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

2019-11-11 11:10赖志彪
考试周刊 2019年73期
关键词:教育环境和谐发展正能量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环境日益复杂。总的说来,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教学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教育应该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的正能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本人作为一名中等学校的科任教师,在本文分析了影响教育教学的社会经济方面的主要的正负因子,对如何使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阐述了几点见解,对如何发展新式课堂作了展望,希望对甘肃基础教育有所贡献。

关键词:网红;正能量;和谐发展;教育环境

如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而培养人的教育事业凸显出滞后现象。如何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成为教育界的大课题。物质财富极其丰富的今天,对教育事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 影响教育教学的社会经济正负、因子分析

(一) 移动网络

正影响:移动网络可使学生直观、全面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能够及时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困惑;便于及时与教师和家长联系。

负影响:学生容易沉溺于移动网络,耽误学业;受负能量的影响,误入歧途;受负能量“网红”榜样的影响,容易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正常生活与休息,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发展;影响其他学生的學习与生活。

(二) 就业环境

正影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拓宽了就业思路和渠道。

负影响:普通就业渠道就业压力增大;在创业方面,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创业成功率不高,导致家长及学生产生“学习无用论”论调。

(三) 当今社会较高的生活水平

正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资源日益丰富,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营养补给及时,满足身体发育生长需要,营养能补给脑力活动。

负影响:经济水平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学习动力不强;在德育、美育发展滞后情况下,学生缺少追求、信仰,学习方面的获得感变不成幸福感。

(四) 科学与教育的经济地位

正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与教育的地位逐步提升,教师工资能够全额发放;教育资源越来越充裕;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能够得到专业化教育与服务。

负影响:但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经济地位不高,在经济摆在发展首位的今天,只讲奉献是不行的。教育科研人员在家庭环境改善、赡养老人、抚育子女方面存在很大的压力;教育工作者的经济地位不足以吸引更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大学,也不足以吸引优秀大学生从事教育事业,也不足以使优秀教师长期留在教师岗位,而农村地区更是留不住优秀教师。

(五) 应试教育环境

正影响:应试教育相对城乡学生,尤其对农村学生来说,是相对公平、公正的;在城乡社会经济存在很大差异的情况下,有差别的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对农村学生是有利的,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有利的。

负影响: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学生在智育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考查,缺少了这些方面的考查,学校教育的这些方面就被忽视;应试教育的片面发展,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强的主要原因,这又导致智育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课堂:追求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一) 德育

问题:上课不能够认真听讲和记笔记、聊天、打瞌睡,不学习不以为然,不尊重科学文化知识;坐姿不端正;不能大胆地回答问题,甚至有的学生以不配合教师教学为荣,更有甚者上课公然挑衅教师。这些是上课很容易发生的问题。

措施:灌输科学历史,让学生认识教育环境和科学知识的来源是极其不容易的;对聊天和打瞌睡的学生及时批评教育,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引入影视等教学资源,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品行,把德育作为大的工程坚持不懈地去抓,做到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

(二) 智育

问题:学习兴趣不浓厚;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课外不读书、不反思;上课不做笔记、不专心研学;知识断层严重。

措施:测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理论,实行小步子教学;对打瞌睡者和聊天者及时制止,并批评教育;创新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评价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以教师的精神风貌感染学生;可以给学生精准布置作业,尽量使作业少量化,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三) 体育(卫生)

问题:学生发型时髦,但是头发很脏;衣服是新的,但是不干净;疏于做眼保健操;黑板往往擦不干净;教室后方卫生区,垃圾洒落一地。

措施:现场督促课内作业;对于学生自己所处座位环境脏时,及时提醒打扫;对穿着不干净者及时间接地提醒;及时督促眼保健操,教师完全可以做示范;在教室环境脏时,如黑板没擦干净,当时停课,马上打扫,绝不容忍;教师在平时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四) 美育

问题:对积极回答问题者持否定态度,甚至取笑;羡慕穿奇装异服的同学;以不交作业者、和老师叫板者为榜样;对知识不够尊重;书写潦草,做题不规范。这些都是缺乏正确的审美观点造成的。

措施:教师讲究选择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体现创造美,避免教学的腻味;用教师严密的逻辑推理、对工作的激情感染学生;教师讲课要有语言艺术,绘声绘色,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情充沛,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掌握教学节奏,在内容安排上错落有致,疏密得当,高低起伏,有张有弛,从容不迫;在语言上,生动精辟,抑扬顿挫;板书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字迹工整庄美;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选择衣着打扮,讲究服饰美;要教育学生讲究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美。

(五) 劳动教育

问题:懒于动手计算,画图;对打扫教室卫生,往往是逃避的心态;不肯为班级贡献力量;对教室垃圾不及时倾倒;零食垃圾洒落满地而不清理。

措施:督促学生及时作业;对于教室卫生脏时,立即整改;并且安排平時懒于劳动者,及时倾倒教室垃圾,清理教室卫生,及时给教室花木浇水、松土、施肥。

三、 课堂:有的放矢、有所侧重

对违反组织纪律者,应侧重思想品德教育;对奇装异服者、化妆者,进行美学方面的教育;对于体质虚弱者,督促其参加劳动教育;对成绩不优异者积极督促,及时辅导;对心理不适应者,积极关注、倾听,及时解决问题。总之,要追求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四、 课堂:应用心理学,寻因究果,建设高效课堂

摸索学生认知水平,实行分层次教学;仔细观察学生,分析其背后隐藏的原因,从各个方面着手解决;探索适合本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水平;降低教师姿态,与学生搞好师生为主的人际关系,尽量不做班主任的“耳目”,以免学生憎恶;了解学生状况,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采取侧重不同的管理方法。

(一) 注重自我实现倾向与关怀需要和自尊需要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同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或内在驱力。所有的生物学驱力皆可归属于这种实现倾向的名义之下。第一,自我实现倾向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完善的动机或需要;第二,个人顺着自我倾向适当地自由选择,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不一致而导致困难时,个人也能自我调整并恢复协调状态;人类除了天生的自我实现倾向动机之外,还有两种习得的需要:关怀需要和自尊需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够和学生贴心谈话鼓励,充分尊重学生,不随意开玩笑,也不可随便批评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要以仁爱之心待学生。

(二) 榜样的示范作用

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的。(1)注意:榜样的特征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教育教学要落到实处,也要有自己的特色。(2)记忆:将榜样特征、内容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必要时再现,教育教学要符合所带学生整体的心理特征。(3)认同:学习者将榜样的特征纳入自己的行为之中并赋予自身的人格特征。(4)定型:当模仿的行为得到外部或自我的不断强化之后,习得行为就相对稳定地建立起来并保持一定的形态。对于正印象要鼓励和肯定,便于学生养成性格。

角色扮演法:对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采取角色扮演法,感受上课时被尊重和不被尊重的感受,强化尊重人的意识,在这里教师要舍得投入心思和时间,不要怕思想品德教育打扰学生学习,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求片面发展,要建设学生全面的人格。

(三) 心理地位建设

有的学生容易盲目自大,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而有的学生往往比较自卑,总是认为技不如人。这些心理地位都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和和谐班级的建设,都是应该摒弃的。

根据伯恩沟通分析理论,人类具有天生的朝向健康的驱动力,包括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一个人能够让自己获得自由,即使在最狭隘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中,也可以令精神获得重生。个体的自我状态包括,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如果过度地偏向于一种自我状态,其余两种自我状态不能自由地表现的,就会产生问题。要通过对每个个体的鼓励,让学生树立“你好,他也好”的心理地位。

五、 课堂:新追求

(一) 搜索现实素材,创设教学情景

教学的素材尽量是接近当地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尽量是丰富多彩的,使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尽量是教师身体力行能够得到的,能够为学生树立心理榜样的。

(二) 选择适合本节课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受世俗教学套路的禁锢,要善于敢于创新,不要怕张扬。

不能将一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底;尽量配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尽量适应时代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三) 课堂遵循循序渐进等原则,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

根据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应该像熬制中药一样,使教育思想渗入学生心底,滋润学生的心田。

(四) 及时提问,及时进行作业测评,并及时解决问题

可以在课堂及时辅导,可以在办公室单独辅导,根据遗忘规律,教育要不误其时。

(五) 布置合理的作业,限定时间及时完成

作业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阅读,可以是一道题的活页纸,可以是绘画等,要不拘一格布置作业,多方面评价学生习得。

参考文献:

[1]陈崎,等.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澄,等.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70.

[3]张日昇.咨询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赖志彪,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环境和谐发展正能量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小学班主任如何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