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实施途径探讨

2019-10-21 06:45段巧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8期
关键词:低段数学操作活动实施途径

段巧君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应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程度改变,尤其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小学教育需要具备应有的灵活性,同时还需要契合实际情况注重操作活动的实施。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相关活动具备较强价值和意义,其自身具备一定特色性,能够采用一定的活动和措施来契合学生现阶段身心健康发育的特点,针对其自身思维能力开展有效的教学措施。针对这一系列特点,需要充分认识到相应教学活动要点以及有效实施途径开展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数学;数学教学;操作活动;实施途径;分析

引言:

操作活动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有着积极意义,从生理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并非是单方面的,更为主要一点在于要用实际操作活动来促进学生兴趣、技能和思维,其自身重要性非同小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有效达到教育目的,则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途径进行实施,以全方位提高最终操作的成效情况。那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就需要首先明确目标、目的,契合实际开展相关活动。

一、明确操作活动的目的和主题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大多数具备较强的实际性,围绕着时间、空间、数字、几何等多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较为关键的铺垫作用和启蒙作用,为其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1]。低年级阶段要启蒙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利用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确思维方面的要点所在。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起到一个较为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思考能力的提高也有十分明确的作用,但以往操作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不足,主要是与目的不明确、主题不鲜明有着密切联系,或者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只能接受教师的安排,不明就里的进行操作。这样一来,教育目的和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很大程度不良影响,继而产生教学质量和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对于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提高来说影响也相对较为不利。针对这一特点,实际教学和教育活动中首先就需要明确教学活动要点以及目的、主题所在,这样一来最终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让最终相关活动真正意义上起到一个明确的教育意义,以提高和优化最终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有效进行教学。

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首先认识各类的图形和物体,圆形、球体、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等,这些图形物体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去针对性了解相应的内容。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看到,所有的车轮都是圆形的,而不是其他形状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是其他形状的,圆形具备什么特点,学生是不完全清楚的。那么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就可以将这一特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相应的图形和物体,在桌面上进行滚动,让学生自主去体会球体、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桌面上滚动之后的感受,哪一个滚动速度更快。当学生得到了球体滚动速度更快,而正方体和长方体滚动起来更困难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来明确相应形体的特点、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可以思考,其次可以进行动手操作,最后在动手操作中观察,来印证前期的思考,进而得到最终的答案。这样一来,整体的教学目的有效达到,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提高,有助于进一步普遍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影响也相对较为积极一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思考模式的优化,有助于进一步将学生动手能力进行一定程度提高与优化。

二、利用引导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学习兴趣是有效驱动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最为主要一部分内容,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有兴趣才能让学生专注相应的活动,以提高最终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起到一个积极的影响作用[2]。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自身思维大多数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差,那么就需要迎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才可以更好提高与优化最终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效果做出有效的保障。那么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就是十分重要一部分内容,具体教学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心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规避以往只需要学生配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所带来的较为不利影响。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學模式和教学方法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明显,要注重将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利用学生所疑惑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活动积极性,提高学生活动兴趣。

三、结束语

如上所述,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首先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和主题,然后围绕着这些特点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以普遍性提高最终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陈伟伟.开展讨论活动,引领教学深入开展——低年级段小学数学教学中讨论活动的开展策略[J].新课程:上,2017(9).13-13.

[2]汪华.巧设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18).127-127.

猜你喜欢
低段数学操作活动实施途径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让儿歌之美在低段数学中大放异彩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优化操作提高数学探究实效性研究
关注知识本质 在体验中构建概念教学
数学课堂错例:用智慧挖掘缘由,借策略巧破症结
从实验材料操作谈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将“数”苗栽进孩子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