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教师教育改革的现状、举措与启示

2019-11-07 01:44牛雅倩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教师教育挪威

牛雅倩

摘   要:挪威将教师教育改革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培养新型人才的关键, 于2018年颁布了《教师教育2025——教师教育质量与合作国家战略》。在改革的过程中,基于多种类型大学的教师教育机构体系与多元化的教师教育计划得到完善。改革的举措包括发展高校与园校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机构,制定新手教师入职指导计划,体现了对合作、研究、实践、发展的追求。挪威教师教育改革的体系建构与举措可为我国现阶段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挪威 教师教育 质量建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发展,高级人力资源需求的增加,教师教育成为世界多国关注的重要领域。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人才,挪威在2018年发布了《教师教育2025——教师教育质量与合作国家战略》(Teacher Education 2025—National Strategy for Quality and Cooper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在继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教师教育正在继承传统、反思当下、借鉴他国经验中寻求发展的途径,挪威教师教育改革可为我国提供一定借鉴。

一、背景

挪威教师教育改革的动力来源于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国际层面,挪威长期以来参与欧盟教育计划,欧洲教育改革理念深刻影响着挪威教师教育发展。在国家层面,教师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变革也为教师教育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一)欧洲教育改革进程的推动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进程中,为了提高欧洲国家教育质量,欧盟启动了“伊拉斯谟计划”与“博洛尼亚进程”。于2014年发起的“伊拉斯谟+”计划是以教育、培训、青年、体育为核心的发展规划。计划指出:在交流合作中探寻发展教师教育的有效路径,不断深化教育、研究、创新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师、学校领导者、教师教育者等教师教育主体建设,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断增进教师教育事业的吸引力;继续在高等教育领域落实博洛尼亚原则,支持不同国家高校的学术交流与人员流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供给侧的国际化水平[1]。欧盟的相关教育计划为挪威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具体体现在其改革举措中。

(二)教师教育需求侧改革的要求

为了培养能够满足现在与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挪威政府与教育系统确定了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战略。同时,挪威教育与研究部早在2010年便以法规形式确定了教师教育的国家课程,强调了课程具体设置必须服从于学校现行课程的原则[2]。在战略和法规原则的指导下,近年来挪威幼儿园与中小学课程正处在重大变革时期,从需求侧要求教师教育对发展变化作出敏锐反应。2017年8月修订后的幼儿园框架规划正式生效,该框架全面调整了学前儿童学习内容与目标[3],同时,政府将高水平的起点教育建设提上日程,提高了教师资格的学历要求。政府报告明确指出,要将中小学课程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推进[4]。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教育与研究部于2019年颁布了《核心课程——中小学教育的价值与原则》法规,明确指出核心课程具有规定中小学教学实践与教师培训基本方向的法律效用[5]。教师教育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在于对教育现实的适切性,能够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自我调整,与此同时在质量取向的驱动下,教师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三)教师教育机构质量建设的驱动

教师教育系统的供需两侧规定并影响着教育的内容、质量和发展方向。作为教师教育主要提供者的高校,在回应教师教育需求侧要求的同时,也经历着机构内部质量建设。高校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中心,承担着为社会发展输送稳定的智力资源的职责。为保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挪威政府于2017年发布《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白皮书,其中针对高校教学与师资确定了质量目标。在教学方面,要求高校提供国际前沿的教学内容以及与学生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在宽广的学习研究背景中培养学生的格局,以使其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需要。鉴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进行课程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白皮书强调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致力于建设教学与研究能力兼备的教师队伍[6]。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工程的价值与实践追求为承担教师教育计划的高校与教师教育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发展要求,为教师教育改革指明了切入点。

二、挪威教师教育的现状

在挪威,各类大学与大学学院是主要的教师教育机构,负责培养从幼儿园至高中阶段的教师,规定了不同学段的教师培养层次,落实“学士—硕士—博士”的教师教育计划。同时,教师教育计划体现了挪威教师教育与萨米教师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与普通教育教师培养并行的特点,反映了公平、多元、灵活的教育理念。

(一)教师教育主要机构

挪威共有10所大学、5所国立高等专科院校、6所国立大学学院和31所私立院校[7][8] ,其中有23所高校进行教师教育工作。这些院校分布全国,囊括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与一流的办学水平,承担着不同学段、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教师教育计划,构成了挪威教师教育的供给侧。

如表1所示,特罗姆瑟大学与萨米应用科学大学是挪威北部的高等学校,由于地理位置靠近或处于少数民族萨米族聚居地,善于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重视将萨米文化融入教师教育内容,致力于为萨米族培养教师,对萨米文化保存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两所高校目前一共负责6类教师教育计划,培养未来就职于幼儿园、小学与初中、综合中学、职业学校的教师,覆盖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挪威科技大学与挪威音乐学院是挪威境内高水平的理工科与艺术类院校,前者在欧洲大学整体排名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样在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奥斯陆大学、卑尔根大学、斯塔万格大学3所综合性一流大学2016年教师教育计划毕业生人数总数达881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奥斯陆城市大学同年培养了968名教师,约占总毕业人数的15%。除了以上提及的大学以及学院,诺德大学、沃尔达大学学院、挪威东南大学学院、西挪威应用科学大学等院校也是重要的教师教育机构。挪威教师教育机构的院校性质、办学方向具有多元化特征,注重将高水平大学纳入教师教育系统,发挥资源优势。

(二)教师教育计划及其培养细则

目前,挪威教师教育计划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师教育、小初阶段教师教育、综合中学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学科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计划、职业教师教育、学科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计划、学科教师教育等。基于社会条件、质量追求与教育类别,同一教师教育计划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培养目标,不同的教师教育计划在年级、培养年限、教学安排与具体内容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但都服务于培养高质量教师的终极目标(见表2)。

由于民族的多样性以及对民族平等的追求,挪威确立了教师教育与萨米教师教育并行的方针,在幼儿园与中小学阶段设置了形式相同的教师教育计划,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两类教师教育计划的平等地位。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萨米教师教育秉行全萨米观,重视学习萨米族语言与文化习俗;挪威教师教育则以主流文化为主。同时,在质量建设战略的推动下,自2017年秋季开始,正式落实小初阶段1~7年级与5~10年级教师教育新培养方案,要求为中小学培养获得更高学历的教师,实施五年制研究生计划。8~13年级综合中学教师教育也实施五年制研究生计划。这种方向与行动同样体现在职业教育领域,确定了培养具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学科教师的要求。现行7类教师教育计划培养年限分为1~5年不等,包含本科与研究生培养层次,体现了教师教育的多样性与全面性。整体而言,挪威教师教育蕴含着关照现实的理念,将教师教育改革作为应对社会变化的优先领域。

三、改革的具体举措

挪威教师教育改革立足于教师教育外部系统与内部系统,重视政府、教师教育机构、幼儿园与中小学等多元主体参与,试图通过明确各方责任,协调各方关系,同时通过提升教师教育机构自身实力,关注人的发展,推进教师教育改革走向纵深发展阶段。

(一)发展高校与园校稳定的合作关系

挪威教師教育质量发展战略确定了提高教师教育机构同中小学、幼儿园之间的合作水平的目标。国家、学术界、各级各类学校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教师教育供需两侧的合作,为教师培养与发展创造了积极的环境条件。

2009年,挪威国会推行的相互问责协议厘清了教师教育主体的责任,为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随着2017年秋教师教育改革的进行,学界关于高校与园校合作的研究日益增加,探索成熟完善的合作机制。其中“教师教育中的学习、评估与跨界”(Learning, Assessment and Boundary Crossing in Teacher Education,LAB-TEd)项目将建立大学、学校和未来教师的合作关系作为研究目标,探索培养实践与研究能力兼备的教师队伍的路径[11]。有些学者试图归纳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模式以及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类型[12]。同样,大学也在实践中了解教育一线的实际需求,深入探寻发展同园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方法。奥斯陆大学、特罗姆瑟大学、挪威科技大学成立了一批附属学校,奥斯陆大学和阿克舒斯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积极与幼儿园进行合作,挪威东南大学学院与阿克舒斯大学建立了大学合作幼儿园[13],不断积累合作经验,丰富合作形式,充实教师教育内容。中小学与幼儿园为未来教师提供了与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契合的实践机会,要求教学实践负责人制定科学合理的框架,切实保障实践的完成度与有效性。

(二)建立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机构

教师教育机构的国际化程度与内部优质教师教育者队伍建设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建立高质量教师教育机构的关键举措。

1.提高教师教育机构的国际化水平

全球化驱动着教师教育机构的发展走向国际化。由于地处北欧,挪威教师教育机构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学术合作比较频繁,教育研究工作主要在本国范围内进行,国际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挪威政府于2015年提出要广泛建立与中国、巴西、印度、日本、俄罗斯、南非等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合作,尝试跳出“欧洲圈子”[14]。异质文化交流是教育进步的重要途径,为了树立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政府对教师教育机构提出了几点展望:一是合作关系的国际化,要求增加与其他国家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合作,不断扩大合作区域,发展国际性知识;二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除了聘请本国教师,积极吸引外国教师来挪威任教,通过在多元化教师的思想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探索科研新路径,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三是学术成果的国际化,通过在国际刊物发表文章等途径扩大本国教育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引入优秀成果,并将其转化为教师教育内容。

2.建设能研能教的教师教育者队伍

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以及变革步伐的加快给教师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未来教师,要求教师教育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在小初阶段教师教育五年制研究生计划中,10%的教师是教授或讲师,40%的教师是助理教授或高级讲师。大学中幼儿园教师教育、小初阶段教师教育以及学科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生的课程主要由讲师主持,而一般由高级讲师、助理教授或教授负责高中阶段教师教育研究生计划的课程。总体上,负责各类计划的教师教育者的研究水平有所上升。同时,教学是教师的首要责任,为了给学生更好的在校学习经历,要求打破以往单一强调教师教育者研究背景的选拔标准,贯彻落实《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白皮书中的举措,将高校教师学术职位升迁、聘任与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挂钩,在政策层面确定了教学的地位。研究教师角色的专家团体提出建构教师的双重身份,即教师教育者深入幼儿园与中小学教学实践,一线教师访问教师教育机构,采取人力资源转移流动的方式加强教师教育供需两侧的交流,合力培养教研能力兼备的教师教育者队伍。

(三)制定初任教师入职指导计划

挪威教师教育密切关注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共同协作以落实初任教师指导计划的合作网络。初任教师的工作状态与环境深刻影响着其未来的专业发展。教育与研究部同挪威地方与地区当局联盟(Norwegian Association of Local and Regional Authorities)在《2014年质量协议》(2014 Quality Agreement)中明确提出,工作单位必须建立初任教师身份转变支持制度,营造支持性工作氛围,落实指导计划,通过专业学习共同体加快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将着手制定国家战略层面的初任教师入职指导计划,尽量保障所有初任教师能够获得参与计划的机会,促进教育知识与理论实践化,熟练处理教师专业与行政业务。为了推进计划广泛而深入地落实,政府于2010年推行导师培养课程资助体系,制定了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大纲。研究委员会也于2018年资助了研发教师教育指导计划新工具的科研项目,力求为导师与初任教师建立研究型、实践性的工作环境。[15]

四、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教师教育是我国长期以来关注的重要领域,在教育强国战略的号召下,教师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而挪威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一定借鉴。

(一)提高教师教育供需两侧合作水平

教师教育机构与幼儿园、中小学构成了教师教育供需机制的两端。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驱动下,需要改变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合作的现状。例如,具有教师教育职能的高校向幼儿园与中小学输送教师,但实际培养过程缺乏对一线教育需求的了解;中小学与幼儿园接受未来教师进行教育实习,但与教师教育机构现行培养计划不同步,出现了供给侧与需求侧脱节的现象。在保障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质量理念的指导下,挪威教师教育改革可带来以下启示。其一,要突破形式上合作的桎梏,在发展教师教育机构与幼儿园、中小学合作的过程中,应重视国家力量的介入,发挥政府作为掌舵者的作用,在宏观层面建设政策与法律保障,规定教师教育各主体的责任[16],逐步规划教师教育长期发展的协调机制。其二,教师教育机构可以结合幼儿园与中小学的实际需求指导培养过程,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关于教育现实问题的敏锐性,锻炼其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为目的与手段提升合作水平。其三,幼儿园与中小学负责人应主动与教师教育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保持开放的姿态,在高校寻求合作机会时积极配合,并时刻了解教师教育研究最新动态,为未来教师实习提供合适的机会。这对于打破培养与实践之间的固态制度壁垒,在创生性的环境中提高供需两侧的合作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二)构建多元化、国际化教师教育体系

师范院校是我國主要的教师教育机构,很多一流综合性大学、专业性高校缺位于教师教育过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学府不承担教师教育的责任[17],这与挪威的教师教育机构构成形成了鲜明对比。据统计,奥斯陆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特罗姆瑟大学、卑尔根大学等一流院校于2016年分别培养了409、593、231、136名教师,共计约占该年份教师教育计划毕业生总数的21%。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奥斯陆国立艺术学院、阿格德尔大学、路德夫斯金纳大学学院等也培养了数量颇多的合格教师。挪威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机构为打破我国一流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性高校不承担教师教育、师范院校专门承担教师教育的现状提供了开放性思路:教师教育变革中应尝试团结综合性高水平、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的力量,同时保障师范院校的主要作用[18],建构协同合力、开放合作的教师教育体系,包容多元的教师教育机构。

我国教师教育还存在着提高国际化水平的需求。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的教师教育发展程度较低,因而长期处于观念与实践输入的地位。同样由于所处地区文化具有同质性,产生了与其他类型文化交流的需要。在借鉴挪威经验的过程中,首先,我国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建立文化自信,通过创立英文教师教育期刊或发表英文论文等途径加深其他国家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进展的了解,将此作为与世界沟通的窗口之一。其次,我国应加强与世界教师教育强国教师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大对我国教师教育者国际访学支持力度的同时,邀请外国教师来华任教,探索多元化的教师教育者国际化发展途径。最后,挪威本国多所世界名校都承担了教师教育,集中了优质研究资源、名誉资源与教育资源,为教师教育事业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化的平台。因而,我国可依托一流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使教师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建立主动性优势。

(三)开展教师教育者队伍优化行动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进入了攻坚时期,教育部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指出,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要让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19],阐明了教师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为教师教育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高要求。挪威长期以来致力于提升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师资培养水平,将培养层次最低标准设为本科,积极开发实践硕士、博士培养计划。为了实现培养高水平教师,发展高质量教育的目标,教师教育机构在教研人员聘任标准、专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调整。在教育强国战略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对优质教师产生了大量需求,这也日益暴露出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弊端。因此,我国在借鉴挪威经验的过程中,将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者队伍作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之一。一方面应提高教师教育者聘任条件,从源头上保证具有广阔研究背景、底蕴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育者队伍,进而全面提升未来教师的综合素养[20];另一方面,改变教师教育者只讲理论不谈实际的现状,提倡教师教育者兼任幼儿园与中小学实践岗位,以调研的形式深入感受教育现实,在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交互作用中更新教育信念。

(四)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2001年5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师范教育”改称为“教师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构成了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职前职后教师教育的重要衔接环节。而挪威教师教育机构联合幼儿园与中小学形成了密切衔接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工作单位设立的初任教师融入制度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开端提供了缓冲的机会,在心理层面帮助初任教师不断深化职业认同,在实践层面引导初任教师适应日常学校教学工作,处理与学生、同事、上级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在挪威经验的启示下,结合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探寻教师专业发展的本土化指导方针。第一,深刻反思教师教育内涵,回顾以往教师教育工作,总结教师教育历史经验,平衡培养与培训之间的关系,明晰新时代教师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建立系统完整、前后连贯的培养培训制度,准确把握教师专业成长阶段,尤其关注初任教师初期工作状态,在批判继承以往“老师带新师”方法的基础上,配备专业人员帮助初任教师适应工作环境,体现教师教育过程的人性化。第三,尝试以立法的形式强化幼儿园与中小学的主体意识,发挥各机构的主动性,积极配合政府推进的教师培训计划落实,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自主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各阶段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五、结语

随着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重要性的凸显,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着来自各界的利益诉求,需要通过改革实现质量升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 。在现实需求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教师教育应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适度借鉴挪威改革经验,在政府的支持下,调动教师教育供需两侧的合作积极性。同时,建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在各类教师教育主体的互动中提高教师教育者研究与教学能力,深入落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培养高层次教师人才,致力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European Commission. Erasmus+Programme Guide[EB/OL].https://ec.europa.eu/program-es/erasmus-plus/resources/documents/erasmus-programme-guide-2019_en,2019-07-20.

[2]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National Curriculum Regulations for Differentiated Primary and Lower Secondary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for Years 1-7 and Years 5-10[EB/OL].https://www.regjeringen.no/globalassets/upload/kd/vedlegg/uh/forskrifter/national_curriculum_differentiated_teacher_education.pdf,2019-07-20.

[3]Norwegian Directorate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Framework Plan for the Content and Tasks of Kindergartens[EB/OL].https://www.udir.no/globalassets/filer/barnehage/rammeplan/framework-plan-for-kindergartens2-2017.pdf,2019-07-20.

[4]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The School of the Future—Renewal of Subjects and Competences[EB/OL].https://www.regjeringen.no/contentassets/da148fec8c4a4ab88daa8b677a700292/en-gb/pdfs/nou201520150008000engpdfs.pdf,2019-07-20.

[5]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ore Curriculum-values and Principle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EB/OL].https://www.regjeringen.no/contentassets/53d21ea2bc3a4202b86b83cfe 82da93e/core-curriculum.pdf,2019-07-20.

[6]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Quality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EB/OL].https://www.regjeringen.no/contentassets/aee30e4b7d3241d5 bd89db69fe38f7ba/en-gb/pdfs/stm201620170016000 engpdfs.pdf,2019-07-20.

[7]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y Colleges[EB/OL].https://www.regjeringen.no/en/dep/kd/organisation/kunnskapsdepartementets-etater-og-virksomheter/Subordinate-agencies-2/state-run-universities-and-university-co/id434505/,2019-07-20.

[8]劉立园. 一体与多元视域下挪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16.

[9][10][13]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Teacher Education 2025—National Strategy for Quality and Cooper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EB/OL].https://www.regjeringen.no/contentassets/d0c1da83bce94e2da21d5f631bbae817/kd_teacher-education-2025_uu.pdf,2019-07-20.

[11]JAKHELLN R.L ring, Vurdering og Grense-kryssing i Grunnskolel rerutdanningen[EB/OL].https://prosjektbanken.forskningsradet.no/#/project/NFR/287859/Sprak=en,2019-07-20.

[12]RAMBERG P. Development of a Research-based Teacher Education Closely Linked to Practice[EB/OL].https://prosjektbanken.forskningsradet.no/#/project/NFR/233903/Sprak=en,2019-07-20.

[14]Norweg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etter Cooperation with Important Countries[EB/OL].https://www.regjeringen.no/en/aktuelt/better-cooperation-with-important-countries/id2457240/,2019-07-20.

[15]LEJONBER G E. Verkt y for Veiledn Ing[EB/OL].https://prosjektbanken.forskningsradet.no/#/project/NFR/283536/Sprak=en,2019-07-20.

[16]李福华.论国家力量介入教师队伍建设的内生性需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6):88-95.

[17]朱旭东.建构与新时代相匹配的教师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8,9(27):14.

[18]周彬.教师教育变革40年:历程、经验与挑战[J].教师教育研究,2019,31(2):1-7.

[19][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五部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803/t20180323_ 331063.html,2019-05-20.

编辑 王亭亭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教师教育挪威
今天我看见
基于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地方高师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非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挪威皇家空军F—16C战斗机
玩懂3G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