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19-10-29 07:56唐永华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平台党员

唐永华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互联网创新高校党建工作势在必行。积极推进“互联网+”与高校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模式,是时代与科技发展给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党建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互联网+”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在互联网日异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赋予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新的时代内涵,对高校党建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互联网+”促进了党建工作理念的革新

“互联网+”时代所呈现出来的网络思维具有透明、平等、开放的特点,这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全新理念与工作创新思路,为党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奠定了基础。与传统党建工作相比,互联网不仅带来技术革新,更带来党建思维方式的转变与效率的提升。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成为当前党员们学习工作的主要媒介,党建工作的开展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不再受时空限制,扩展了党建工作的空间,促进了党建工作理念的革新。

(二)“互联网+”拓展了党建工作的载体

传统的党建工作主要采取“三会一课”的面对面“口耳传授”的工作形式,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往往是“一对多”的单向理论知识灌输,教育形式单一,学习内容枯燥,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由原来的纸质媒体向互联网新媒体延伸。微信、微博、QQ 等新媒体媒介成为党建理论和信息传播和党员教育的主要工具,拓展了党建工作的载体。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为载体,以加强对党的思想、理论方针等主流思想的传播和正确引导,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互联网+”背景下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党建网络建设不到位,部分党建工作者利用互联网进行党建工作意识薄弱,仍采用传统工作方式开展工作等问题,导致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效率低下,网络优势未能充分显现,这阻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一)党建网络平台的建设滞后

目前,由于网络迅速普及,高校网络利用率逐年上升, 高校党建工作与新时期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呈现不配套现象,党建网络平台的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高校仍然按照传统老办法进行党建工作,思想陈旧,与新时期的党建工作要求不匹配。二是有些高校党建网络平台建设资金缺乏,硬件设备、人才投资不足,导致党建网络平台建设受到各种条件制约。

(二)党建网络平台感染力不强

大部分高校党建工作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虽有利用QQ 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与高校党建相结合的尝试,但普遍存在党员活跃度不够,关注度不高,互动交流少,传播力、影响力不足等现象。个别高校虽建立了自己的党建网络平台,但是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内容单调、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诸校观念仍停留在构建网络平台的“构”的阶段,未能落实到“建设”网络平台的“建”上。致使党建与网络融合功能单一,效果不明显。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党建工作未能充分开展,网络平台吸引力、感染力不强。

三、“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六位一体”高校党建工作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将高校党建工作与互联网技术适度融合,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手段。结合当前高校党建工作方式与操作流程,构建以党建网络平台为基础,以党政宣传、党务管理、党员管理、学习交流、党建活动、党群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党建工作模式,该模式以线上+线下的工作方式,将传统党建工作进行延伸和拓展。利用互联网便捷、高效的特点,时时监控整个党建工作过程。党员和群众之间可以时刻交流,增强了党员与群众、党员与党员的联系,从而增强党支部的存在感和凝聚力,促进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实施。

“六位一体”党建工作模式

(一)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党建网络平台,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党建网络平台建设是促进党建信息化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党建网络工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根据党建工作实际,在党建网络平台上设置党政宣传、党务管理、党员管理、学习交流、党建活动、党群交流等模块,利用网络党建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做好党员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如可以在线交流学习,打破传统时空限制,打造“全天候、共享式”开放透明的党建新模式。网络课堂、网上党校、党员论坛等方式的展开,能够使广大党员随时可看、随时可读、随时可享,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使教育培训灵活化;可以收集整合全年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生活等各项数据,对照考核指标体系,对党员进行综合考评,让“数据说话”。也为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使管理更加精准化、科学化;同时通过网络的跟踪记录,可以对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管理和监督,以互联网为依托,促进党建工作网络化、现代化。

(二)积极营造线上线下相结合,双管齐下共促党建工作

网络党建是传统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传统党建是网络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虽然互联网在开展党建工作、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能因此否定传统党建工作方法在新时期开展党建工作的作用,更不能用网络党建取代传统党建工作。应将两者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用新理念更新老办法,让老办法焕发新活力,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线上应由专人维护党建网站,及时发布更新国内外时政要闻和党的政策、方针、常识性知识等党建工作相关信息内容,保证网站内容的实效性,为党员学习先进知识、优秀典型等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建立党务工作网络化管理机制,实现党员动态管理、党费收缴、党员发展、党员考核等工作智能化、网络化。线下要积极推广和使用网络党建平台,鼓励党员积极参与网上党建工作,此外要对线上学习内容进行定期反馈、交流,巩固线上学习的成果。只有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才能出现1+1>2 的效果。

(三)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完善网络党建工作管理机制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面临不良信息的入侵,若不及时进行监管,会对党建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强网络环境中信息传播监管力度,发现不良信息及时处理,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同时,要不断完善党建线上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推动网络党建迈入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使互联网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阵地,促进高校网络党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猜你喜欢
互联网+网络平台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微信网络平台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党员标准是什么?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