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全景图”

2019-11-04 07:19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全景图智慧医院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运行两年,“国内第一家智慧医院”取得了哪些成绩?做了哪些 前瞻性的布局?还面临哪些难点和痛点?

智慧医院建设成为当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从系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角度考量智慧医院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无疑是一个样板。

2017年8月,安徽省立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时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称其为“国内第一家真正的智慧医院”。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背书,让安徽省立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备受关注和期待。运行近两年,其取得了哪些成绩?做了哪些前瞻性的布局?还面临哪些难点和痛点?

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从智慧就医、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智慧医院管理、智慧后勤保障、智慧医疗共享、智慧数据平台七大方面向记者介绍了智慧医院建设成果,并就智慧医院建设相关思考做了分享。

智慧就医

安徽省立医院建立了完整的智慧就医体系,覆盖智慧+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其中的代表性系统有:全功能自助服务系统,互联网+整体就诊服务平台,排队叫号系统,微信、支付宝平台,全流程导诊机器人,院内智能导航系统。

医院在全省率先上线全功能自助服务系统,遍布门诊和相关区域的200余台自助设备实现办卡、预约、挂号、充值、缴费、检验报告、发票打印自助化。目前,收费窗口的相应指标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到自助服务带来的便捷,就医流程悄然发生 改变。

医院借力“互联网+”推进预约诊疗,提供微信、支付宝等8种预约方式,目前预约率已超过70%。支付方面,医院开通支付宝、微信扫码付,微信手机服务号付、诊间支付、自助机支付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2019年4月,医院上线“刷脸支付”功能,在省内将“人脸识别技术”率先引入医疗行业。通过搭载支付宝刷脸支付功能的智能自助服务机,在向就诊卡或电子就诊卡充值时,患者只要按照操作流程完成人脸识别后输入支付宝绑定的手机号即可,全过程在10秒左右即可完成。目前,医院正在打造全流程刷脸就医模式,除了刷脸支付,建档、挂号、身份识别、查询报告等过程也将逐步使用刷脸方式完成。

智慧+诊中服务中,医院引入全流程导诊机器人,目前支持48个科室排班查询、792个地点导航、942个功能地点导航、522个常见问题的询问及1752个疾病或症状挂号提示等,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可达到90%以上。

院内智能导航系统则可实现医院全局、周边一体化展示;系统自动规划最优路径;支持模拟导航和实时导航;实时定位导航。有效解决患者在院内“找地、找人”的迫切需求,降低医院导诊投入,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刘同柱透露,下一步,医院会将院内导航系统整合进医院官方APP,继续优化系统功能,对接医院门诊系统、检验系统、病例系统等,实现就诊全流程的智能导诊。

智慧+诊后服务则包括提供处方管理、药学咨询、药物警戒、用药监控等功能的临床药学服务及智慧药房模式。借助智能化自动发药设备,药房调配一张处方的时间也由原先人工调配的30秒缩短到8秒,大大提高了药剂师配药的效率,降低了差错率,让患者候药时间大大减少。

图1 安徽省立医院智慧医院发展框架

图2 医院药学智能化发展趋势

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建设中,安徽省立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路径系统、检验信息系统、病理管理系统、心电信息系统、血透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基础上,打造了包括电子语音病历、超声智能语音助理、云医声移动平台、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平台、智慧心电、智慧病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警系统等在内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医院一大特色是实现语音输入全覆盖。全流程导诊机器人——与患者语音交互,实现问诊导诊;云医声平台——与住院医生语音交互,实现语音查询和录入病历;语音电子病历——与门诊医生语音交互,录入门诊病历;语音检查报告——与检查医生语音交互,录入语音报告。

通过云医声——智能移动医护工作平台,医生可语音录入病历和医嘱相关内容,语音查看患者的病案信息和最新诊疗报告。基于“智医助理”的AI辅助诊疗通过对患者的病历、检查、检验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将诊断建议、治疗方案建议推送给医生,医生结合自己的判断,确定下一步治疗计划并循环该过程,最终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该平台还可自动推送最新医学指南文献、检查检验结果、手术排班等信息。

截至2019年1月,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达1891人,日启动次数最高超过3560余次,累计用户访问量790万余次,语音使用总次数17700余次。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平台可快速检出并定位病灶,自动分析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体积、CT值等,辅助医生判断良恶性,并生成相应的检查报告内容。该系统已在胸部CT筛查肺癌、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中大量应用,未来还将扩展到病理诊断、心血管疾病、阿兹海默症等其他病种。

该平台对接安徽省“医学影像云”和省立医联体远程会诊系统,目前已接通905家医院系统,为各医院提供胸部CT和乳腺钼靶影像的智能辅助诊断及质检服务,完成在线影像辅诊47万余例,形成辅检意见7.2万余例。

此外,安徽省立医院还建立了人工智能心电辅助诊断,覆盖13种基础异常,单病种灵敏度达95%以上。人工智能病理辅助诊断可实现病理数据扫描工作、切片试标注工作等。人工智能眼底影像辅助诊断预计2019年底上线使用。

2017年,安徽省立医院与科大讯飞合作共同研发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警系统。该系统依据深度学习构建了包括药品、病症、病原体和疾病的医疗本体知识库,结合临床患者个体信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提取关键信息,决策推理给出合理用药建议,实现医师端的实时提醒和用药推荐、药师端的审核和统计分析功能,对抗菌药物医嘱的实时审核和干预。

利用物联网、图像识别等技术,安徽省立医院正在建立智慧手术室,实现对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流程的闭环管理,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和效率。同时,在病区利用物联网、图像识别、光纤传感等技术,实现定位、人脸识别、输液监控、智能床垫、床旁交互等功能,打造智慧病区。

智慧护理

安徽省立医院借助智慧护理,深化优质护理,使患者体验显著改善。

通过智能系统,医院实现护士兼职岗位抢单、护理质量控制(移动质控)、护理统计、手术护理管理系统、重症监护系统、随访系统、延续护理、患者慢病管理、住院患者压疮智能管理体系(压疮申报/压疮评估)。

医院专注于护士视角,以患者为中心,基于现代护理学,以护理知识图谱为引擎,形成特有的医护以及护士自身两次PDCA。

通过条码核对、床旁采集患者生命体征,自动生成各种护理文书,减轻护士负担,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实现全流程精细化智能管理。通过不断循环,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体验。

通过移动交班、科室大屏展示、绩效管理、排班管理、会议管理、学习管理等多项内容,为管理人员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智慧医院管理

智慧系统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传统医院管理模式。身为管理者,刘同柱感同身受。在他看来,智慧管理在促进精细管理、提高医院运行效益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安徽省立医院智慧医院管理代表性系统有:综合办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教管理信息系统、医务管理信息系统、智慧财务管理系统、医保管理信息系统、病案管理信息系统、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系统和智慧党建系统。

医院与中国电信共建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建工作全过程管理。该平台全面解决党建制度落实不全面、组织活动开展不及时、党员群众联系不紧密、党员先锋意识薄弱、党费缴纳监督困难、统计方式传统等问题,实现党务工作的量化管理。

无纸化医院建设方面,OA系统开通电子发文、200余类工作流程,实现办公无纸化。CA电子签名技术在住院和门诊电子病历、检查报告上广泛应用。目前,医院正重点推进电子病历和病案无纸化管理。

智慧财务建设方面,通过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医院形成集团一本账、资金一个池、预算一张网、绩效一支棒、报账全参与、成本多角度的格局,实现横向协同、纵向管控、财务共享。

智慧后勤保障

智慧后勤主要包括SPD智慧物流建设、智慧后勤运维、智慧物业管理和智能停车。

SPD智慧物流建设实现医用物资精细化管理。医院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RFID标签,打造无人值守耗材管理模式。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则让耗材追溯及管理发生质的飞跃。

安徽省立智慧手术室项目实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医院管理系统有机结合。2018年3月,医院引进钛米智慧手术室物流机器人,其应用了定位、避障、身份识别、自动充电等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信息技术,是以电池为动力、全自主式导向的无人驾驶自动化搬运系统。

通过机器人相关模块及与医院SPD系统对接的模块系统集成,实现手术室和无菌库房之间高值耗材、普通耗材、器械等的下单及自动物流配送,构建手术高值耗材JIT管理系统,避免术中因为取药和器械等导致的手术中断,缩短术中等待时间。

此外,医院全面打通设备与能源等核心系统,实现业务一体化管控和设备设施基础信息的统一管理、大数据分析及管理优化。

智慧医疗共享

近年来,通过远程医学会诊平台、远程医学影像平台、远程医学病理平台、安徽省医学影像云等平台建设,安徽省立医院打造了立体、高效的智慧医疗共享体系。

目前,安徽省立医院与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新疆皮山县人民医院等省内外数十家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网路。与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在全省率先开通远程病理实时会诊,截至目前,共开展远程病理实时会诊60余例。

接下来,安徽省立云医院将依托医联体和医共体,创新区域合作管理机制,以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共盈为纽带,实现全省各级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互联互通,推进区域智慧医院建设“一体化”。

智慧数据平台

安徽省立医院由总院(院本部)、南区(安徽省脑科医院、安徽省心血管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感染病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和微创医学中心组成,目前正在建设老年医学康复中心和北城医院。多院区管理对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表示,医院将以包容和开放的姿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思想,邀请更多合作方,做好5G 时代智慧医院建设。

基于此,安徽省立医院建成医院集团数据平台,实现一系列功能,包括院区间门诊“一卡通”和跨院区办理住院;门诊排班信息统一发布,统一预约、挂号;跨院区管理患者,调阅诊疗信息,下医嘱、会诊等;跨院区发布检验、检查、病理报告;统一的医疗质量及医保管理。

数据平台建设统一规划,软件统一运维,避免软、硬件重复投入。平台的建成可满足高效支持集团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及统一管理的需求。

统一的数据平台延伸出临床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科研数据中心、综合大数据中心等,为下一步进行大数据研究与应用打下了基础。实际上,安徽省立医院已启动这方面的工作。

2018年5月,医院挂牌成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智慧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刘同柱表示,基于医疗大数据的研究,医院将在研究患者就医行为、设计单病种临床路径和最优慢病管理路径、构建智能医疗管理知识库体系、建立智能绩效管理模型、优化医护人力资源管理、开展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等方面发力。

迎接5G 时代

5G时代来临,安徽省立医院岂会落后。

2019年初,医院与安徽省电信揭牌“智慧医院5G联合实验室”,开展5G技术和医疗行业应用、智慧院区、智能化运维等方面的合作与研究。

2019年4月,医院移动ICU(危重症转运车)通过5G网络,与远在深圳的中国电信5G创新合作大会现场实现信息互通和音视频互连,标志着国内首台基于5G网络的移动ICU改造获得成功。

“5G移动ICU”依托5G网络高速度、低延时的传播效率,能实现车内的高清视频、医疗设备信息、电子病历信息等数据,清晰流畅地实时传输到省立医院急救中心,急救中心医生进行观察指导,实现现场紧急救护与指挥中心联动,可解决急救途中监护、现场手术、恶劣环境下移动救护。

刘同柱表示,作为全国首家智慧医院,为医院的发展带来重大契机,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医院将以包容和开放的姿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思想,邀请更多合作方,做好5G时代智慧医院建设。

智慧医院建设要点

智慧医院建设如何做?安徽省立医院的经验是什么?刘同柱分享了几个要点。

第一,智慧医院建设应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政府推动、高新企业支撑、医院参与,加强政府整体指导、统筹协调和大力投入。

第二,科学规划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前提。智慧医院建设的整体规划要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立足自身优势和发展定位,遵循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和考虑扩展的原则。

第三,流程优化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切入点。要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充分理解健康需求的本质,找准痛点,应对难点,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流程再造,提升医疗效率、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

第四,互联互通、开放融合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要通过系统集成、共建共享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第五,技术创新应用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关键。要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理念和核心技术,为智慧医院提供坚实支撑。

第六,标准规范是智慧医院建设的依据。政府主导下组建面向全国的智慧医院建设专家库,编制和完善智慧医院建设规范指南、评估标准和持续改进体系,为智慧医院建设发展提供具体、可靠的依据。

第七,信息安全不容忽视。法律管理和技术控制多管齐下,保障数据安全,保护患者隐私。

猜你喜欢
全景图智慧医院
嫦娥四号月背之旅全景图
萌萌兔医院
环保概念股全景图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奇妙岛全景图
奇妙岛全景图
认一认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