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知人论世法运用探究

2019-10-21 06:45闫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教师教学学生学习

闫菲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鉴赏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对此没有兴趣,采取了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古典诗词,来应对高考,结果是身心俱疲却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不少教师为了短期快速提高学生成绩,注重诗句中个别字词的分析,忽略了作品本身的鉴赏意义,以至于学生在宏观上不懂古诗词的情况下蹩脚做题,导致语文成绩无法提高,学习兴趣直线下降。所以做好诗歌鉴赏题的前提是读懂诗词,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知人论世”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根本上解决诗歌鉴赏问题,提高成绩的同时,传承中华文化。

关键词:知人论世;学生学习;教师教学

那么,什么是“知人论世”法呢?

“知人”就是要了解诗词作者,不仅要了解他的性格特点、政治趋向、个人经历、情感体验,同时还要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诗人的不同感受。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仅要了解所处朝代的基本状况,还有了解创作诗词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知人论世法的正确运用确实能解决当前语文教育中诗歌鉴赏领域的诸多问题,但是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知人论世法进行教学呢?这就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笔者认为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需储备丰富的历史知识。

“论世”的大前提就是对时代背景有基本的掌握,所以学生需要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了解时代大环境,尤其是朝代的更迭。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唐诗宋词,所以要求学生尤其关注唐宋历史,从政治、历史、人文等不同方面把握时代特点。如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社会风貌如何,处于这一环境中的诗人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体验。

二、了解重要诗词作者生平履历。

“知人”不可能顾及到所有诗词作者,但要引导学生对一些多产高产诗人有基本的了解。走进诗人,不仅对于解读他们的诗歌作品有意义,也对相似经历、相同背景的其他诗人的作品解读有帮助。比如李清照,如果了解了她人生中的重大变故,就能更好地理解同是“愁”,但是少女时期的“闲愁”与国破家亡夫死时期的“深愁”有本质区别了。

三、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考场中,学生没有办法通过其它途径获取答题资源,但是平时学习中可积极利用网络时代的传播媒介获取学习资源。学生可通过音频、视频、ppt课件等辅助资源获取更多重要诗人信息,进而多方面地了解诗人。在收集信息之后,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操作:一是看诗词作者,初步把握诗词,通过作者窥探时代背景,比如诗人所处盛唐,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极强的综合国力也助长了高昂的时代精神,这个时期的诗词大多斗志昂扬、自信满满。二是看注释,有的诗词下面会附有这首诗作者的主要概况,或是创作时的遭遇,再或者根据运用典故推测当时诗人所处状况。三是从宏观上把握诗人的人生经历,并总结一些具体的诗词鉴赏方法,比如修辞技巧、抒情方式、描写方法、结构技巧等,这样可以更游刃有余地应对古诗词的鉴赏。

那么,在語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知人论世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

一、人物主题探究法

教师可以确定一个诗词作者,与学生一起展开探究式学习。学生课下分小组寻找归纳相关信息,初步了解某个诗人概况,以及所属朝代情况。教师课上总结,循循善诱,指导学生将所找零散信息进行整合,方便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比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学习《蜀相》之前,鼓励学生提前搜集杜甫的相关信息,课上老师让学生以“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展开讨论,走进杜甫,了解杜甫不同时期的人生际遇,了解独杜甫经历的安史之乱,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多方面的切入可帮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杜甫对家国破败后的痛心,对黎民百姓的关怀,对古代先贤的崇敬,对自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济世理想无法实现的失望之情。

二、多媒体展示法

一般来说,学生对多媒体影像兴趣浓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知人论世法教学。将古诗词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进行展示。比如在教授《蜀道难》时,可以对《百家讲坛》《朗读者》《诗词大会》等节目中关于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截取,把它们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加深对李白以及社会背景的了解,同时可以通过歌曲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介入对《蜀道难》的理解以及背诵。

知人论世法虽然不是古诗词鉴赏唯一的方法,但是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诗歌鉴赏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人论世法的运用探究,引导学生在真正读懂诗词的基础上做诗歌鉴赏题,摒弃死记硬背、套用滥用的传统答题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和做题效果。

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评价方式之一,更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种有效途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思想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古诗词鉴赏习惯,使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何朝阳.“知人论世”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J] 魅力中国。2010(08).

[2]王菲.知人论世法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 河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教师教学学生学习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优化策略
学比教更为重要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鱼水情深,相得益彰
知人吟咏悟人生
谈微课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如何提高高一学生的化学成绩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