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应用

2019-10-25 02:50樊燕鸽梁新娜袁艳青梁世杰李剑峰庄志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神经痛带状疱疹医护

马 莉 樊燕鸽 梁新娜 袁艳青 梁世杰 李剑峰 庄志刚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郑州450000)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当患者感染该病毒后部分患者将会引起水痘,但是部分患者感染后不会出现水痘,成为隐性感染[1]。国内学者研究表明[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能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部位,当宿主细胞免疫下降后,病毒将会被激活,引起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能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次移动到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并伴有疼痛,且患者年龄越大疼痛越重,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3]。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 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主要给予甲钴胺、普瑞巴林、维生素B1支持治疗为主,虽然能减轻患者疼痛,但是部分病人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护理干预,导致患者心理波动较大,影响患者治疗预后[4]。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属于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更加强调医护各尽其责、分工协作;而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进行影响,朝着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5]。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

方 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12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0~85岁,平均64.7±4.6岁,病程1~5月,平均3.2±0.6月。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61~76岁,平均65.1±4.6)岁,病程1~5月,平均3.1±0.6月。本研究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诊断标准[6];②疼痛部位位于病人一侧胸腹部;③皮损消失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者;④能遵循医嘱完成相关检查、治疗、护理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②长期采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者;③合并精神异常、恶性肿瘤等疾病者;④因特殊情况未能坚持治疗者。

2.方法

两组均给予甲钴胺、普瑞巴林、维生素B1等常规药物治疗,根据病人情况给予皮内感受器阻滞或肋间神经阻滞,病人均进行4周治疗,治疗时配合相应的方法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护理。多与病人及家属宣传、讲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关知识,让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及依从性;加强病人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包括:饮食干预、运动锻炼等。观察组:予以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干预[6]:①医护协同小组化:根据医院科室实际情况由2名医生和3名责任护士构成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小组,每位责任护士分管6~8例病人,加强病人查房,对于病例进行个案分析、讨论;②治疗护理合作化:医生与护士共同制定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规范化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贯彻早期干预、多模式镇痛理念,加强病人心理疏导,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医生与护士通过共同学习、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和制定治疗该病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升医疗护理质量;③健康教育路径化: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小组加强病人讨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路径;详细向病人介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防治方法、防范意识及护理配合要点;根据病人的理解能力、背景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④心理护理个体化: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病人由于长时间饱受疼痛,内心不免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入院后应加强病人心理疏导,消除病人内心的负性情绪,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的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向病人讲解成功的案例,给予病人安慰、鼓励;正确指导病人深呼吸、暗示疗法、注意力转移法减轻病人疼痛;对于疼痛难忍者,给予病人止痛药物治疗,用药期间注意安慰病人,避免不良刺激;⑤生活指导干预:加强病人衣食住行干预,叮嘱病人进食清淡、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为病人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尽可能控制探视人数,保证病人具有充足的睡眠。两组病人均进行4周治疗与护理,出院前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3.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两组病人护理前、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均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进行评定,各20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1~4分。SAS量表以50分为分界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 69分为重度焦虑。SDS量表以53分为分界值,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 72分为重度抑郁[7,8]。

(2)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两组护理前、护理开始后的第1周、第2周、第3周及第4周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量表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9]。

(3)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护理后满意度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病区管理、护士专业技能、人文关怀、健康指导等方面。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分值≥95分满意,分值70~94分一般,< 70分不满意[10],满意度=分值≥70分例数/总例数×100%。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的是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的是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D)表示,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负性情绪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 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2.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1周、2周、3周及4周VAS,均低于护理前(P< 0.05);观察组护理后1周、2周、3周及4周VAS,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3.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后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83.3%(P< 0.05,见表3)。

讨 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具有难治、顽固性神经性疼痛等特点,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且病人年龄越大,疼痛越严重,不仅会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还会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1]。目前,临床上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药物治疗为主,虽然能改善病人症状,但是部分病人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护理,导致病人心理波动较大,影响病人治疗预后[12]。

表1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分, n = 60,D)

表1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分, n = 60,D)

*P < 0.05,与护理前比较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56.9±4.5 49.3±4.0* 53.9±3.2 48.5±3.2*观察组 57.5±4.5 36.9±3.5* 54.0±3.2 40.9±3.1*t 0.7538 17.8786 0.2025 13.1509 P 0.2262 0.000 0.4199 0.000组别 SAS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 n = 60,D)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 n = 60,D)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1周 2周 3周 4周对照组 4.3±0.6 5.1±0.5 4.3±0.4 3.2±0.3 2.4±0.2观察组 4.3±0.6 3.4±0.5* 2.1±0.3* 1.4±0.3* 1.0±0.1*t 0.893 12.105 15.772 19.894 14.301 P 0.175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 60, (%)]

近年来,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4周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由此看出: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干预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中有助于消除病人内心的负性情绪,利于病人恢复。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是现在临床上较为新颖的管理方法,以病人为中心,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紧密协同,形成一体化责任制工作模式,从而构成专科医疗服务基本单元,实施全人、全面、全责的医疗工作模式,更加体现了人文关怀,延伸优质护理服务理念[13]。同时,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能规避医生制定医嘱、护士被动执行模式弊端,能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将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病人中能改善病人营养状态,促进或缓解病人疼痛症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14]。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1周、2周、3周及4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病人中能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病人护理效果。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指导下制定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心理活动,使之向预期的目标发展,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康复及心理危机干预等,能消除病人内心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后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83.3% (P< 0.05)。临床上,将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中能发挥不同治疗护理方案优势,达到优势互补,有助于病人康复和提高护理满意度[15]。

综上所述,将医护一体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干预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中有助于减轻病人疼痛评分,降低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神经痛带状疱疹医护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