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2019-10-21 07:06林丽颖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林丽颖

摘 要: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和深入发展,需要学校各方的协调配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引导作用,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创建更加优质的课堂教学环境,使之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想在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所突破,就要踏踏实实地将小学生这一教学主体作为切入点,围绕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正确突破口。

一、做好课前准备,优化教学流程

教师在课前应当做好充足的准备,提升备课内容的质量,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进行合理的协调和衔接,找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需要设置合理且适宜的教学情境,从而可以更加灵活的把控整体的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学习的节奏。其中,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应当综合的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法,采用贴近生活且富有趣味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提升其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提前熟悉课本的内容,并通过观察家中钟表或者其它电子表的方式,初步理解时间的概念,教师在课上进行实际教学时,可以带一些电子表或者钟表等实物,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时间的概念及其计算的方式方法,并根据需要举一些实例,如在50米短跑的比赛中,经常用秒作为计时的单位,而一节课的时间则经常用分钟来进行计算,在出行中,可以根据距离的长短,分别采用小时、分钟等进行计算。如此一來,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在日后的生活中合理的使用时间单位。

二、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提高参与度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性,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构建情境,营造互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情境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学有所得,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课时三“认识物体”时,教师让学生讨论某种物体变成何种形态表面积最小时,学生一时难以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可通过引入实际生活的案例:猫在睡觉时总喜欢将身体蜷成一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蜷缩成球形后,表面积最小,猫的身体不易散热,能够聚集起更多的热量。通过诸如此类的案例,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合理安排课堂内容

想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课堂内容安排方面下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时间总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尽量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或者说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是课堂内容安排上的重点策略。所以写文章讲究“详略得当”,讲课更要如此。

(一)控制好课堂教学压力

教师要想将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控制好课堂教学的压力,既不能太过重视学生的基础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扩展性学习,也不能好高骛远,毕竟罗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教师要学会控制课堂教学的压力,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以教学《认识时间》一课为例,在这节课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进位方法和小时到分钟,分钟到秒钟,秒钟到分秒等各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其实这是学生在人生中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一整套非10进制的进制换算规律,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强行理解这些时间的变换就会导致整节课的内容过于复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简单地记住这些时间单位的换算方式,然后通过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训练的方式学会利用这些时间的换算。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稍微进一步地让学生尝试着去做一些简单的时间加法和减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时间数字的含义并且产生一些时间运算的基本认知,这样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就不会由于过于困难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巨大的压力,能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

(二)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提高课堂容量

在适度的课堂压力内,教师可以尽量提高课堂的容量,当然这里的课堂容量指的并不是增多教学的知识,盲目地追赶教学进度往往不是一个可取的举措,容易让学生基础不牢靠。课堂容量是让教师在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扩充性、启发性教学,让学生对于数学世界更加深奥的理论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就够了。

四、设置教学互助小组,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一个真正高效的教学目标,并不是教会学生多少课本的知识和内容,而是传授给学生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自己主导学习,实现真正的素质化教育。学生只有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具备应对各种未知挑战的能力。因此,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自我意识建立的关键时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养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探索学习方法的习惯,成长为创新创造型的人才。

可以采用设置教学互助小组的形式,学生之间几人建立一个小的团体,互相督促学习,制定学习计划,相互之间进行督促,讨论疑难问题,探讨解决策略。如此,学生才能够学会试着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对其综合能力的发展更加有帮助。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在小组中发挥的作用逐步的弱化,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能力不断的得到锻炼。

结语

综上,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时代,为了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及相关工作者应当采用更加多样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优质和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从备课到教学实施的环节,实现教学内容更加合理的衔接和过渡,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的自主自立意识,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需要有选择的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小学课堂教学的模式更加的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教育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更快的进步和成长,最终发展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小青.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16.

[2]卢富娜.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学周刊,2017(19):79-80.

[3]张中伟.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5(35):147.

[4]杨洁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