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2019-10-21 07:07叶乙臻
江西教育A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沟通交流因材施教

叶乙臻

如今,重视教育的理念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如何谱写美妙精彩的教育华章,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努力构建起人格平等、心灵相容、融洽互动、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和谐氛围,才能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師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教与学的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那么,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摆正位置,倡导师生平等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关键。由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有些教师总认为自己高学生一等,不懂得尊重学生,生怕在学生面前失去了权威,一味要求学生绝对服从。学生甚至失去了对老师言行质疑的权利。教师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教师要放下架子,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服务,和学生交朋友。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虽然在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思想认识等诸多方面有所欠缺,尚不成熟,但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遇到挫折或困难时,要多给予帮助和支持;在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要少指责,多引导。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多给学生自主讨论、展示自我的空间;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和扎实。特别是教师要多给后进生一份关爱和帮助,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进步,多鼓励他们,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注重沟通交流

教育要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师生交流和沟通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互联网时代的老师,不能再固守“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唱独角戏,不应照本宣科进行教学,而应师生互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学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精神境界、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才能、严谨的治学态度,才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拥戴。如果学生对教师不满意,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师生之间就会出现矛盾。所以,师生加强交流沟通尤为重要。只有师生之间熟悉对方、了解对方,才能消除心理和情感上的隔阂,才能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心心相印。

三、因材施教,追求公平正义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淘汰而是成长,要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有些老师急功近利,眼睛只盯着一些优秀生,无视一些后进生、特殊学生,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教师,只有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特长爱好、学习态度等有详细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此外,教师应多方式、多渠道密切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增强信任,形成教育合力。

只有师生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沟通交流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教学相长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