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后镇痛效果

2019-11-01 06:16林胜鑫邹毅平黄慧君曾初露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内窥镜

林胜鑫 邹毅平 黄慧君 曾初露 叶 强

1.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医院麻醉科,广东东莞 523000;2.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医院麻醉科,广东东莞 523007

鼻内窥镜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时间短,是常用的手术方式[1]。鼻窦手术虽范围不大,但神经末梢丰富,术后疼痛发生率高。良好的术后镇痛可缓解疼痛,减轻应激反应,促进康复[2-3]。目前,常用阿片类药物静脉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氟比洛芬酯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镇痛药,有靶向治疗作用。本研究拟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与患方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本院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患者60 例,ASA 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组(F+S 组)和舒芬太尼组(SF 组),每组30 例。排除消化系统溃疡,心、肺、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造血系统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及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血压(BP)、心 率(HR)、心 电 图(ECG)、血 氧 饱 和 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咪达唑仑(宜昌人福医药有限公司,H20067040)0.05~0.1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医药有限公司,H20054171)0.3~0.5μg/kg,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H20040300)1.5~2mg/kg、阿曲库铵(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H20061298)0.3mg/kg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宜昌人福医药有限公司,H20030197)0.1~0.2μg/(kg·min)持 续 泵 入,间 断 注射 阿 曲 库 铵。BIS 值 维 持 在40~60,PETCO2值35~45mm Hg。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前30min 静注氟比洛芬酯(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H20041508)50mg,尔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F+S)组:氟比洛芬酯200mg+舒芬太尼50μg+托烷司琼(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20061060)4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SF 组[4]:舒芬太尼100μg+托烷司琼4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背景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1mL/次,锁定时间15min。

1.3 观察指标

由专门疼痛小组成员负责访视,采用VAS评 分 评 价 术 后6h(T0)、12h(T1)、24h(T2)、48h(T3)的疼痛程度。VAS 评分标准[5]:0 分为无痛,10 分为无法忍受的疼痛。VAS 评分>3分嘱患者行PCA,记录术后PCA 次数。记录术后出血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在T0~T3时,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PCA按压次数及术后出血量比较

两组患者PCA 按压次数及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PCA按压次数及术后出血量比较()

表3 两组患者PCA按压次数及术后出血量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F+S 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SF 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F+S 组低于SF 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鼻内窥镜手术后疼痛较剧烈,加之双侧鼻腔术后被纱条填塞,影响患者呼吸,对心理及睡眠带来不良影响,降低术后舒适度。同时,疼痛刺激从多方面影响患者机体功能,延缓康复[6-7]。良好的围术期疼痛管理,可达到早期加速康复的目的。

舒芬太尼因其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的特点,成为术后静脉镇痛常用药物。术后应用强效阿片类药物镇痛,除常见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外,还存在呼吸抑制的风险[8]。现有研究认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和不良反应有剂量依赖性[9]。基于此,应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故临床提倡多模式镇痛,主张采用联合用药方案[10]。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由脂微球和氟比洛芬酯组成,聚集在创伤部位,起效快,半衰期5.6h[11]。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封顶效应”,与阿片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可增强镇痛效果,减少其用量[12-13]。张维峰等[14]研究认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肝功能不全产妇术后自控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本研究中两组各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 按压次数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给药方案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后镇痛效果基本相当,都可以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F+S 组不良反应低于SF 组(P<0.05),表明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后镇痛安全可靠。本研究结果提示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不仅增加镇痛效果,还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与范华荣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5]。

氟比洛芬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起到镇痛的作用,但存在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延长出血时间的风险[16]。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氟比洛芬酯不加重鼻窦患者手术后出血,这可能与氟比洛芬酯中脂微球具有靶向性,可减轻全身不良反应及创伤应激导致的血小板活化有关[17]。

综上所述,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在提供良好术后镇痛的前提下,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总用量及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内窥镜
舒适护理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在肋软骨隆鼻术中多模式超前镇痛作用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