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2019-10-21 06:45何腾政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基础数学知识

何腾政

摘  要:农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学生缺乏基本的数学学科素养,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都是灌输式的数学教学模式,所以他们对于学好数学的理解,就是要多做题,只要题做多了,数学成绩自然就好了,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题海战术的过程。事实证明:题海战术并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出现平常练习过的题,但他们仍然不会做。这充分说明题做得多的学生,数学成绩未必就特别好,并且还有可能因为数学作业太多让他们心烦意乱,从而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一部分可能学好数学的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从此失去学习数学的动力,最终导致他们不得不放弃数学。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只有学生自己的数学学科素养提高了,才能看清数学学科的本质,才能找到学好数学的方法;才能做到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会明白多做题不是学好数学最根本的方法;才会懂得学好数学需要阅读、理解、计算、探究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数学素养、基础探究

一、培养阅读习惯。

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读书,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比较简单的文字理解错误,在考试中不管题难与不难,只要题目文字较多,数据较多,很多学生就会把它视为难题。如果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对数学的一些概念、公式、定义、定理等等不能透彻地理解,在做题时只会生搬硬套,不能灵活应用。阅读理解能力差,阅读的速度就会很慢,从而导致做题速度也慢。在考试中,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也比阅读理解差的学生快一些。同样一道计算题,阅读理解强的学生1分钟能做完,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要做4、5分钟时间,因为阅读的快慢也影响书写的速度,所以最终会严重影响考试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就必须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前提。

二、重视基础训练。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本功不扎实,随着数学知识的逐渐加深,基础欠缺的弱点就会暴露无遗,做一个题,不是这儿出错,就是那儿出错,现在的学生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马虎”,其实,这是基础不扎实的最好例证。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欠缺,连小学学过的1分等于60秒、周角等于360度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较复杂的数学知识了。所以要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就得讲透概念,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让学生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本质。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不搞死记硬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知识如何应用于生活,如何把生活常识转化成简单的数学知识来理解。所以重视基础训练,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是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关键。

三、强化学用结合。

只强调学习枯燥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不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数学知识永远都停留在纸上,学生就会更觉得学数学无用、无趣,只有让学生真正懂得什么叫做学以致用,学生才会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当学生对一个学科没有兴趣,这个学科就只会成为他的负担,而不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如我們在学无理数的时候,学生因为没有在生活中体验过无理数的应用,心中就没有无理数的大小概念。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准备4根小棒,2根长1cm,另外2根长2cm,然后叫他们用这4根小棒摆成一个矩形,并用三角板量出矩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再用勾股定理计算对角线的长度,最后学生自己就会知道√5是一个2.2几的无理数。有了实际的生活体验,他们自己也就知道如何构造一个求无理数的方法,同时也就会真正地懂得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大小关系。所以把数学知识学以致用是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灵魂。

四、注重挖掘课本知识。

提高初中学生的学科素养,不是每天要做多少练习,每天要做多少难题,而是让学生懂得我们做的所有题,都是课本上的基础题改变而来的,只有把基础学好了,才会做较综合的难题。数学课本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根本,透彻地理解数学书中的每一个例题、练习、习题,以及拓展练习。然后在它们的基础上再逐一变化,原本简单的题也就逐渐变难了。学习数学,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对基础特别熟悉了,做题才能得心应手。作为老师,我们就要逐渐引导学生先做好书上的基础题,再利用基础题改编成稍难一点的题,稍难的题学生会做了后,再进一步改编加深,这样一步一步改编基础题,学生就会逐渐接受,从思想上觉得学数学原来也不这么难。如果刚把基础学了,就叫学生做较难的题,学生就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从而挫伤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我们老师也要多下功夫,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做到既巩固基础,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我们始终应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育规律,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由此可见,注重挖掘课本知识,是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延伸。

五、注重知识拓展。

这里所说的知识拓展,并不是指把学生课堂要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加深,而是指拓展数学知识和数学常识的广度。例如我们可以讲一讲华罗庚、陈景润等等数学家学习数学的故事,让他们产生一种对数学家崇拜的思想感情,从而激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介绍世界几大数学猜想,以增加他们积极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还可以说一说数学中的作图不能问题,让他们知道数学中也存在着在某种条件下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讲一讲数学史上一些名人趣事,如高斯、笛卡尔、莱布尼茨等等数学家在某一领域的杰出贡献;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他们没有接触过的数学常识。所有这些,既能增加学生数学知识的广度,又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既能让他们了解数学,又能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既能让他们知道数学发展史中的轶事趣事,又能让他们在开心学习中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所以注重数学知识积累是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必要补充。

六、培养探究精神。

“打破砂锅问到底”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精神,现在很多学生缺少的就是这种精神。只有养成了这种探究习惯,学生才会真正对数学感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兴趣呢?首先我们可以从数的找规律入手,再学了数的乘方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探究2、3、4等自然数的n次方个位数字的规律;在学习了整式后,我们可以利用单项式的次数找规律等等。会做这些简单的找规律后,再讲较难的找规律题就不会茫然了。当我们在学了几何后,我们又可以设计找图形个数、数线段的条数、表示图形面积等较基础的探究题,让他们逐渐掌握探究的一般规律。最后引入函数,综合前面的基础探究,提高探究的深度和难度。学生经历了由数到形的基础探究后,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综合,也就不会手脚无措、不知所为了,所有的知识都是在他掌握的知识范围内,他们学起来也就相对轻松多了。所以培养探究精神是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根本。

结束语:

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牵涉着方方面面,如家庭的重视,教师数学知识的广度,班级的数学学习氛围等等,都影响着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高。当然,老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主体,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数学知识的基础性、规律性、趣味性、应用性,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关系着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成败,同时,我们也应该广泛宣传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生活处处皆数学”:大到航天科技,小到吃饭穿衣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农村初中学生提高数学学科素养做出自己的最大努力,让数学不再是学生学习的负担!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基础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