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

2019-10-21 18:51李亭慧
科学与财富 2019年8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稻田

李亭慧

摘  要: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的有效落实,一方面需要调节池塘水体质量,确保不会影响泥鳅鱼生存与作物成长,才能避免造成双方面的经济财产损失;另一方面应完善防护措施,避免外界环境对鱼苗生存造成影响,且不会伤害作物,才能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本文基于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特点展开分析,在明确池塘处理与鱼苗养殖技术的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稻鳅养殖模式的落实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池塘处理

1 选址及池塘处理

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是基于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思想提供的新型养殖模式,在养殖工作落实期间,首先要考虑水稻与泥鳅鱼各自的生长特性与环境要求,而后再提供完善措施,降低外界环境对二者成长空间的影响,才能确保整体养殖技术落实稳定。从现有养殖角度来看,稻田土壤需满足肥沃且水体无污染的要求,才能在稻田场地中开挖沟槽,并设置独立的进排水口,并确保防护措施构建完善,才能避免鱼苗流失,保障稻田泥鳅鱼养殖的经济成本。

另外,在池塘处理期间,需将原有池塘水体抽出,在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后,加强池塘周边的土壁强度并铲除过多的淤泥,以便整体池塘水质得到持续化的保障。另外,应通过生石灰、漂白粉等物品对池塘进行消毒,而在鱼苗放养前30分钟左右,再通过生石灰进行二次消毒,由此杀灭病菌与虫卵。在此期间,管理人员需对水体环境进行观察,确保池塘消毒后,水体产生浮游生物,才能证明药性已经消失并放养鱼苗。

2 池塘水质管理分析

2.1 水质培养分析

根据泥鳅鱼成长对水质环境的要求,若要在稻田中落实养殖技术,则必须对稻田水体环境进行调整,确保不会影响泥鳅鱼成长健康性的同时,不会对作物产量造成损伤,才能将池塘培育技术应用。期间,稻田水体中可施入有机肥料与复合肥料,期间要管理肥料溶于水的浓度与密度,以便为水稻与泥鳅鱼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其次,因为稻田养殖技术与传统的池塘养殖技术在水位方面有所差异,比较池塘水环境稻田前期水位更浅,且水文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所以,必须在泥鳅放养之后,对稻田水位进行逐步加深,确保在不影响作物成长的环境下,尽可能的多注入新水,并定期对稻田水质进行监测更换,才能确保泥鳅鱼成活率达到预期标准,并能够为农户提供更丰厚的经济收益。

2.2 水质要求分析

在稻田泥鳅鱼养殖期间,因为水质对泥鳅鱼的成长影响较大,管理人员通常需要定期对水质环境进行监测,确保pH值,含氧量等参数满足泥鳅鱼的养殖的环境要求,且水体透明度满足管理观察的水下环境的要求,才能避免对整体泥鳅鱼养殖工作质量造成影响。另外,在夏季时,由于地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导致水体温度较高,期间随着水中饵料逐渐增加,更易导致稻田内水质变差,使泥鳅鱼的成长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必须定期对稻田水环境进行更换,并提供有效的降温措施。

2.3 水质更换分析

水质更换工作需要拟定检测指标,确保能够极大限度的降低水资源浪费,且满足泥鳅鱼成长的水质要求,才能降低整体养殖工作的经济损耗。期间,在稻田与泥鳅鱼逐渐成长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稻田环境逐步增加水深,并且在高温季节中,明确影响水质的因素,再针对性采取措施保障稻田水质,并定期更换水体,为泥鳅鱼提供更好的供氧环境,才能有效降低对鱼苗成长的影响。另外,在稻田养殖过程中,管理人员需明确池塘水体蒸发的速率,在定期加水的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并在水体中加入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等微生物,以便调节稻田水质清晰度与微生物环境,降低泥鳅鱼的患病几率。

3 泥鳅鱼养殖管理

3.1 鱼苗投放

鳅苗放养一般都是在插完稻秧之后,防止插秧时对田中水的扰动,破坏其稳定性。对于每年只种1次的水稻田,一般在第1次除草之后再进行鳅苗放养。放养前,苗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min。然后训练开食,消毒后的鳅苗即可放于开挖好的稻田里,等鳅苗适应水温后就可以投喂饵料。一般放养密度对于鳅苗的规格应当尽量保持一致,防止互相蚕食。规格在3~4g/尾的鳅苗,平均可放养约30万尾/hm2。

3.2 水位控制

田中水位一般保持为10~20cm,根据情况,适当地加入新水。夏季气温较高时,就要使水位加高,防止由于水量少,水温变化太大破坏泥鳅的生活环境。此外,要多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好防洪、排涝的准备工作。

3.3 饵料选择

一般以动物性饵料(动物内脏)为主,适量配合饲料。还可用玉米、豆粉、麦麸、鱼粉等饵料混合煮熟后投喂。投喂配合饲料时,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30%以上。一般喂完植物性饵料后再喂动物性饵料,同时也可以将动、植物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在一起进行投喂。

3.4 投喂管理

投喂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一般投喂2次/d,分别为7:00和17:00点各1次,盛夏时节下午的投喂可改在18:00-19:00。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情况、水温和泥鳅的摄食强度等其他因素灵活掌握,可按泥鳅重量3%投料。投喂的饲料应做到优质新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等。

3.5 防护措施

要经常对稻田进行检查,在稻田施肥、施药前都需要认真检查,保证鱼沟和鱼溜顺畅。“五防”包括防逃、防贼、防药、防鸟、防乌鳢。一是防逃。由于稻田四周田埂较低,漫水时,泥鳅容易逃跑,所以要定期检查防逃设施、加固田埂。二是防贼。安排人员昼夜巡逻,以防有人偷捕泥鳅。三是防药。有些剧毒农药可以杀死泥鳅,因此要严防四周含有毒杀酚、五氯酚钠、呋喃丹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田中。四是防鸟。傍晚时鸟类寻食,可能会过来偷吃泥鳅,因此要在稻田上方罩渔网。五是防乌鳢。洪水过后,水中可能会有乌鳢,要及时清除。

3.6 病害防治

除了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进行消毒外,对于喂食的器具,也要进行消毒。食台每周要用10mg/L的强氯精清洗1次。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也要每周消毒1次。泥鳅捕捞前15d应停用任何药物。

4 稻田管理分析

稻田套养泥鳅,在养泥鳅的同时,还要对水稻进行管理。一是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应选择耐肥力强,抗倾覆,特别是抗虫能力强的品种。二是施肥的原则。只要是施以基肥,适当地施追肥;以施农家肥为主,施化肥为辅。三是注意防治。稻田中尽量避免使用农药,无法避免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農药,且要对水稻的叶面进行喷施。可以定期在稻田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对池水进行杀毒。

5 结束语

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传统养殖技术占用的生态资源,由此借助各物质间的代谢产物循环利用,降低养殖工作的经济损耗,同时更能够拓展农业陆水生态平台,由此构建自然循环养殖系统,既降低了病害因素的出现,更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效率。故而,在论述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期间,必须明确技术难点与常见影响因素,确保完善措施能够为泥鳅鱼和作物双方提供可协调的环境,并不会影响双方成长质量与生产经济性要求,才能为后续新型农业体系的构建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东.稻田泥鳅鱼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6):258-258.

[2]付鹏.北方地区稻田生态精养大规格泥鳅技术模式[J].科学养鱼,2016(2):41-41.

[3]李明.稻田养殖泥鳅技术[J].科学养鱼,2017(8):33-33.

[4]申晓东.稻田养殖泥鳅技术[J].致富天地,2017(8):33-33.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稻田
稻田摸鱼记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
记忆中的稻田
稻田里的福寿螺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