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的策略探析

2019-10-21 08:58艾尔夏提
传播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少数民族

艾尔夏提

摘要:现在我们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政策,而这一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在实际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着翻译困难的问题,所以怎样提高少数民族翻译的质量,不断培养人才,成为了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文章就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合理的措施,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人才辈出、群贤荟萃,才能够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也要有一大批翻译人才来支撑。提高民族地区先进性文化建设,实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战略,需要很多民族语文翻译人才。少数民族语文翻译人才在促进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一、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是在一些地方性的培养机构,而这些地方性的翻译人才培养机构历史比较短,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培养质量有待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有待增加。在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受到了上述外界因素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着我们国家翻译人才培养。现在翻译人才培养里面最重要的是笔译培养内容,如果老师并没有真才实学,那么这学习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也只是徒有其表,他们并不能够取得相应的知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性的翻译老师并没有实际经验。一些老师只是零星的翻译过一些内容,尤其是在口语方面,很少有老师具有同传的经历。在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机构的老师给学习者上课的时候,以课本的教材为主,老师照着课本教材讲,这样很难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对翻译的兴趣,另外,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照着课本讲讲并不能够给同学们及时的传递比较实用的翻译技能。在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内容设置上,刚开始的两年都是以基础的语言技能学习为主,并没有体现出翻译专业的特色,所以学习者也没有比较强的学习目标,反而这种方式会让他们感觉到困惑,不知道所学专业和别的专业有什么区别。

二、提升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一)设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个翻译人才的要求比较高,翻译人才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也要具备各种语言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翻译学习者的综合能力比较差,所以,我们要注重提升他们的各种语言能力,在培养内容设计的过程中要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培训的第一阶段的学习者开设基础的语法培养内容,培训的第二阶段再给学习者开设高级的语法培养内容,另外也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知识体系。所以老师在给他们讲其它语言的语法知识的时候,也要给他们巩固综合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文化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翻译。所以我们除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翻译技能外,也要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在专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给他们开展跨文化交际等相关的培养内容。

(二)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做好翻译,就要切实的进行交流,对于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机构来说,要给学习者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比如说在培养的设计上,学习者要学习三年的知识,然后再到少数民族当地进行一年的实习,这种方式非常好。所以高校可以和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各种合作项目,可以通过老师的互访和学习,学习者的实践和交流,以及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学习者能够走出去,来到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到自己所学的语言,提升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学习者到少数民族当地的一年能够感受到当地的真实的语言和文化环境,而且提升了他们的听说能力,让学习者得到了锻炼。另外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过程中,从学习者大一入学开始,就开展各種各样的课余活动,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学习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过程中要给学习者创设良好的环境,如果没有环境,学习者学到的第二语言都是哑巴式的,对于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很好地提升。

(三)和市场结合起来

在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的以市场为导向,打破课堂培养的局限性,把培养工作推向于市场,让学习者的学习和实践都与市场的具体需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习者的综合能力提升,让他们毕业以后能够迎合市场的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所以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要建立翻译中心,和少数民族当地的翻译公司结合起来,承接翻译的任务。他们也能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去参加项目团队,利用这种方式学习者除了能够适应市场的流程以外,还能够熟悉翻译的目的,可以通过具体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另外也可以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以更加生动具体的案例给同学们补充培养。激发学习者对少数民族翻译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对他们考核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把毕业论文作为考核的标准,也可以把他们在翻译比赛中,得到的成绩取得到证书,即学习者发表了一组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建立起以市场评价的目标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就要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同学们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实践,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机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4):74-76.

[2]何刚强.传统、特色、师资——本科翻译专业建设之我见[J].上海翻译,2007(3):49-51.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