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2019-10-21 08:10唐林
科学与财富 2019年8期
关键词:秦岭水土保持区域

唐林

秦岭是中国的地理标识,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秦岭素有“国家中央公园”之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秦岭北麓位于秦岭分水岭至关中平原南缘之间, 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是关中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总面积10375km2 , 行政区划上包括西安、宝鸡、渭南三市。这一区域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接壤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点甚多,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是关中经济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与科学利用上,如何做到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和综合账,是事关实现“美丽陕西”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课题。然而,一些人在秦岭北麓私建上千套别墅,破坏山体,随意排放生活污水,甚至削平山坡,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作为水土保持科技工作人员,要求我们必须看到更远的将来,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应从下入手:

1.巍巍大秦岭,悠悠生态情。生态环境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如果总想着赚快钱,甚至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发展,那就是在为短期利益透支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为此,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绿水青山,就要在生态环保典型乱象上刮骨疗伤。这些极难修复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前是涸泽而渔的“穷破坏”,现在是据为私有的“富破坏”,但不管是怎样的破坏,都该付出应有代价。不过,拆了这些违建别墅,应当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为关键的两步要走:一是认领责任、明确罚则,不能一拆了之;二是常态防护、厘清权责,重在生态修复。

(l)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工作举措》《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认真制定《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中长期工作规划,分解具体职责任务,全面建立工作台账,鼓励自行拆除,遵循保护优先、因地制宜、可行性、自然修复和人为措施相结合、“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五大基本原则;

(2)对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区和渭河生态保护区范围内的村镇规划编制、上报、审批及管理进行从严管控,守好绿水青山。按照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域,按照区域功能,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环境,区域差异性和特殊性要求,确定生态修复方案,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

(3)在实施生态修复时,应有一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保证,合理统筹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的管护,最大限度降低治理成本;

(4)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实施的技术措施在实践操作中具有可行性,生态修复应按照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思路,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5)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采取人工修复措施,促进自然修复。对秦岭生态保护区范围内,由于项目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依据“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落实生态修复监管职责。

2.治理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要以各县区辖流域为单元,把破坏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对待,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按照“大封禁、小治理”的思路,充分利用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双重手段,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逐步控制水土流失:建立水保综合防治体系,强化对建设项目及人为活动的监管,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应当认识到秦岭北麓的天然植被是人工绿洲的生态安全屏障。由于历史上对森林的采伐和陡坡的开荒,秦岭山地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年流失量达0.84亿吨。整治拆除工程建设尽量避免扰动, 若经施工扰动,必须采用多种措施, 恢复植被。针对秦岭边坡发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问题,在排土工艺上,将表土堆放在排土场的外边缘上,以便修筑挡土围堰。修筑后的挡土围堰形成类反坡式阶梯,留有出水口,使之既能蓄水,又能排水。探索具有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路子。根据重点区域资源分布情况,策划重点区域产业布局方案、指导发展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区块特色产业,凸显差异化产业发展业态。

3.以秦岭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采取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灌木林改造、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加大秦岭北麓直面陡坡与破碎山体生态修复力度,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对秦岭北麓主要河流、湖泊、水库及饮用水源地上游、取水口及淤塞区域周边实施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大水源地及荒山荒坡造林绿化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森林调节径流,抑制洪涝灾害的作用,确保城市水源持续有效供给。以浅山区、黄土台塬区水土流失治理为目标,采取小流域治理、人工造林等措施,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营造混交林。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目标,根据地质资料和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采取排险、固坡、加筑挡墙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采取人工措施,创造良好立地条件,选择地方优势乔灌木和地被植物,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以河流生态恢复为目标,在维持河流自然形态的基础上,按照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思路,对河道实施生态化修复,按照整改方案,有序退出禁止开发区内的中小水电站,营造沿岸绿色生态廊道,逐步修复河流及沿岸生态。以秦岭生态保护区污染治理为目标,开展水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使秦岭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统筹考虑秦岭周边区域环境提升,围绕国家公园建设目标,做到“大有协调、小有特色”,统一规划、统筹协调,串珠成线、以线带面,打造以自然郊野景观为主的生态绿道,还秦岭以宁静、和谐、美丽。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由区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主导策划,自行组织实施的生态修复项目。

4.对秦岭生态功能良好的区域,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造成新的破坏;对生态功能遭受一般性破坏的区域,要采取封禁为主的保护措施,必须坚持“三同时”原则。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整治单位应按照中央派驻专项整治工作组安排落实资金、管理和其它保证措施,认真做好整治期间的水土保持防治工作,加强对承担施工任务单位的管理,严格遵守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制度,并接受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结合秦岭北麓实际和水土保持现状,因地制宜、全面布局、总体设计、预防为主、因害设防、防治结合、科学配置。要尽量减少对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对整治弃土弃渣尽量集中堆放,并采取拦护措施。

5对拆除区适宜进行生态农业复垦的生态农业类型和模式主要包括:(l)立体种植类型;(2)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类型;(3)种养业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4)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5)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應按国务院的《土地复垦规定》复垦。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都要及时修整,恢复原貌,植被(自然的、人工的)破坏应在施工结束后的当年或来年予以恢复。必须妥善储存表土,防止岩石混入使土质恶化,尽可能做到覆土保持原有的土壤结构,以利于恢复植被。对不能恢复为农业用地的渣土地,覆土30cm,营造固土保水的水土保持林草地,恢复植被,周边营造绿化林带,防冲保土,恢复生态,美化环境。对整治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尽可能进行植物防护。由于施工沿线农田、林地及村庄、社区密布,施工中必须注重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的实施,并加强施工管理。要做好园林景观设计,加强后期养护工作,确保植绿成活率,尽快呈现黄土不裸露、满眼皆是绿的效果。要加快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和大秦岭绿道,积极探索复绿区域市场化运营等模式,引入苗木花卉种植等产业,扩大复绿成效。

6.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单位进行施工,并有优秀的第三方对其施工质量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减少施工误操作,加强教育,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爱护花草树木,严禁砍伐、破坏施工区以外的作物和植被,严禁采摘花果。不准乱挖,乱采野生植物,不准随便破坏动物巢穴,严禁捕杀野生动物。约束其在非施工期间的活动范围。施工期间应划定施工范围,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严格限制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活动范围,尽可能缩小作业带的宽度。在林地内施工,要减少人员,少用机械,尽可能减少对林木的破坏。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负责及时清理现场,使之尽快恢复原状,将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猜你喜欢
秦岭水土保持区域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好忙好忙的秦岭
水土保持
分区域
在秦岭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