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调整、增速放缓与高质量发展

2019-10-30 07:38郭长青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结构调整

郭长青

摘 要:中国社会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逐年放缓。采用索罗-斯旺模型解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下行压力并存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转型时,必然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不能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而放弃经济转型。我国经济要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内需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应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就业人口,避免就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还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关键词:消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下行;增长模型

文章编号:2095-5960(2019)05-0012-07;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消费需要实现了从“基本生活消费需要”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快速跃迁,同时也造成了当前中国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当前中国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缘于我们长期处在生产型社会阶段,是由生产型社会本身具有的结构性矛盾所致,而破解这些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尽快实现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这不仅是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1]发展消费型经济,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其一,消费是最大限度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以及生态需要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消费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采取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实行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三,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2]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向高质量消费发展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消费发展的根本要求。十八大以来,我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为向高质量消费发展转变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高速度消费增长向高质量消费发展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3]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4]当前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向内需消费经济转型,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本文将采用索罗-斯旺模型解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下行压力并存问题,试图探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逻辑。

一、理论综述

(一)经济结构失衡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但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的失衡却成为众矢之的。 [5]经济结构失衡是当代中国实现完全的工业化和高度的社會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6]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深层次原因是经济结构失衡,而消费需求不足是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消费不足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即投资、消费、出口失衡,消费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二是社会再生产结构失衡,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失衡,主要矛盾也是消费需求不足;三是内外需求结构失衡,内需不足是主要矛盾,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归根结底,改变经济结构必须要提高居民收入质量和数量,增加居民消费需求。[7]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扩大,储蓄和净出口的高增长成为必然。[8]改变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议题。[9]

(二)经济增长转型

经济增长的引擎是投资、净出口和消费。中外经济发展经验证明,完全依靠高投入、高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要求;大规模的出口会使外贸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过高,导致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动都会对国内经济带来冲击,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因此,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应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引擎。[10]由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投资、出口)的衰减不可逆转,要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需要新的增长动力来弥补或替换,能担此重任的唯有居民消费之扩大。[11]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消费需求不足既是短期问题也是长期问题,调整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最终消费率,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和宏观经济调控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2]根据国际经验判断,我国经济正在逐步进入消费主导型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收入、技术、人口和政策等因素将支撑我国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13]

(三)经济增长下行

中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开始持续放缓,这不但引起了国内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学术界关于经济减速原因的大讨论。[14]普遍认为过去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所依赖的改革红利、城镇化红利和全球化红利逐渐消失,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缺少新动能。[1]消费需求的递减,上年的生产能力不能及时出清,人口市民化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财富收入向高收入者流动,居民收入边际储蓄率较高,扩大生产能力较强,低收入人口消费支付能力不足,导致总消费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速放缓。[15]采用增长核算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分解分析显示,全要素生产率(TFP)下降是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不断放缓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则表明TFP下降与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转型以及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对世界技术前沿追赶速度放慢等因素有关。从国际经验看,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16]

二、索罗-斯旺模型

(一)模型的假设条件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罗伯特·索洛为代表学者的研究创造了新古典增长理论,此理论将注意力集中于资本积累以及它与储蓄决策等的联系方面。将经济的长期增加归结于技术进步,更中性地说应该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17]本文基于索罗模型,假设存在一个加总的单一产品(该单一产品只能用于消费或投资)生产函数,函数形式如下:

Y(t)=A(t)F(K(t),L(t))

Y(t)为经济总产出,K(t)为总资本量,L(t)为总劳动量,A(t)为技术水平。该生产函数具有新古典特征,即满足规模报酬不变、资本为必须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为正值但递减三个条件。在劳动不变时,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如图1所示。当资本增加时,产出也会增加,但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也就是说当资本相对于劳动较少时,增加单位资本投入,能够增加较多的产出;而当资本相对于劳动较多时,再增加单位资本投入,能够增加的产出较少。这解释了为什么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率会下降。

(二)稳态均衡的条件

(三)稳态均衡时产出与消费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的其他条件不变而只有消费率变化时,若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目标,则需要使稳态均衡的人均消费最大化。若初始稳态均衡位于k*b左侧,需要降低消费率β来提高稳态均衡的人均消费,与此同时稳态均衡的人均产出也增加。若初始稳态均衡位于k*b右侧,需要提高消费率β来提升稳态均衡的人均消费,消费率β提高会导致稳态均衡的人均产出下降。

三、中国的经济实践

(一)中国经济结构与增长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后“四万亿”投资的刺激,当前人均资本K*已明显超过使人均消费最大化时k*b。我国近10年来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变化如表1所示。2008年最终消费为15.75万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13.82亿元,消费占两项之和的比例为53.30%。金融危机后,为了避免经济崩溃,我国实施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受此影响大幅下降,到2010年消费占两项之和的比例下降为50.30%。此后随着投资增速的放缓,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开始逐年上升,2017年最终消费为43.55万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36.06亿元,消费占两项之和的比例为54.70%。2011年以来消费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2011年我国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总额之和的名义增速为19.9%,2015年我国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总额之和的名义增速下降为7.0%,2016—2017年我国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总额之和的名义增速仍在低位徘徊。

受计划经济影响和工业化需要,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着重积累(重投资)、轻消费的失衡问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潜在增长率下降,在投资和消费结构性失衡问题愈发凸显的情况下,如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成为战略重点。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极大提升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2017年最终消费的贡献率达到58.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源。[18]2018年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近80%的GDP增长来自消费支出的增长,中国对于高资本的投入以及进出口的依赖已经大幅下降。[19]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費已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拉动力。[20]

(二)提高消费率对消费和产出的影响

以上分析发现,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的运行特征是:消费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经济增速持续下滑。本节将用索罗-斯旺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解释。假设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四万亿”投资的影响,在2011年我国人均资本k*已明显超过使人均消费最大化时k*b,如图4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  ①当分析一个因素变化的影响时,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下同。 ,经济发展要向消费驱动转型,只有提高消费率。

所以得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提高人均消费率β,会导致稳态均衡的人均产出y*下降,以及人均消费c*增加。由于假设了其他条件不变,所以人口总量增长率也不变,所以提高人均消费率β,也会导致总的消费支出c*(t)增加,同时拉低经济产出Y*(t)增长速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2011年以后我国经济消费比重增加,与此同时经济增速下降。①  ①但从经济结构向消费调整来看,经济产出应该是负增长的,但由于实际经济受到多种因素(如后面两节分析的技术和劳动)的综合影响,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并不必然导致经济负增长,只是会拉低经济增长率。

(三)就业人口增速放缓对消费和产出的影响

劳动是经济生产的另一个重要的投入要素,但我国社会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比例下降和增速放缓的问题。我国历经近40年改革开放所赖以维系的人力资源禀赋在新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人力资源增量资本驱使下的经济高速增长正转变为人力资源存量资本驱使下的经济高质量增长。[21]过去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人口红利的贡献,但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重的下降,我国已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22]表2为近10年我国人口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我国总人口近10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年增长率基本都在0.5%上下。但是近10年来我国就业人口并没有保持和总人口同步的增长率,自2008年到2017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率持续下降。

(四)技术进步对消费和产出的影响

技术是影响经济产出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2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并逐渐从引进式创新转变为自主式创新。[23]中国的自主创新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有望在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中实现“弯道取直”,并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源泉。[24][25]近10年来我国研究开发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均大幅增加,同时授权专利数量也快速增加。2008年我国研究人员全时当量②  ②全时当量指全时人员数加非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例如:有两个全时人员和三个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20%、30%和70%),则全时当量为2+0.2+0.3+0.7=3.2人年。为国际上比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标。 为197万人年,到2017年我国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为404万人年;2008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为0.5万亿元,到2017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为1.8万亿元;2008年我国授权的专利数量为41万项,到2017年我国授权的专利数量为184万项。

四、结论

中国社会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发展,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也逐年放缓。本文采用索罗-斯旺增长模型,对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速下行并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索罗-斯旺增长模型的逻辑框架揭示,当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转型,必然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通过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升消费在经济产出中的比重,能够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有助于解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上,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不能因为经济增速放缓而放弃经济发展转型。

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为:首先,应扩大国内需求,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具体来说可从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两个方面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一方面,收入决定了居民消费能力,应通过减税降费措施扩大全社会就业水平,从而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健全的社会保障是居民敢于消费的前提,应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减轻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负担。其次,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就业人口,避免就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导致中国就业人口下降的主要两个因素是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放缓。人口老龄化方面,应积极研究可行的劳动保护政策,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城镇化放缓方面,应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放开城市户口限制,允许农民到城市落户,从而充分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潜能。再次,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从而提高消费的供给能力。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高端居民消费品供给能力偏弱,也是制约我国消费增长的一大重要因素。应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鼓励年轻人开展“双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高端消费品的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1]莫少群.消费型社会:历史逻辑与现实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12(12):52-58.

[2]包亚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理论的探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06):50-54.

[3]毛中根,谢迟.新时代中国居民消费: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50-54.

[4]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33(06):50-56.

[5]郭庆旺. 中国别急着成消费型社会[A]. IMI研究动态[C].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2012:1.

[6]谢长安,刘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经济结构内涵探析——兼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方向[J].管理学刊,2017(05):13-24.

[7]赵振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型经济结构失衡及其治理[J].理论学刊,2012(04):44-47.

[8]谢朝华,唐海风.经济增长、结构失衡与流动性过剩——论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2):23-29.

[9]柳欣,赵雷,吕元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结构失衡探源——基于存量-流量均衡的分析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2(07):57-63.

[10]韩银娥.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效果分析[J].当代经济,2010(02):70-72.

[11]周景彤.中国:消费主导型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J].国际金融,2010(08):30-33.

[12]刘进军,伏竹君.试论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J].甘肃社会科学,2009(06):111-114.

[13]宋瑞礼.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的对策建议[J].全球化,2018(09):35-42.

[13]王建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及对策——基于地方层次的模糊集质性比较分析[J].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7(10):27-34.

[14]章潇萌.经济增速放缓与动能转换:基于潜在产出增长率的断点估计[J].中国物价,2017(02):6-9.

[15]周天勇.消费需求不足型经济下行的成因及其治理的供给侧方案——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的一种逻辑框架[J].宏观经济研究,2017(12):3-21.

[16]耿德伟.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J].中国物价,2017(03):3-7.

[17]Alberto Bucci,Luca Guerrini. Transitional Dynamics in the Solow-Swan Growth Model with AK Technology and Logistic Population Change[J]. The B.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1,9(1).

[18]聶新伟.中国经济运行中消费作用的演变与发展趋势[J].中国物价,2018(09):7-10.

[19]消费成经济增长主要驱动近80%GDP增长来自消费支出[J].产权导刊,2018(10):19.

[20]任思儒,许健,赵昊暘.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在需求拉动模型中的应用[J].管理评论,2018(05):197-206.

[21]孫文亮,原新.后人口红利时代的中国新型发展战略——基于老龄化经济影响的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8(04):111-116.

[22]田伟.中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经济问题探索,2018(07):10-19.

[23]孙英杰,林春.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01):132-135.

[24]何雄就,陈宪.中国经济增长中创新驱动变化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8(06):91-93.

[25]周晓波,王继源,陈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06):1-10.

[26]方敏,李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技术进步[J].改革与战略,2018(01):129-133.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Growth Slowdow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Solow-Swan growth Model

GUO Chang-q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  730500,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developing from productive society to consumption-oriented society, Chinas economy is transforming from investment-driven to consumption-driven, and the goal of Chinas economy is changing from high-speed development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is also slowing down year by year. Based on the Solow-Swan growth model,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nges to consumption-driven, it will inevitably lower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At present, the slowdown of economic growth rate in China accords with the basic law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 restructuring should not be abandoned because of the downward pressure on economic growth. Chinas economy should develop to high quality: firstly, we should expand domestic demand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our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consumption in GDP; Secondly, we should actively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aging,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work, avoid a large decline in the number work people; thirdly, we should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R & 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courage social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

consumer economy; structural adjustment; economic downturn; growth model

猜你喜欢
结构调整
辽宁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沈阳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对策研究
2016—2020:未来五年的五大挑战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