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实现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

2019-10-23 14:30朱海平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课堂

朱海平

【摘   要】  教无定法,但是教必有法,在我们的常态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追求常态课堂的有效性、持续性,以此实现课堂与教学的价值,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我们也需要不断追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让道德与法治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素养提升,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法治。

【关键词】  教学;课堂;道德与法治;初中

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自身与学生的特点总结出的趋于稳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框架结构,它的形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和教师实践的基础上,它也会随着教师实践活动的增加而不断的优化。优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进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使得课堂结构更加完善,不断增强掌控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一、优化教学模式,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想得到的结果或预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成功的必要条件。想要优化教学模式,也需从教学目标入手。要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树立起全面的、主动的、分层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诸多方面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少年有梦》一课的教学时,便制定了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首先本节课在课标当中对应的是“成长中的我”,具体的标准是让学生在初中阶段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单元的内容,面对的是中小学过渡期间的孩子,他们对初中生活正充满着幻想,对未来的学习充满着期待。教师需在这一阶段作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不仅对未来有憧憬,更要有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如下:第一、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典型的实例、感受到梦想的力量,试着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乃至国家联系起来。第二通过本课的学习清楚地认识到梦想与理想的关系,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才能实现理想。第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計划,将其形成书面文字。

教师除了在课标的指导下,制定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外,还可以针对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在本节课上要学会和掌握哪些知识与能力。让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融合,让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相呼应,顺应教材的目标达成,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

二、优化教学模式,确立鲜明的教学内容

教师每节课的授课内容都需要经过系统的构建,了解知识形成与发展的经过,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载体,想明确教学内容,教师便需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从组与加工。明确出教学的重难点,考虑清楚哪些知识点需要一笔带过,哪些知识点需要有所扩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明确。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网络改变世界》一课的教学时,就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设计。课标要求学生能初步地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树立起规则意识,可以掌握收集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在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为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与生活自学的部分即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先讲述网络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之后让学生结合教材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进行表述。第二为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的内容即网络在哪些方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此环节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的实例进行讨论,深刻地体会网络带来的便利。第三环节则是需要学生深刻理解的环节,即网络发展的两面性,学生在了解网络两面性的基础上还要学会识别网络陷阱,屏蔽网络垃圾,在享受互联网成果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避免网络带来的危害,同时这一部分也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师在课前细致的梳理教材,能更加系统地掌握本节课所要传达的内容,更好地结合学情以及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设计,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循序渐进,方能致远,以学定教,方能高效,在此,教师的教要迎合学生的需要,引领学生的生长。

三、优化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想要优化教学模式,教师要在思想上确立这一意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的效果远远高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所以教师要时刻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进行《诚实守信》一课的教学时,便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社会所公认的道德标准,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是学生所能理解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便考虑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上课之初,便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并制定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诚信?为何要诚信?如何做才算是有诚信?每组同学选择一个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搜集与整理。在上课时,每组同学可以用八分钟来讲述自己的问题,并且教师还给出提示,如果同学们有不理解的,不妨看看古人或其他社会精英们是如何做的。在班主任以及家长的帮助下,三组同学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给予学生一分的信任,他们往往会还给你十分的惊喜。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诚信的理解,还让学生在组织合作、统筹协调、分析收集等方面都有所进步。

总之,高效课堂一定是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大到优化教师的教学思想,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小到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的努力探索,继往开来,终身学习,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写字大课堂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