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演讲益处多

2019-11-04 01:34黄循月
课外语文·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阅读写作语言表达

黄循月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我长期坚持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活动,学生体会到说话训练的重要性,切实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课前演讲,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教学效果,并促进了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前演讲,为学生展示习作提供了要个舞台,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写作中的创新精神;在课前演讲中进行听力训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记能力。

【关键词】课前演讲;语言表达;阅读写作;听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记得有人说过:“语文贵在积累。语文,天天学不一定很学好,但一天不学肯定学不好。”我还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一交换,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一交换,就有两种思想。我觉得这还是在说积累与交流。语文积累是什么?我认为是知识的积累,多读、多写、多练,读古今中外名著,背诵古诗词,以此来达到语文量的积累,语文交流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语言的传递,是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传达。两者的完美结合,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核心素养走上讲台。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部分。从教以来,我一直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活动。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还能培养学生说話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读、写、听的能力也大有裨益。也是和语文核心素养非常契合的。

什么是演讲?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还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旨在调动起听众情绪,并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传达出你所要传达的思想、观点、感悟。我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益处——

一、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发现,许多学生课下总能和同学侃侃而谈,谈笑风生,可到课上回答问题,却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抛开对这个问题本身就不会回答的因素,经调查,普遍反应是不知该如何表达心中所想,即语言表达能力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体,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与人交往,因此我们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会说话”。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课前演讲的兴趣,我采取班干部带头演讲,再按学号逐个讲的方法。起初,学生害怕并抵触演讲,但经我说明要展开这项活动的初衷后,学生都表示会积极配合。同学们第一次演讲大多是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但是到了第二次,情况普遍有好转,最起码,不会觉得那么害怕,演讲时神情自然,语速正常,整个人都显平心静气。有的学生因为第一次讲得不怎么满意,希望第二次好好表现一次,于是心理由“怕演讲”转变为“盼演讲”。学生通过演讲,不仅普通话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也日益提高,学生的语言越来越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等。渐渐的学生不想说的、不敢说的心理防线被攻破,敢说又不会说的情况在减少。

课前演讲,得到锻炼的不仅是演讲的同学,还有底下的听众同学。叶圣陶先生曾说:“听就是读,是用耳朵来读。” 课前演讲,演讲的同学需要面对全班同学,每一个演讲的同学都用尽全力表现自己演讲能力,精神高度紧张和集中,确保最起码不出丑;听众们认真地听,希望能从演讲的内容汲取知识,同时也希望能从这次演讲中找到自己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每次演讲完,我都会让学生对该次演讲的内容以及演讲者本身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论自由,但不可进行人身攻击。每一次点评,不仅可以让这次演讲的同学,明确自己的缺点是什么,为下次的演讲能力的提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后面即将演讲的同学拉起警戒线;同时也锻炼了点评的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互动,优势互补,无论是演讲者还是听者,都是一件受益的事情,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一次培养、提高和双赢。

二、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前演讲,实质就是一次自我展示。一学期一个人的演讲机会最多3次,机会难得。同学们一定羡慕和佩服那些镇定自若、表达流畅清晰、充满激情的演讲的同学,同时也期盼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并且能够超越他们。同学们从书籍报刊、电影电视、网络等其他渠道搜集信息和资料,提前好几个星期进行精心准备工作。在准备阶段,同学们不单阅读大量的有益的书籍,还会和老师、学长和同学进行交流,这些工作不仅可以提升他们自身的知识认知水平,还能对自身的思想意识等方面有净化、陶冶等作用。听的同学也从演讲的同学那里获得了知识,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双方互相作用,共同进步。

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前演讲采取轮流式演讲。如果是第一次演讲的同学,他们就会自觉地向已经演讲过的同学虚心请教学习;如果是已经演讲过一次的同学,他们会总结上次的得失,避免出现上一次出现的失误,争取讲得比上一次更好。全班同学都认真准备课前演讲,争取这次的演讲比上次更成功。只要认真准备做的事情,就一定会成功。当成功多次降临,心理紧张自然消除了,自信心自然就获得了,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回答问题就不再是结结巴巴,与人交谈自然也就会金口常开,愿意且喜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告诉对方,这样一来不单同学们的语言表达水平会日益提高,同学们之间的感情自然也会因为平日交流多了,更加深厚。学生在演讲的准备过程中,他们会对搜集到的大量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明确演讲主题,理清思路,组织成文,并观看有关演讲的书籍和视频。为了更好地展示演讲水平,突破自我,有的同学还会请老师和同学在场下进行指导,多次修稿,几次彩排。为了能够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出现,许多同学都慢慢有意识地有了摘抄美句、写随笔的行为。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慢慢养成了。

四、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

预备铃响到上课铃响之间的这段时间里,有许多同学是没有能够马上从下课时玩耍的疯狂跳出来静心地准备上课需要用的东西的,更别说能集中精神听课了。所以我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既可以平缓他们激动的情绪,又可以让他们尽快地集中精神。

五、学会尊重他人

课前演讲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每一个站在讲台上演讲的同学都希望自己的演讲能够获得同学们的肯定,希望在自己演讲的时候下面的同学能够专心地聆听,能够获得同学们的赞赏的眼光,而不希望看到底下的同学有的在喧闹,有的在开小差。从这样的角度也教会他们“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尊重他人。

學生的演讲的内容自然比不过成人的有深度,但他们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师从学生的演讲中,不仅可以触摸时代的脉搏,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喜好,走进学生学习生活,可以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高中生思维已趋成熟,抽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并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辩证思维基本形成,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与社会性。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对人生、对社会已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坚信自己的主张与观点。同时,他们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所以,在高中学生中提倡课前演讲,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原理的。”——《利用课前演讲培养学生口语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培养“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积极性,落实全面“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这是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事情。课前演讲,是我在语文教学上的一种尝试,也是一直坚持的教学环节。每换一个班级,我都会把开设课前演讲的教学环节的理由,告诉同学们,让他们在心里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达成共识。尽管有了大量的铺垫工作,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因为害羞、懒惰等原因,他们是排斥,不愿意参加这项活动的,甚者还会是在课堂上起哄。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配合的,随着课前演讲的推进,学生们渐渐地喜欢了,也都积极主动配合了,甚至是满怀期待下节语文课的到来,课前演讲现在已经成为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尽管如此,我在实践中还发现意愿与实际活动间还有一定的差距。总之,演讲之路漫漫兮,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刘文敢.课前演讲,让我的学生更优秀[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

[3]黄文娟.对“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一些思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5).

猜你喜欢
阅读写作语言表达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抓好课前自主预习,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少年宫阅读写作社团:为有梦的孩子插上翅膀
小学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构建文言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