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式复习教学设计

2019-10-21 07:51朱秋东
新智慧·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设计与实施教学反思初中化学

朱秋东

【摘 要】主题式复习是一种有利于提升中考化学复习层次的有效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与发展核心素养高度契合。中考复习课《以碳为主题的物质制备与转化》,将关于“碳”的知识内容整合起来,通过创设一以贯之的问题情境,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多层次多角度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学习进阶,达到高效的系统的复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主题式复习;设计与实施;教学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化学复习课堂的现状多是由“知识梳理——真题再现——方法归纳——迁移运用”组成,虽然条理清晰却少了生趣。那么如何在化学核心素养要求下使复习课堂绽放精彩,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知识建构的主题式复习就是一种有利于提升中考化学复习层次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主题式复习是围绕一个有意义的主题进行复习,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层次分明、视角多维的问题链,展开自主探究,进行知识建构,这种复习模式有利于增强中考化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二、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中考复习课《以碳为主题的物质制备与转化》中,以“碳”为主题将关于“碳”的知识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其教学思路为:确定主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温故知新——建构网络,形成体系——拓展延伸。

(1)主题背景。碳及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在九年级沪教版教材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章节,而是根据内容分散安排在上下册教材中。其中,第二章涉及CO2,第四章涉及CO,第七章涉及碳酸盐,第八、九章涉及有机物及相关能源知识。其中CO2是核心内容,因此以CO2为中心,以“CO2为生成物”和“CO2作反应物”串联起含碳物质的反应原理和反应规律,了解转化与制备的关系,探究物质转化的基本思路,解决原料选择、产品提纯和组成计算以及废物处理等问题,并能有机融入环境、科技等综合问题。同时突出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守恒观,串线成面,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2)情境创设。课的引入以“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开门见山,由“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引出“碳”;由“你最熟悉的含碳物质?”引出“二氧化碳”;由“你知道哪些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引导并归纳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多角度比较上述“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探讨制备获取二氧化碳的最佳途径;由此获得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转向设问“反应可以逆向吗?”,开始探究和归纳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初步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学生在关于二氧化碳作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列反应中体会和理解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再由二氧化碳生成的众多物质中选出较为熟悉的“碳酸钠”,引出“侯氏制碱法”工艺,从产品逆推原料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化学原理、思维和观念;接下来由回顾历史到展望未来,用一段视频“CO2转变成有机能源”提供信息,并根据信息书写反应方程式,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倡导工业生产绿色化,多维度探究“如何处理副产品?如何提高产率?产品组成的定量计算?”

(3)自主探究。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哪些物质可以转化为CO2?”、“CO2可以转化为哪些物质?”、“工艺流程设计、原料选择、产品提纯”和“定量研究产品的组成”。每个探究活动的侧重点不同。探究活动一:“哪些物质可以转化为CO2?”,主要任务是整理归纳分类已经学过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巩固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知识结构;探究活动二:“CO2可以转化为哪些物质?”,主要任务是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探究活动三:“工艺流程设计、原料选择、产品提纯”,主要任务是方案设计、过程分析和实验评价,显示知识的综合性,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培养化学学科观念;探究活动四:“定量研究产品的组成”,主要任务是化学计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探究活动以情境生成问题,以问题驱动学习。如从“碳酸钠”的元素组成入手,探究“侯氏制碱法”原料选择的可行性和反应原理的合理性,探究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有趣而生动,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动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不断渗透化学学科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维和方法。

(4)建构网络。教师以“碳”为视角,以“二氧化碳”为中心,以“CO2的制备与转化”为主軸,将有关“碳”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规律,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宏观、微观和符号三重表征,实验设计、分析和评价,元素守恒、定量计算等知识依据课程计划,在通盘考虑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找到学生的起点,与教学目标相连,通过“以碳为主题的物质制备与转化”这一知识点主轴的构建,将分散的知识加以串联、提炼、比较和分类,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既夯实了基础知识,又实现了能力的提升。

(5)拓展延伸。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开始,紧扣“碳”的主题内容,通过设置问题链向知识点深层延伸。如通过比较“CO2的制备”使学生学会实验评价,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侯氏制碱的原料选择和工艺流程”探究使学生加深了对化学变化的认识,学会了用化学思维和方法设计实验;而“CO2转变成有机能源”的视频不仅培养了学生用信息和化学原理书写陌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能力,还关注了社会热点及科技最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科学的志向。

三、教学反思

总之,探索主题式教学主题的选择确立、问题的情境创设、自主的探究活动、知识的网络构建和认知的迁移拓展,可以形成主题式教学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意义的教学课题。

猜你喜欢
设计与实施教学反思初中化学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游戏设计与实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Pro/E设计机械零件》学习情境设计与实施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