认为,为未来而教,教师要用灵魂和爱为教育注入生命力,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唤醒学生心底的自信,给他们成就感,促进他们全面、自由的发展。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抬头看路”,要有前瞻意识。我们只有面向未来,努力创新,才能带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未来、拥抱未来、赢得未来;要关注“变革”,教育系统迭代的时刻已经到来,我们要接受变化,适应变化,甚至创造变化;要关注“情感”,教师要有强烈的教育情怀,有坚定的“儿童立场”,要尊重孩子,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未来而教。

本期我们就“为未来而教”这一主题,围绕未来老师会是什么模样、未来课堂会发生什么变化、未来当教育与科技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未来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坚守些什么等方面展开探讨,体现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想象与憧憬,以飨广大读者。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现代化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边疆治理现代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