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还给孩子

2019-11-03 12:52顾建芬
教师·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李晓明童话成人

顾建芬

“我就不和他谈巨蟒呀,原始森林呀,或者星星之类的事。我只得迁就他们的水平,和他们谈些桥牌呀,高尔夫球呀,政治呀,领带呀这些。于是大人们就十分高兴能认识我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在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笔下,飞行员和小王子都曾面临过相似的生存困境:在实用功利主宰一切的成人世界中,为现代文明的各种符号所裹挟而迷失自我的大人们,正在扭曲甚至戕害着纯净自然、富于诗意的儿童世界,生命诗性的本真状态被遮蔽,孩子们的天空在沦陷。

中国的历代文学多的是成人世界风起云涌的故事,真正以孩子为主角的精彩绝伦的童话并不多见,或许是因为缺少童话产生的土壤吧。周作人先生曾说:“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地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得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 中国传统教育,向来信奉“师严然后道尊”,上下尊卑“秩序如冠履之不可倒置 ”,更遑论儿童的独立自主。所以,先生倡导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儿童独立的生命个体。

时至今日,儿童的生存困境依然存在。每每看到中国舞台上的少儿表演时我常有莫名的悲哀,少儿们往往鲜有那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抑或“目眶冉冉动”的水灵率真可爱,取而代之的是努力表现出来的模仿大人的夸张的笑容。教育更是如此。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曾引用老子的“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和“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来说明孩子的淳朴和天真,是每个人都应当尽可能保持的特性。这让我想起台湾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李晓明母亲的哭诉:“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个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李晓明的母亲认为儿子很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她以为那样,孩子会获得“独立自我成长的空间”。儿子喜欢研究机械,而做父母的却偏偏叫他读了“商科”。这种不被关注不被重视的彻底放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反而促使李晓明极度自我封闭从而丧失與他人交往和爱的能力。放弃热爱的机械,更无异于彻底关闭了他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坚持要做一件大事,是我对自己的期许”,童年一直被人忽视的李晓明最终选择以毁灭他人生命的极端方式来证明“我”的存在。

过度禁锢或放任自流,都不是真正的儿童本位。我们要因势利导,让每个孩子得以因其天性自然成长,帮助孩子构建和谐的自我,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成长路径。

让我们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吧,把属于孩子的世界还给他们!

(作者单位: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李晓明童话成人
Effect of entanglement embedded in environment on quantum non-Markovianity based on collision model
难忘的生日会
A new acyclic peroxide from Aspergillus nidulans SD-531, a Fungus Obtained from the Deep-sea Sediment of Cold Spr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成人不自在
南雄梅关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