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的"知识人"到"现实的人"

2019-11-04 06:10刘斌秦锡双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抽象

刘斌 秦锡双

摘要:“知识人”与“现实人”是西方社会科学文化的正面要反思,同时也是文化自觉涵义的总称。西方社会科学文化主要通过“自我”意识对文化传统的认知进行反思,并将其通过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对此,本文从抽象的“知识人”到“现实的人”的角度对西方社会科学文化的反思进行了简单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从中了解社会科学存在的真理与现实条件的关系。

关键词:抽象;西方社会科学;文化反思

一、西方社会科学概述

(一)西方社会科学概述

社会科学被理解为对社会事实,价值中立和西方社会科学的普遍,客观的理解。实际上,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对西方社会科学中实证主义主流传统中的社会科学的理解。实证主义的传统主张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社会科学是描述和归纳的科学。这种传统强调微观研究,追求量化,而盛大理论被认为是不可验证的投机哲学,坚持价值中立且不涉及社会实践。该传统基于抽象的“知识人”假设。该假设将认知主体解释为先验的时空主体,并通过主体的理性,逻辑或语言来描述世界。理性,逻辑或内部语言逻辑结构的普遍性保证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从本质上讲,这是将认知理解为“一个人”可以执行的一项活动,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研究人员转变为抽象的认知主体。实际上,很多人都持这种观点。他们经常将科学家解释为“为知识而生存的人”。

(二)西方社会科学认知活动

西方社会科学的官僚主义特征也促进了实证主义的研究。该系统既强调原创性又强调客观性、独创性要求继任者不断讲述新内容,而客观性则是对知识可靠性的追求。为满足这种制度化的要求,对于学者而言,最好的方法是将主题的范围分成越来越小的部分,重点放在数据和数据分析上,最好使用实时数据资料,以便更容易绘制新视角,保证可靠性。但是,这种实证主义风格化研究的缺点长期以来一直为人类所批评,但在科学实践中仍为大多数人所坚持,仍然是科学规范和必要的科学研究形式。

二、从抽象“知识人”到现实人分析西方社会科学

西方社会科学的反思从未停止过。但是,这些思考更多地基于科学知识的应用,侧重于普遍真理与现实条件之间的关系,或者来自哲学层面上抽象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开始讨论。这些思考仅限于认识论或认识论,并且仅限于抽象的“知识人”假设。如果要对西方社会科学进行更深入,更自觉的反思,那么就必须从“现实人”出发,对西方社会科学进行文化反思。

社会科学不是个人的认知活动,而是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在特定的制度条件下的特定活动以及社会科学知识是这些活动的结果。因此,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特定社会制度下“真实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科学活动的主体,主流方法和主要原则应作为理解的起点。首先,社会科学家是受制于各种利益的人,受制于学术体系的人和受制于学术无意识的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经济学家米尔达尔(Mildar)对真正的社会科学家说:“我们的社会学家当然是与众不同的。在我们寻求真相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特殊的方法;我们创建的解释模型和理论、概念;我们使用的观察和得出推论时遵循的政策受个人个性的影响,此外还受到我们所接受的政策的影响;各学科的悠久传统以及社会中各种利益和偏见的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实证主义研究侧重于微观研究,重视定量研究。通常,对受访者进行抽样和选择以获得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类,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最后建立模型。

三、西方社会科学文化准则

价值中立原则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科学客观性的基本原则。核心观点是社会科学只能解决手段问题,而不能解决行为问题。它只能探索如何做,而不能“做什么”。实际上,这一原则在提出时并未为许多人所认可。只有随着西方社会结构的转变。当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在现有制度内规范社会制度时,由于价值中立原则适合于这种需要,因此成为制度化的西方社会科学的基本原则。

在20世纪,为了解除危机,资本主义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资本主义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的制度化。另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已开始通过福利制度参与经济活动,调节经济并减轻社会冲突。任何改变都只是维持和促进资本积累,而不危害积累机制。因此,在转换状态函数的过程中,状态不会基于新的可能性超过现有系统。它只能从技术层面解决社会上的各种问题。与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化相对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识形态的最终结论对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思想宣称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是大工业生产,没有本质区别。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丰富,社会冲突将消失。换句话说,现代西方社会已达到历史最高点,不会出现新的社会形式。国家的任务是改善这种社会形式,如何操作和规范这种社会形式。这种思想思潮的实质是试图将所有的社会问题变成手段,并以既定的社会形式将它们变成技术问题。

简而言之,价值中立原则是西方政治和经济结构对社会科学的作用,也是现代西方知识分子行为的规范。它把社会科学限制在国家调节社会工具的地位上,并且局限于技术和手段的范围。从表面上看,价值中立是为了摆脱社会利益和意识形态,但它是两者共同塑造的。

总结:西方社会科学是在西方社会系统和学术系统中产生的知识,西方社会科学不能简单地和教条地应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现实人”出发,对西方社会科学进行更深刻的文化反思和批判,才能真正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们不应该逐步遵循西方的文化倾向。这是获得文化意识不可忽视且非常重要的方面。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岳芬.西方环境美学中的中国生态思想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7.

[2]唐卓.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3]馬翔.人性的昂“自然”之镜[D].华中科技大学,2016.

[4]田晓明.反思与超越: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

[5]刘海.艺术自律:现代性的美学话语[D].武汉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刘斌(1998-) 性别:男,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 ,民族:汉族,职称:无,学历:在读本科。研究方向:无,单位: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秦锡双(1997-) 性别:男,籍贯:山东省泰安市人 ,民族:汉族,职称:无,学历:在读本科。研究方向:无,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统计系。

猜你喜欢
抽象
设计、视觉与极简主义新思维
引趣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由“抽象”变“具体”
对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浅谈门格尔与罗雪尔关于方法论的对比及启示
从“抽象”到“写实”
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商业性
类比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本科高校“近世代数”课程教学的探索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