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文化”助推学校腾飞

2019-10-21 07:07段太勇
江西教育A 2019年8期
关键词:准军事化军事化行为习惯

段太勇

“部队文化”在奉新县冶城职业学校落地生根,并结出了鲜艳的果实。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600余人,在办学规模、特色专业、对口招生、学生就业等方面,与全省同类学校相比,处于相对领先位置,学校荣获“全国首批重点职业中专学校” “江西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宜春市名校”等荣誉称号。

部队文化与学校管理融合

受大环境影响,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行为习惯较差,如何搞好日常管理,点燃学生求知热情,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出路?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与实践。

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放松自我要求,规范和纠正学生行为习惯成为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难题。学生玩手机、早恋、赖床、寝室脏乱差、彻夜不归、打架斗殴、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等现象在职业学校中屡见不鲜。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学校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学生行为规范问题的办法。

经过调研,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学校找到了突破口: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因为“作风优良、整齐划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部队文化,有利于克服学生自由、散漫、懒惰的不良行为。

学校面向社会招聘22名近3年内退役的士兵,另聘请3名警官学校优秀女性毕业生,组成学校军事化管理小分队,每人担任两个班的行动班主任,将部队作风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全封闭式”校园里,“准军事化”延伸至每个角落和每一项活动,大大减少了违纪现象,杜绝了治安事件的发生,构建了平安和谐校园。

军事化管理小分队在校门口及周边常态化安保执勤,维持上学、放学期间交通秩序,制止违纪事件和不雅行为,督促学生注意仪容仪表;按照部队要求指导、督促、检查学生的上课考勤、课堂纪律、手机管理和就寝纪律以及内务整理、卫生打扫等,让校园显得井然有序。

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之后,退伍士兵的行为示范,从站姿、走路、语言、精神状态等方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个学生心中对士兵存有敬畏之心,军队文化得到学生的认同。在部队文化的影响下,学生不仅改掉了自身懒惰、为所欲为的毛病,也逐渐步入良性成长轨道。

“出口”与“入口”对接更紧

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有一技之长且具“工匠精神”,有良好习惯且对企业忠诚,有健康身体且富阳光心态的人。学校以此为人才培养目标,每周安排一次国防、安全教育課,普及国防及军事知识;组织升旗仪式和集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仪式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国防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也点燃了部分学生参军当兵的青春梦想,使“当兵”成为学生的第三条出路。

学校通过加强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由退伍士兵担任教官,对高一新生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军训,从入校起开始实施“准军事化”管理;组织大课间活动,带领学生跑操、做军体操、练军体拳等,提高学生的体能与军事素质;传授应急自救知识和灾害逃生技能,确保学生能有效自我防护。实践证明,与其他学校相比,该校输出的人才,意志信念更坚定,入职后能更快进入工作角色。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低层次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但对技工、蓝领的需求更加旺盛。奉新县冶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既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又经受过“准军事化”管理的经验,所以其行为习惯好,有一技之长,肯上进勤钻研,不仅能节约企业培训成本,缩短入职适应期,也减轻了企业管理压力,深受用人单位青睐。该校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破解了职业学校办学难题,不断探索,走出了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不仅让学生个个都有好的发展,也为企业输送了优秀人才、为部队输送了优质兵源。

猜你喜欢
准军事化军事化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单亲爸爸育儿经:军事化管理收服“公主心”
中职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思考
飞行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初探
飞行学员对准军事化管理制度的认同感研究
走进世纪阳光感受军事化管理的魅力
航海类院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