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白纸坊街道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2019-10-22 12:37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5期
关键词:人口学年收入居民

100054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被公认为是维持全民健康最经济有效的策略。很多研究证明,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与健康结局有直接的相关关系[1-2]。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培训健康生活意识、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3]。为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对辖区常住居民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地区15~69岁常住居民。

方法:①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从辖区18个居委会中抽出4个居委会,对居委会进行绘图列表,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从每个居委会抽取50个常住家庭户。在每户中采用KISH 表法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1名,共200名。②调查内容:采用国家卫计委的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健康技能等3个方面健康素养,以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等6类健康问题素养。③质量控制:调查员和质控员均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组织进行统一培训。由调查人员入户使用平板电脑对抽取的对象现场进行调查,原则上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对于自行填写存在困难的,可由调查员面对面询问后录入。④具备健康素养对象的判定:问卷得分达到总分的80%及以上,即可判定该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基本情况:共调查常住居民200名,其中男82名(41.0%),女118名(59.0%)。中位年龄56岁,文化程度以大专/本科为主,家庭年收入在10万以下者占51%。总体健康素养水平:2018年白纸坊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1.5%。不同性别、年龄组、职业、文化程度及家庭年收入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布情况见表1。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组、职业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见表1。

3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状况:具备基本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居民比例分别为40.0%(80/200)、23.0%(46/200)、26.5%(53/200)。除不同家庭年收入者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三方面健康素养知识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具备三个方面健康素养的情况,见表2。

6类问题健康素养水平状况: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6类问题素养的居民比例分别为64.0%(128/200)、41.5%(83/200)、32.0%(64/200)、55.5%(111/200)、17.5%(35/200)、24.5%(49/200)。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具备传染病防治知识素养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年收入者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健康素养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人口学特征的6类问题健康素养知识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具备6类问题健康素养的情况,见表3。

部分健康知识点素养状况:本次调查中单题知识点健康素养水平最高的5道题和最低的5道题,见表4。

讨 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北京市白纸坊地区15~69岁居民具有健康素养水平为21.5%,已超过2015年全国居民平均健康素养水平[4],也超过了我国其他部分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5-6],提前达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国卫宣传发[2014]15号)规划中提出的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目标20%[7],但仍略低于东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目标24%。本次调查结果超过了本地区居民2015年的健康素养水平(13.4%)[8],提示这3年来本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继续加强。

本次调查中,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同。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率水平逐渐升高;高年收入家庭成员比低年收入者健康素养水平高,与我国部分调查结果相似[9-11]。

从知识和理念、方式与行为、技能3个方面来看,辖区居民健康知识和理念水平最高,健康技能水平次之,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水平最低。根据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人们的行为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在健康教育实践中,健康知识的获取相对容易,但由知识转化为信念,进而转化为健康行为,却是一个比较漫长而困难的过程。居民健康行为又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心理因素、社会及人口学因素均可影响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12]。因此,应根据影响不同人群健康行为的关键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促使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白纸坊地区居民的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均已超过《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国卫宣传发[2014]15号)规划中提出的2020年目标。6类健康问题中,辖区居民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相对较高,健康信息和基本医疗素养水平相对较低。提示我辖区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大对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获取方面的宣传,尤其在当今“医改”的大环境下应加强对寻医问药途径、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常识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表3 白纸坊地区常住居民6个问题健康素养水平状况(%)

表3 续表

表4 单题知识点健康素养水平状况

本次调查中单项指标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的是骨质疏松知识、咳嗽打喷嚏时正确的处理方法、药品标签上“OTC”标识的理解、对肝脏的正确描述、根据身高和体制计算体重指数(BMI),涉及基本医疗、健康信息及传染病防治类健康素养,提示在今后的辖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应根据本地区政治、经济、人口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同时加强健康素养的全面性,切实提升居民的综合健康素养水平。

猜你喜欢
人口学年收入居民
No.3 海底捞预计2021年最高亏损45亿元
年收入3000万美元的玩具网红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标准线
最难成为1%人群的美国州
易富贤学者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地域性的再研究
员工能量的内涵、结构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