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现状问题研究

2019-11-07 05:08赵巍高璐
经营者 2019年17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市场

赵巍 高璐

摘 要 河北省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成绩显著,充分体现了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但是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如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政府对其标准化建设滞后的影响等,制约了河北省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顺利进行。所以,研究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对策问题,能够促进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带动整个经济蓬勃发展。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优化举措 市场

一、引言

河北省近年来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这也是影响河北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难题之一。省、市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相应的优化举措陆续出台,但是在实践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措施缺乏针对性、落实不到位等,使优化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深入研究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现状分析

(一)河北省各地实施特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石家庄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并实施“效能革命”。唐山市以推动审批服务便民化力促打造“四最”唐山品牌。保定市全面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廊坊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各地多举措、重实效、显特色,优化营商环境效果明显。

(二)河北省2018年新增市场主体创新高

河北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12.58万户,创历史新高。截至2018年底,全省市场主体比2017年底净增68.07万户。2018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30户,比2017年增加1069户,同比增长68%。

(三)河北省与周边地区营商环境差异明显

京津两地较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大型企业,市场饱和度高,民企和小微企业生存空间低。河北省侧重于优化各类市场主体营商环境,对这类企业较有吸引力。河北省重工业发展较为成熟,产业链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2018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3家。钢铁、装备、石化等七大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为2014年以来最好水平。

(四)河北省金融改革激发市场内生动力

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上市公司有5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43家,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挂牌公司533家。河北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累计5078.72亿元;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433家次,金额764亿元。着力打通向信贷市场的传导环节,缓解企业融资困境,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五)河北省有意识地围绕产业链进行招商

2019年1月到7月,河北省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完成66.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64亿美元。2019年以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着眼于对接京津创新发展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截至2018年年底,河北省已有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县域产业集群277个。

(六)河北省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河北省积极投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大力推广“提前申报”模式。以优化流程,提升效能,降低成本,完成服务为重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整体通关时间以2017年为基数,到2018年底压缩1/3以上,到2019年底累计压缩45%,到2020年底累计压缩50%,提前一年完成国家目标任务,到2021年底累计压缩60%,高于国家目标10个百分点。

三、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营商基础工程不到位

从各个地方、各个行业来讲,优化营商环境策略都有各自的独特性,但是在实施中有些存在冲突。有些对地方有利的优化措施,不一定对全局有利。有些对某个行业有利的,却损害了其他行业的利益。

(二)政府思维固化影响优化措施实施

优化营商环境是“环境”的改变,其实也是制度上的改革以及思想上的转变。有些地方官员思想上惯有惰性,行动上畏难心理作祟,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的问题依然存在。习惯用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生活,忽视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获得感不强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自主权没有得到重视,政府仍然行使决策权,并且行政审批慢,空耗企业成本。应该由政府主动对接企业,积极协调职能部门,真正节约企业运营成本。尤其是民营企业,缺乏对自身资产安全的信心,这种缺乏会成为营商环境发展的一大阻力。

(四)缺乏国家层面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支持

2019年上半年,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初步构建中国特色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消息,各地方先后出台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但是这些改革举措还不能使营商环境指标具体量化,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

(五)行业组织主观能动性不强

河北省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行业协会是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河北省在各大行业领域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具有很强的行业基础,扎根于行业,服务于企业,但是在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上主观能动性不强。

(六)产业集群效应优势发挥不足

产业集群是河北省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例如,缺乏自主品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社会化的公共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园区建设过热,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外部约束日益严重等,影响了集群经济的健康发展。

(七)市场主体退出渠道不畅通

市场主体退出是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2018年底,河北省钢铁“僵尸企业”全部出清。在河北省市场退出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问题。

四、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

(一)继续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第一,河北省各地应继续推进审批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构建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第二,加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反腐力度,使资源公开化、信息透明化;第三,加快建设第三方专业信用服务体系,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二)优化营商环境标准

第一,对标国内外评价体系,调整河北省营商环境标准,扶持地方有效措施落地,消除地方隐形壁垒,增加市场准入透明度。发挥自身优势,与周边地区开展营商环境差异化竞争。第二,组织河北省相关专家编制《营商环境发展政策及解读手册》,在政府网站上公布手册,并在广泛征集群众基础上进行修订。

(三)落实中小企业实际减负

第一,对河北省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政策扶持,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第二,增值税减免,根据营业额提高起征点,考虑中小企业税负困难,增值税可改按年清缴,这样对季节性企业和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将起到扶持作用;第三、在中小企业中“五险一金”所占成本比例过高,政府应给予30%的部分补贴,不仅可降低成本,还可促进就业;第四,用政府免費评估取缔各种中介评估组织,从而规范或取消各种涉企收费,如取消在贷款资质、社会风险和环境评估等方面的收费。

(四)以雄安新区产业发展为契机推动产业转移协作

第一,以雄安新区产业发展为契机,将其与河北省内其他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第二,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入在京科研单位和高校,努力承接科技型中小企业落户,不断加强创新生态建设。

(五)推进人才环境改革

第一,努力保护人才创新成果,将创新成果收益法制化。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最优质的载体与平台,如专利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攻关平台;第二,为创新创业人才做好生活保障,努力提供政策性住房;第三,给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提供更多激励政策,鼓励兼职兼薪方式。

(六)创新河北省金融支持政策

第一,完善创业者个人征信评价体系,建议根据个人征信评价为他们提供低息贷款;第二,金融机构重新评估中小企业自身资产,并根据资产多少获得更多的融资支持,降低贷款申请条件、放宽担保贴息要求;第三,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目前是15万,建议提高贷款额度上限到20万,小微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目前是300万,建议提高到350万,并都予以贴息。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企业和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优化河北省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加繁荣、宜居、智慧的新河北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巍单位为唐山学院经管系;高璐单位为唐山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 陈超.从优化营商环境想到的情报课题[J].竞争情报,2018.

[2] 秦德君.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是个大课题[J].决策,2018(11):12.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市场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浅析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柠檬”市场问题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