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现状研究*

2019-11-05 08:48
运动精品 2019年7期
关键词:全民公共服务广西

吴 地 刘 敏

“互联网+”背景下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现状研究*

吴 地1刘 敏2

(1.广西外国语学院 体育教学部,2.广西外国语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网站、以及针对广西全民健身开发的“运动绿城”“体育家”“广西体育门户”“桂运动”等大众体育公共服务平台APP进行研究,讨论“互联网+”背景下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必要性,并分析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基础内容,以优化广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使全民健身信息化更加开放,为广大健身爱好者获取更便捷的讯息,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推动“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区”的目标。

“互联网+”背景;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自《广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实施以来,全民参与体育活动程度不断提升,社会健身氛围逐步提高,对体育健康理念愈加重视,各地方体育场馆场地条件不断完善。自治区体育局开展为民办实事、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等项目,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但总体上各个体育组织还不能完全适应提供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的要求,体育公共服务平台还处于点上有探索,面上无推广的探索阶段,本文将借助“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挖掘网络门户和公共服务平台APP客户端存在的问题,通过运作管理对比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1.“互联网+”背景下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1.1 打造全民健身特色品牌,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播

“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已经逐步打造为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为一体的旅游文化消费品牌,通过电视、政府、体育局网站等传播途径深入人心,对当地的影响较大,但不够广泛,特别是广西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更需要大力推广来保护与传承。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一方面能集中有效的完善民族体育传播和保护,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和APP客户端平台,更符合现代人学习途径,降低传播成本,能够使区外乃至全国都能接触了解广西民族体育文化,提高其影响力。

1.2 以互联网融合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产业融合把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中融入当地旅游、运动体验性旅游项目,并着力推出具有广西山水资源、人文优势和民族特色的项目,实现体育资源最大化的合理配置,建立新的产业增长点。同时,与社会企业合作,整合社会中的体育资源,从而带动广西区域内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1.3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健身动力

现阶段,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对社会体育资源的信息整合比较零散,社会体育指导员徒有虚名,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大众健身的需求,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对乡村体育资源进行有效供给,部分健身爱好者还比较缺乏系统的科学运动知识和理念,导致人们在健身过程中形式单一,甚至会造成运动损伤,对大众参与体育锻炼有消极影响。通过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大众可以随时获得自己的锻炼信息,包括详细合理的健身计划,平台中的私人教练均已通过政府认证,可提供运动处方,健身咨询和调理等体育科技服务,引导大家使用运动手段干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4 提高社会体育资源利用率

通过查看广西区体育局网站,发现比赛基本都是通过地方政府、体育局联合主办或协办,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健身锻炼途径较少,广西区经济并不十分发达,体育事业发展也较为迟缓,政府对乡村的场地建设、维护的经费较少,社会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不多,而各社区、街道的健身路径不能充分满足大众健身需求。通过调研,体育场地资源无法真正的实现共享,场馆经营仍然是传统模式。通过构建“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场地使用问题,但如何推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现状

2.1 广西体育公共服务门户网站发展现状

调研发现,广西区体育行政部门发布体育公共服务相关信息主要还是通过门户网站和微信平台(见表1)。

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组织全民健身设施民族体育健身品牌体质监测大众体育 ①科学健身②项目推介①社会体育指导员①全民健身活动中心②雪炭工程③农民体育健身工程④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⑤全民健身路径工程⑥户外体育健身设施①民族项目②民运会③技能展演 ①中国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工程②中越边境(广西)全民健身工程③广西体育节④广西城乡万人气排球赛①体质监测①妇女体育②农村体育

本表截取了与公共体育服务最为相关的“群众体育”部分,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为咨询发布,为大众提供关于赛事、通知或者公告,内容充实,布局合理,但始终没有具体的以体育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板块,比如健身地图、全民健身资讯、活动预约、科学健身指导、锻炼标准、全民健身路径、健身步道、骑行绿道、健身场馆等集中体现公共体育的服务内容。

2.2 广西体育公共服务门户移动终端APP发展现状

目前,广西体育公共服务移动终端APP搜索到的有4个,分别是运动绿城、体育家、广西体育门户,桂运动(见表2)。“运动绿城”是广西南宁市体育局与广西巨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互联网+全民健身”运动类APP,也是目前推广最广泛,活跃度最高的平台,通过“运动地图”功能,用户定位后,可以快速搜索出距离自己方圆800米的健身运动场馆,健身路径设施,打造专属于南宁市民的十分钟健身圈。除此之外,运动绿城还有约战赛事、体育新闻、营养健身、寻找体育社团、赛事报名等不同服务,基本能满足人们运动的需求,痛点在于APP平台的推广,比如约战平台中,约战应战种类和人数较少,场馆入驻平台也不够等问题。

体育家是广西达译商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为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供场地预定和比赛交流等服务的APP。目的是将各地方体育场馆、俱乐部等资源整合,将互联网与体育产业密切衔接,并把用户、俱乐部、体育培训、私教融为一体,使群众健身运动更便捷,实现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大格局发展。在平台建立初期,各场馆、俱乐部纷纷入驻,但因后期经营不善,目前平台用户少,处于停滞发展状态。

“桂运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为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所推出的智能体育场地预定APP。桂运动APP同样是以广西区为框架,为运动人群提供场地预约、体育培训订阅、比赛报名和体育新闻的推送等服务功能。为此,区体育局还曾在来宾市进行工作培训会,这是一种政府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勇敢尝试,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各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尽可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但最终效果甚微,目前此APP平台已处于半瘫痪状态,几乎无人问津。

广西体育门户既是一个服务于广西体育事业,分享和传播体育新闻资讯,健康运动知识和理念的门户网站,也是一个让公众可以便捷了解并使用身边体育资源,参与健身锻炼的工具。主要功能板块包括:体育健身资讯、运动设施导航、在线活动报名、运动专题板块等。广西体育门户通过与体育家O2O平台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的无缝连链接为公众提供了更丰富多彩的运动选择和体验。

3 “互联网+”背景下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需求与构建

3.1 广西“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网站平台预期框架构建

随着广西全民健身的不断深入开展和智能体育的普及,运动爱好者对互联网网站体育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众对健身、运动的知识渴望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网站平台属于官方平台,必须确保呈现内容的真实性和快捷性,促进网站平台的良性市场化运作。第一,广西政府部门(如广西体育局)的公共体育服务于大众,是为广西人民的健康运动而组织的一系列民生工程,总结对比北京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可分为三个模块进行构建:(1)体育讯息类,政府将本地区的体育局赛事计划、体育健身知识、体育新闻等通过推送的形式,传递给大众,潜移默化中培养人民的锻炼意识和兴趣爱好。(2)网站与平台的维护可与赞助商合作,不仅能给予体育专业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企业在宣传自己的场地、培训方面等都有更大的空间。(3)大众需求方面,答疑解惑运动当中的技术问题,获得某项运动技能与知识,并分享个人运动经验,通过调研,目前对私人订购运动私教的市场前景较为看好。在重点建设中,应放在全区赛事宣传及科学健身指导方面,政府需大量资金投入社会指导员值班,不断进行功能系统升级更新,在政府推动下,进行专业的市场化运作。

3.2 广西“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APP平台预期框架构建

根据广西地域的独特性以及体育文化氛围,并通过前期调研大众运动爱好,预期可将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整合各地区场地资源,健身路径,具体到各小区方圆2公里以内,绘出运动地图,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最大化、最优化的满足人民场地预约需求。(2)构建公民个人健身信息库并大力推广,每人一账号,就如身份证效果一致。(3)科学健身知识模块,分项目的详细体育教学视频,比如深受广西人民群众喜爱的气排球、羽毛球、篮球等项目,每个项目后附上当地知名教练团队服务,可进行线上指导和线下预约有偿服务。(4)体育商城。赞助商可出售体育类器材,服装、鞋类或者同城二手器材。(5)赛事报名。比如各小区气排球赛,区直机关比赛,湾村篮球赛,预期达到无纸化报名效果,增强广西体育公共服务APP的宣传力度。操作流程为:用户通过手机APP平台,一号一用户,运动手机自带定位系统随时掌握附近的健身路径、场馆,私教服务,并根据用户习惯推荐项目产品,健身指导等推送功能。

3.3 广西“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微信平台预期框架构建

微信作为全网用户基数最大的平台,运用微信公众号或者建立小程序来发展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大势所趋。微信平台的构建,无需太多花哨的界面和眼花缭乱的无效功能,秩序有专人来维护并推送每日信息,这其中就包括网站赛事信息的转移;健身指导的连续性;保持微信平台的活跃度。小程序方面,可主要建立微社区服务,将用户附件小区的项目爱好者无形的链接到一起,并设置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窗口,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的便捷性。

4 结语

全民健身计划现已升级为国家战略,“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也势必成为全面推进实施全民计划的重要手段,在大数据时代,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起全民建设信息库,不仅为政府了解全民健康提供数据,而且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通过公众需求为导向,针对性的设计各平台、各模块管理,实现广西体育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运行。

[1]赵奋军.“互联网 +”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J].运动,2018(8):4-5.

[2]徐战争,牛岭.基于“互联网 +”背景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运动,2018(6):6-7.

[3]郝兴华,林致诚,何元春.“互联网 +”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4):15-19.

On the Status Quo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in Guang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WU Di, etal.

(Guangxi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Nanning 530222, Guangxi, China)

2017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7FTY010)。

吴地(198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全民公共服务广西
广西贵港
构建长三角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全民·爱·阅读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广西戏曲》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