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1-01 06:16霍智铭关宏刚曹正霖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腰段后路前路

霍智铭 关宏刚 陈 超 王 刚 曹正霖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一科,广东佛山 528000

脊柱胸腰段骨折已经成为脊柱外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发生原因与外界暴力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且近些年来该病症发生率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1]。目前临床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采取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两种,力学稳定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即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但脊柱后凸角度增加>10°或疼痛剧烈,存在运动障碍者宜采取手术治疗[2]。因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多数病情危重,故手术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且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方案越发多样[3]。为观察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 年1 月~2018年9 月收入的104 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无伴有神经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52 例。对照组中男31 例、女21 例;年龄34~64 岁,平均(41.9±1.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2 例、高空坠落10 例;骨折部位:T1212 例、L129 例、L27 例、L34 例;观察组中男33 例、女19 例;年龄32~65 岁,平均(41.8±1.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1 例、高空坠落11 例;骨折部位:T1211 例、L128 例、L28 例、L35 例。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脊柱胸腰段骨折且均为闭合性骨折者;(2)凝血功能正常,无手术治疗禁忌者;(3)Tlics 评分>4 分;(4)Frankel 分级为E 级。排除标准:(1)术前合并未经控制的重度感染者;(2)Tlics 评分<4 分,稳定型骨折具备保守治疗条件者;(3)正处于妊娠期或者是哺乳期的女性患者。两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前缘高度、Cobb角、疼痛评分比较()

表2 两组前缘高度、Cobb角、疼痛评分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常规消毒铺巾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卧于手术床之上。根据患者骨折部位选取适宜的前方入路,即:T12-L3骨折可采用经胸腹膜后作为手术入路,必要时切除断肋骨,钝性分离腹膜,充分暴露伤椎于医师视野之内。选择伤椎侧方靠近中部处实施减压,一并切除伤椎上下椎间盘,随后借助前路钉板或钉棒固定。利用撑开器对伤椎实施复位处理,纠正后凸角畸形后常规进行植骨融合,手术完毕后常规置管引流并逐层关闭创口[4]。观察组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常规消毒铺巾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并悬空其腹部以及下胸部,在C型臂X 线机引导下准确定位伤椎位置并明确周围椎体情况。利用克氏针对伤椎中心点体表处进行投影标记,做纵行切口并逐层分离皮肤组织,前后位X 线辅助下穿刺针针尖准确定位于椎弓根投影外缘处,平行终板并内倾10°~15°刺入骨质,深度以2cm 左右且未穿破内侧皮质为宜,C 型臂X 线机侧位引导下继续向内穿刺直至椎体后缘前0.5cm左右[5]。拔出针芯-置入导丝-取出穿刺针-置入椎弓根螺钉。借助C 型臂X 线机确认固定位置,置入内固定棒之后拧紧螺钉帽。利用撑开器对伤椎实施复位,促使其重新恢复原有生理高度后固定螺钉帽[6]。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于其髂骨处取材并做植骨融合,常规置管引流并逐层关闭创口。

1.3 观察指标

选取围手术期指标、前缘高度、Cobb 角、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两种术式临床效果的评价指标,其中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总分0~10 分,分数越高痛感越强烈;并发症包括高热、暂时性脊髓损伤、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前缘高度、Cobb角、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前缘高度、Cobb 角、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不仅发生率高,还会给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已经成为老年人群常见的骨病之一,由骨质疏松所致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更是成为重要诱因[7]。对于力学稳定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而言,手术治疗取得的疗效并不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而力学不稳定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则可以从手术治疗中获得更大收益,加之绝大多数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病情复杂且较为严重,故实施手术治疗成为此类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8]。

目前临床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案包括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及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两种[9]。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减压效果更为理想,在减压的同时医师还可以同步进行椎间植骨融合,以便于重建伤椎生理功能,提高整个脊柱的稳定性[10]。由于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过程中自体植骨融合效果理想,能够为整个脊柱提供更为理想的支撑效果,与生物力学及内固定原则、中和与支撑原理相吻合,故受到了临床的广为青睐,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应用频率较高[11]。但是,随着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案的广泛应用,其所存在的不足亦逐步显现,具体包括给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以及术中出血量更大;骨折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操作中容易给重要脏器的供血血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前路腰椎固定系统固定于伤椎侧方,距离脊柱张力侧相对较远,为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还需要固定后柱,延长了手术时间;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发生松动脱落的风险较高[12]。后路手术内固定在操作上较前路手术内固定更为简单,给患者机体形成的损伤更小,便于伤椎的愈合以及术后功能锻炼的开展,在理论上凸显出以下优势:(1)固定的椎体节段更少,能够有效预防伤椎临近节段发生退行性改变;(2)三柱固定可以为脊柱提供即刻稳定性,使得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早期伤椎即可以得到正常载荷;(3)经由伤椎椎弓根入路能够有效填充椎体空洞,重新恢复脊柱原有生理高度和稳定性;(4)学习曲线更短,易于掌握;(5)手术并发症少,风险更低;(6)术后早期即可以开展康复锻炼,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社会经济效益更高[13-14]。鉴于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案具有诸多优势,将其应用于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无疑能够促使患者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15]。

陆永春[16]在其研究中证实,采取后路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较同期采取前路手术治疗的对照组78.95%更高,治疗后Cobb 角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该学者得出了后路手术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更佳的论断。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 角、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并发症发生率数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取得的疗效更为理想。本次研究所得论断与前一学者相吻合,但与之不同的是本次研究选取指标更加多样,所得论断更具说服力。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种术式并无明显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主治医师的操作技能水平更高有关。

综上所述,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取得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腰段后路前路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博雅教育 奠基人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前路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研究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蚕宝宝流浪记
逐梦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