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价值延伸问题研究
——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为中心

2019-11-12 15:20刘俐俐
文艺理论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吐温州长竞选

刘俐俐

一、问题的提出、分解与解决方式

1. 问题的提出

文学经典是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流传物”,如加达默尔所说,因为它能告诉我们一些我们靠自己不能认识的东西,所以它配享有我们对它的兴趣。“历史流传物“之关键在“流传”,即延伸。文学经典延伸原本即为文学经典问题域中的问题。所谓“文学经典被经典化需要哪些外部和内部因素: 文学经典的生成、功能、流变、拓宽和被消解的因素及规律如何”是也。但提问方式是从文学经典本体而来。文学经典价值延伸,则在文学活动论视野中,从文学经典价值维度重新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两个互相交织的方面。第一方面,是价值。“价值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冯平34)所以,文学经典价值延伸问题是涉及价值主客体关系性的问题: 文学经典不断地与各时代各语境读者相遇、相触并被接受,潜在艺术价值才得到各种现实价值各种程度的实现。此处的价值概念,其主体是读者,乃为价值实践主体。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价值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关系。理论工作者目前暂且充当且作为评价主体,所评价的客体乃为: 文学经典价值延伸究竟有怎样的规律,对之如何评价?这个身份既包含文学评论家,也包含文学理论家。融评论家和理论家为一体,以后者身份为主。因为不仅要评价,更要提出理论问题研究。第二方面,是延伸。何为延伸?在《辞海》中,“延”是动词,是会意字,“延的本义为延长、伸展”(987)。“伸”也是动词,是形声兼会意字,“伸的本义为展开、舒展,引申为表白,使隐藏的东西充分显露出来”(775)。两个字各自携带本义合成现代词“延伸”,与文学经典价值相联系,也就是不断地与读者即价值实践主体联系,意思为文学经典价值持续性地延长、伸展。文学经典价值延长、伸展和持续,就是文学价值的延长、伸展和持续地生成。对之的考察与研究,即对文学价值生成的考察与研究。

2. 问题的分解及其学理

文学经典价值延伸这个大问题,依据怎样的学理,可分解为哪些具体问题?

与静止研究文学经典本体不同。我们以为,这个问题涉及价值实践的客体,即文学作品的属性以及该属性在后续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功能;也涉及到价值实践主体的需要,即以价值实践主体需要衡量价值客体的属性与功能。还涉及到作为理论家考察这个实践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将这些问题提升到形而上层面。根本原则是从客体走向主体。但是价值发生毕竟依托于文学经典这个客体,所以,从文学经典起步合乎文学活动理论,由此涉及到文学活动论覆盖的几个概念。当然这些概念绝非文学活动论自身就具有的。几个概念特别提出的学理在于: 在文学活动论中,初始因素是特定时代、个性、操持特定文体与审美追求的作家,作家创作活动的固化凝聚物且可被流传的则是作品。作品作为价值客体对应价值主体的读者。读者阅读依托于客体的作品而发生诸如知会、情感、思绪、体悟等心理活动,可概括为“意义”。“意义”如何理解?给意义下确切定义几乎不可能。以特点表述: 区别于“涵义”(meaning)的对象确定并可以经验验证,以及主体欲求与指称对象构成功用技术性关系并可交换量化等特征,“意义”(significance)的基本特征为,指称的并非实在对象并具有无限性指趋;是对终极价值目的的追问,从而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意义具有对现状的超越性张力和对来憧憬情调的相关性。由于这些超越,意义整体境界会呈现为审美直观的对象。概而言之,意义为主观性概念。“意义”在文学作品与读者的价值关系中是个中介,即“意义”是基于文学作品而发生在读者内在精神世界主观性心理的东西。如果这样把握文学作品的意义,那么,“意义”确实无法概括。因为,作为历时性、共时性两个维度的读者,人见人殊,“意义”发生必然不可规约。但是,文学经典作品则是语词构成的话语结构。它是固定的,所谓文学经典流传,指的就是这套语词话语的流传,流传意味着它有一种凝聚后来那么多读者的力量,这种力量,在英国文学理论家瑞恰慈那里,被称为“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概念来自瑞恰慈。综合瑞恰慈多处表述“内在价值”涵义可以概括为: 文学所以能够触及人类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缘于它有艺术效应的内在机制,也可以说是读者感受体悟的内在合理性,可称为“艺术价值形成的内在机制”。“对文学的艺术作品进行研究的前审美认识,目的是发现那些使它成为一部艺术作品的特性和要素,[……]这种东西是有价值的。[……]文本分析,其实就是在探寻作为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这样的艺术价值是怎样形成的,即分析出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何以在那么漫长的时间里徐徐不断地挥发出艺术魅力的原因。”(刘俐俐,《外国经典》2)如果内在形成机制是成功的,文学作品触及到的人类隐秘复杂的心灵世界,读者就能体悟和感觉到。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理论可称为“意义”的东西。“意义”是主客体接触后出现的,所以叫做“意义”发生。

“意义”是主观心理性概念,人的主观心理性因素会产生内在和外在各种效应,文学作品经由意义发生出现的效应,一般称作“功能”。功能是指对人类来说,有什么用,具体到本论题,就是文学经典对人类有什么用,如果有用,用处如何,当这样来把握的时候,就涉及价值了。需要将功能与价值加以区分。根据价值论和评价论领域的观念与思想,综合并概括为,“功能”绝非单一,而是各种功能相互交织杂糅。因此,“功能”作为名词,对应的动词,可以是描述、分析。“价值”作为名词,对应的动词,则是基于功能描述分析基础上的评价。所以,这里涉及功能的描述和分析,但暂不涉及价值评价。因为,严格说来,具体面包食物等物质类的功能和价值,各人可以描述和评价不同,文学经典价值延伸问题的功能与价值,是一个社会漫长历史中的问题,不是任何个人站在一己立足点就可以看得清、评得准的。况且由于人的多样化需求,加之历时性过程中价值得到实现的特点不同。只有社会历史大视野,才可评价文学经典价值延伸之“价值”。评价问题方能解决。

如上陈述,已经显示出文学经典的“内在价值”、意义发生、功能、价值评价几个关键性环节的概念,四个环节及其概念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另外值得专门研究的问题。目前,就如上逻辑,将文学经典价值延伸问题,分解为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作为价值延伸基础的本文“内在价值”构成如何?第二,文学经典意义发生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如何?第三,文学经典意义发生的特异现象与特点如何?第四,总括一般规律特别是特异现象提出的理论问题。

3. 解决方式

显然,本论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性问题。因此,将选取理论阐述与文学经典价值延伸的实际案例互相辩证展开的方式。选取怎样的实际案例有更丰富的维度呢?笔者选取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理由是,外国经典作品从异域语境译介到中国语境的背景变换、译介历史和接受活动变迁的维度,译介越久且变迁越复杂,“意义”发生的变化、“功能”等也随之越复杂多变。这有助于考察文学经典价值延伸的动态维度。这样在“作为价值延伸基础的本文‘内在价值’构成如何”部分,将分析《竞选州长》的内在价值构成机制,而且立足在后来的意义发生实际的效果反思,看看“内在价值”最初哪些因素起了作用?那么,就此篇小说意义发生有哪些现象?可归纳为一般现象的是哪些?有怎样的功能?是否有特异现象?如果有,是哪些呢?有怎样的功能?可以怎样概括?再者,这些一般规律和特异现象给理论提出了哪些问题?即始终理论与实践相互交织展开。

二、《竞选州长》发表最初简况、译介情况与艺术价值分析

1. 作家情况与发表背景

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著名小说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历险记》《卡拉维拉斯县有名的跳蛙》等,作品以幽默、机智见长,奠定了美国文学作品的简洁风格,被称为“现代美国文学之父”。《竞选州长》发表于1870年12月的《银河系》(

The

Galaxy

)杂志上。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政权,且已实行两党制,总统和各州州长选举均为两党竞选产生,民主党与共和党各自拉拢选票,不惜重金收买以实现胜选,两党互相攻击、造谣中伤。1868年马克·吐温在纽约州订婚,正值州长竞选,他目睹了全过程。当时,他任《银河系》杂志休闲类栏目“备忘录”(MEMORANDA)专栏作家。这个栏目以轻松幽默为风格,讽刺性描绘美国“民主”状态的小品《竞选州长》就这样发表于该栏目。

2. 译介情况

马克·吐温作品是西方作家在我国译介充分的代表。作品翻译、编辑成各种选集、全集。译介充分意味经典化程度高。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新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和后来多家出版社都有颇具规模的马克·吐温小说译著出版。目前以吴钧陶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的《马克·吐温十九卷集》(2002年)为最完整的马克·吐温作品集。这套丛书包含了1996年最新牛津版《马克·吐温全集》收录的全部作品,又从其它选集中增益了一些散文和书信等作品,如他的自传(据奈德主编的1959年版译出)、游记、传记、文论、政论文、剧本、演讲、书信,后一部分内容计有100多万字,占丛书四分之一,大多数为首次译成中文。向上追溯,马克·吐温作品在我国译介始于20世纪初。一百年间再版再译情况非常普遍。主要翻译家有叶冬心、董衡巽、张友松、唐萌蓀等。

关于译介分期,学术界表述不一。有三个阶段说,如杨金才和于雷合著的论文《中国百年来马克·吐温研究的考察与评析》,分为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阶段;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阶段等三个阶段。有四个阶段说,如唐婕的《意识形态操纵下的马克·吐温作品译介史》,第一阶段(1905年—1930年),该阶段“主流意识形态”为“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统治,唤醒广大人民的革命、民主意识、改变陈旧腐朽的政治制度”;第二阶段(1930年—1949年),该阶段“主流意识形态”为“战争意识形态,抗日救亡,保卫中国,强调为战争服务”;第三阶段(1949年—1979年),该阶段“主流意识形态”为“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造个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反帝,阶级斗争”;第四阶段(1980年—2013年),该阶段“主流意识形态”为“实现现代化,发财致富,反对资产阶级霸权主义,构建和谐和会”。这个阶段划分思路依据的理念是: 马克·吐温作品译介史就是意识形态具体体现史。由此而有依据意识形态不同时期的分期。我们以为,该分法的“意识形态”乃为中性概念,指某社会历史阶段占据主要地位的政治及精神追求的目标。而不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漂浮在空中的包括宗教、哲学、论文和文学艺术的那个意识形态概念。借助四阶段逻辑,得知《竞选州长》翻译处于第三阶段(1949年—1979年)。同阶段所译作品还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镀金时代》等。“所译作品主题”为“揭露美国民主政治的腐败和资产阶级政客的丑恶嘴脸,鞭鞑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道德沦丧、贪婪本性”(唐婕74)。

3. 《竞选州长》“内在价值”分析

如果依据作品本文是价值延伸起点的观念,应考察和分析作品的“内在价值”如何构成。有如下三个点值得分析。第一,首先“通篇性讽刺”结构(艾布拉姆斯161)。是指完整讲述一个故事的总体方式。不是哪句话是讽刺,整个结构就是一个自我讽刺,或者说,故事本身具有自我讽刺意味。主人公即这个叫做马克·吐温的人自己叙述了参选、竞选和退出等与竞选州长发生关联的全过程。他是叙述的言者,但又是不知情者。这个完整的叙事,承载了个人内心平衡变迁的故事(用民间故事产生于“平衡—不平衡—再平衡—再不平衡—直至平衡”的逻辑来看),和民间故事一般是外在情节的“平衡—不平衡—再平衡……”有所不同。而是通篇性讽刺的结构承载了一个叫做马克·吐温的人内心平衡变迁的故事。即他反复承受了诸多诽谤和诬陷,经受了反复的磨难,同类反复的磨难情节的串联形式,具有累积效应,达到心理的极度不平衡,导致他选择退出竞选,回归于平常人,获得心理再度平衡。这个结构显示出竞选者的心理过程。第二,这个叙事同时承载了外在环境的平衡与个人内心不平衡的对比效应。所谓外在环境,指竞选事件及过程,是故事发生原因和语境。马克·吐温最终退出竞选,可以表述为退出这个事件或语境。也可推理为竞选并不因为某人退出而终止。在某个竞选个人内心痛苦的同时,该竞选事件依然按照自己规律运转。质言之,竞选平衡圈的游戏规则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竞选者的所指,而是针对竞选者的能指。竞选者都应遵守此规则。这个叫做马克·吐温的竞选者,他进入了竞选的封闭系统,却并没有搞明白这个规则。他把自己当作了竞选者的所指,以为这只是对着他个人。由此,才在进入竞选州长的封闭系统之后,难以承受被诽谤的精神痛苦。当然退出竞选,自然会有其他人代替他的位置。这个封闭系统依然故我地运转。这就形成了竞选的这个结局彰显了马克·吐温的不明竞选规律,是个糊涂人。而这个糊涂人说自己的竞选故事,就变成自我讽刺了。第三,通篇性讽刺结构本身即具有整体性的讽刺、嘲笑效应,再加之由一个糊涂人叙述故事,反讽效应更为凸显。

4. “内在价值”让作品价值延伸的基本条件

“内在价值”属于作品构成机制的静态分析。如果说这篇作品不断被经典化,那么,它的“内在价值”必有可被延伸性理解乃至意义不断发生的可能。既然是价值延伸的基本条件,究其实质是探讨在作品问世后漫长时间里特别是译介到他国,是否持续有效应?怎样考察呢?艺术哲学理论告诉我们有四条路径,分别为属于同一种风格的其他艺术作品;由同一位艺术家创作的其他艺术作品;第一批观众的期望;艺术家所具有的意向等四种。可以看出来,两种是从客体即作品角度考察,两种是从主体即创作者和接受者角度考察。我们分别从如上四个方面看。

(1) 属于同一种风格的其他艺术作品。讽刺是《竞选州长》的基本风格,甚至是通篇性讽刺。我国叙事文学也有悠久的讽刺传统,“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盛,尤在人情小说中。[……]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讁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 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220)。对文学的讽刺风格,鲁迅的界说是: 文学讽刺,绝非与谩骂同义,“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去了文艺上底价值”(335)。鲁迅对讽刺文学作品特性的表述与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体现的讽刺风格相互吻合,一则说明理论家艺术家对讽刺有基本共同的理解,二则表明中国人历来就有欣赏“慼而能谐,婉而多讽”叙事的传统和心理基础。《竞选州长》在我国可以被经典化有其道理。

(2) 由同一位艺术家创作的其他艺术作品。马克·吐温的讽刺风格是文学史家一致看法。他诸多作品讽刺,虽说讽刺对象有所差别。《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年)讽刺所谓“宗教革新”以及当时的学校教育制度;《王子和贫儿》(1881年)讽刺的矛头直指十九世纪当时所谓的“民主”的美国,针对着那变成了地狱的“美国天堂”。他的幽默才能得到公认。

(3) 第一批观众的期望。“第一批读者”概念,来自英国艺术哲学家谢泼德的《美学——艺术哲学引论》。谢泼德指的是对于“成为这第一批观众的某个成员将是什么样子的一般性理解。从‘理想’这个词语的两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在追求实现一种理想。在‘第一批观众的期待’是一种并不与这批观众的任何一个成员的反应相一致的这种抽象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理想”(143)。既然是“理想”的观众,那就是作家艺术家所期望的观众。从《竞选州长》发表于属于休闲类的以幽默讽刺为特色的《备忘录》栏目来看,可见马克·吐温期待“第一批观众”与他当时对竞选腐败黑暗的讽刺揭露的情绪情感相同。

(4) 艺术家所具有的意向。如何得知马克·吐温创作此作的“意向”?艺术哲学理论家介绍的思想方法是:“同一位艺术家创作的各种艺术作品之间,一位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和类似他所阅读过的著作的其他材料之间以及具有相同的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之间的连贯性模式,都可以成为有关这位艺术家的意向——包括‘无意识的意向’——的证据,而且,所有这些连贯性模式在文学批评中都是可以认可的”。(谢泼德161)其实,前面三个方面已经可以知道马克·吐温创作此作的“意向”了。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客观地从客体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竞选州长》在我国可以不断地被接受原因之外,可再增加二个理由,第一个是: 喜爱故事是全人类性的。确实,《竞选州长》依托通篇性讽刺结构,讲述了一个有头有尾、通俗易懂、理解可深可浅的故事。有研究表明,马克·吐温的“作品的艺术形式,与美国民间文学、特别是幽默的民间故事有密切关系”(周煦良584)。讲述和倾听故事是伴随人类始终的活动,质言之,是人类之本性,故事的讲法和讲怎样的“故事”具有人类接受的共同性。反过来说,人类对故事有着“共通感”。当然,故事并不等同于文学,但故事为文学讲述提供了内核。让后来任何时代读者都喜欢的故事,乃为该作价值延伸的重要原因。第二个是: 人类普遍地追求优越心理。这篇作品的通篇讽刺结构方式,其特有效应是: 作者为明白人,他带领读者一起看糊涂的叙述者怎样糊涂地经历那些糊涂事。“通篇讽刺的本义只为作者与读者所知而不被言者意识到。”(刘俐俐,《外国经典》23)这是小说产生反讽效果的重要原因。读者站在高位,以优越心理产生幽默感受与思考,这样审美感受可超越国别、族别和时代而具有延伸的机制。

当然,“内在价值”可让价值延伸的这些原因,基于我们已经掌握了价值延伸的事实与经验,反转过来以反思方式考察所获。因而是反思性的。

下面将以经验和事实为线索考察与探究。

三、文学经典意义发生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首先简短介绍意义发生的相关概念,其次,大致描画《竞选州长》在我国意义发生的情况。

意义发生最相关的领域和概念是文学阅读形态、意义活动的前提,以及文学意义的存在方式等。文学阅读形态,是我国学术界根据西方诸如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焦虑理论以及误读图式等理论,大致区分为“正读”“误读”“曲解”等三种文学阅读形态,强调“误读”是创造性的文学阅读,确认“误读”本身就昭示了正确阅读的可能性。这是从阅读角度关涉到读者获取意义的方式。意义活动前提问题是符号学领域研究的问题,旨在探究意义形成有哪些前提,比如“区隔”就是意义形成的前提。这是从形式角度探究意义的维度。此维度从形式方面关涉本文探究的意义发生。文学意义的存在方式问题,探究的是文学意义究竟存在哪里的问题,基本看法是“文学意义在存在方式上包括了三个环节: 作者的意义投注及其对作品意义走向的约束关系(原意或意图),文本的意义传承(语词的字面意义和文学符号所表现的客体化内容),一般读者和通常意义上的阅读对文学共时性意义的复现、生发和转换与批评家对蕴意的提升和构造”(汪正龙,“论文学意义”20)。如上这些在意义存在、形态、意义依托等方面研究,从不同角度暗合了文学价值生成的观念与思想。国内学者如是相关思想,乃为综合借鉴西方结构主义诗学、批评原理学、接受美学、解释学、美学中的审美特性等理论资源所致。

借鉴如上思想基础的理路是: 文学阅读形态是读者那里意义发生的表现方式。在这个表现方式中,借助于作品的“内在价值”。读者作为价值实践主体发生了主观性质的意义。这种主观性的意义,一般不会直接地可见地对读者的诸如道德、价值观、政治态度乃至知识积累、审美能力发生作用,文学有他自己存在的自足理由。但是,这并不否认文学终究会对读者发生某些方面的效应,这就涉及到阅读意义发生的功能问题。可以描述,但短期内予以评价其价值则不可能也不现实。

继而,再大致描画《竞选州长》在我国意义发生的情况。

通过对《竞选州长》在我国意义发生各方面情况的梳理,大致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大的阶段不仅具有时间性质,更是一般规律特点与特异现象区分的性质。所谓“意义发生各方面情况”指如下方面: 首先,是中学与大学教科书的意义发生描述。虽说教科书以传递知识和人文教育性质为主,但无论是约束性、引导性抑或规定性,总归是意义发生的一个领域。其次,是文学研究性和文学批评性论文。这些论文的作者身份为研究者和批评家,也可以看作是读者。因为按照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的看法,作品“内在价值”已经具有规约性,而且,人们(无论怎样身份)在好的作品面前必定达成大致共识。再其次,通过几所大学以《竞选州长》为题的学术演讲互动所获现场经验。以为此乃最新鲜的意义发生经验。第四,南开大学的问卷调查。第五,从与《竞选州长》产生于美国作家而发现的美国学领域的动态。虽说超越了文学领域,由于诸如美国学/日本学/俄国学等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伦理等各学科,其中文学领域涉及了《竞选州长》。一般规律与特点主要体现于该作在我国意义发生的第一个阶段。大致为始于20世纪50年代,持续到本世纪初,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除。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之前的二十年间,基本处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西方国家的对立状态,因此,意义发生出于冷战思维。那就是: 《竞选州长》揭露和讽刺了所谓民主虚假,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民主制度黑暗腐败的实际情况。除了这种基本属于客观现象认知的意义之外,更有将此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较强的主观性比对,并由此激发人们爱国情怀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赖。仅从“揭露”和“讽刺”两个动词的意义发生来看,与该作最初发表的意义基本吻合。至于看到了黑暗腐败以及热爱等动词的宾语,则是我国语境的产物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意义发生并不是到某天戛然而止。意义作为精神文化的心理范畴,具有延续性。此种意义基本结束后,断断续续的持续依然存在。这个阶段体现了既有理论业已说明过的规律。下面分别描述这些意义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将此阶段意义发生经验穿插其中以为证据。

1. 时间错位的“正读”: 相互交叉印证的人类共通性

有哪些意义发生的经验可以证实呢?首先看中学教科书。《竞选州长》曾三次收录到我国初中语文课本。其中前两次为意义发生第一阶段。第一次收录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第六册(供初三下学期学生使用)的版本,出版于1980年,于1981年秋季投入使用。90年代初之后陆续停用。第二次收录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六册(供初三下学期学生使用)的版本于1993年秋季学期开始试用,2000年春季学期结束后停用。这两次入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都是叶冬心译本(第三次笔者归属于第二阶段,后面随问题展开再介绍)。这两次入选该作品的备课笔记和教案规定,基调为《竞选州长》揭露和讽刺了所谓民主虚假,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民主制度黑暗腐败的实际情况。关键词是“揭露”和“讽刺”。即遵循了艺术风格的“讽刺”,也遵循了文本诉诸“第一批读者”的“揭露”竞选虚伪黑暗等客观情境。

再看大学教科书。出版较早的外国文学史类教科书,意义表述与此阶段总体意义相吻合。最具代表性的是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表述为:“《竞选州长》是马克·吐温早期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作品主人公作为独立党的候选人参加了纽约州州长的竞选,自信‘声望很好’。[……]作者紧紧抓住资产阶级报纸专事造谣、诬陷这一特征,有力地揭露素称‘最民主’的美国‘民主’选举的虚伪,指出它不过是对人民的欺骗与愚弄。作品篇幅短小,但是写得泼辣有力,用夸张、讽刺的笔法烘托出喜剧的气氛,突出讽刺的主题,为‘美国的民主’描绘了一幅绝妙的讽刺画。”(225—26)表述大致相似的文学史教材,还有刘念兹主编的《欧美文学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张志庆《欧美文学史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蒋承勇《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杨正先《简明外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德明《世界文学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

译介和研究性论文。国内学术研究就马克·吐温译介和批评都已意识到曾经有个意识形态阶段。所谓意识形态阶段与本论文表述的《时间错位的“正读”: 相互交叉印证的人类共通性》大致相同。即遵从作品的揭露与讽刺的意义方向。以译介三分法对第三阶段译介的概括看,第三个阶段即“百花齐放: 译作数量多,范围广”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竞选州长》就是此阶段译介到中土。即便在此时期,“篇目的选择体现了这一时期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王子与贫儿》[……];《竞选州长》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残暴和罪恶,美国政治的腐败以及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石婕96)。从批评和研究状况来看,可分为: 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介绍性和政治性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百家争鸣: 学术化与专业化的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开始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结合理论以及跨学科研究”等三个阶段(石婕98)。其中的《竞选州长的》意义发生与“第一批读者”相吻合,即意识形态层面意义发生,主要在“介绍性和政治性研究”阶段。代表性表述是: 马克·吐温“他的讽刺不管怎样尖刻和辛辣,却不是要摧毁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匡兴74)。最突出的证据是前述有学者就此作的“所译作品主题”“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概括。

这个意义发生特质,何以“相互交叉印证的人类共通性”?

“正读”作为一个理想悬设,标明了文本自身意义要素的客观性和正确阅读的可能性。这个理论表述,印证了此作何以进语文课本的原因就在于它自身意义要素易于理解、给予正确阅读以极大可能性。用我们前面的概念就是“内在价值”提供了这个基础。确实,揭露与讽刺,得益于“通篇性讽刺”凸显的“讽刺”效应,又由于人物形象和内在感觉和情绪非常凸显,读者立在优越地位,既同情又轻松地观察叙述者的窝囊和不明事理,揭露叙述者所处的竞选事件情境的理解成为自然。这个意义发生是人类本能本性层面就可达成的共识性意义,与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没有大的关联。所以得以出现时间错位中的“正读”,且是人类心理和对艺术感受的共通性所致。

2. 创造性误读: 具体国情与语境决定的意义发生走向

如何看待这样“对比”与“热爱”这样引申性的创造性误读呢?首先,发生根本原因是国情。即“具体国情与语境决定的意义发生走向”。所谓国情,就是我国意识形态为主导氛围的漫长时间,所谓语境,是指在我国教育为主的接受语境,即这种意义发生方向主要体现在中学语文课本。文学经典理论研究专家认为:“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教育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中学语文课本(以下简称中语课本)更是大众接触文学经典、理解文学经典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李玉平78)依据文学经典如此理论,可以推导出,因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目标,因此,必定紧密依托当时意识形态语境,将认知与揭露民主选举制度的虚伪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教育相结合。教育顺着意识形态方向走向成为自然。

3. 文学经典意义发生的一般规律、特点与功能的简短总结

简短总结: 在这个阶段,既有正读、也有误读,无论哪种阅读产生的意义,都是中国国情和语境中发生的。所谓符合一般规律与特点,是指总是最先顺着作家理想诉求,顺着“第一批读者”的意义方向,这意味作品获得了成功,所谓成功既含有作家艺术诉求得到基本实现,也含有作品的艺术构成合理,“内在价值”得到了释放。更奠定了它后续意义延伸性的基础。还有一个规律,就是意义发生总是取决于特定语境。随特定语境变化,人们心理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但意义发生总体趋势是日益增多和丰富。

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阶段的功能呢?从译介和意义主要发生在引导性规定性的语文课本和大学教科书的情形看,最主要的功能是诉诸于“知道”,知道美国有竞选这一回事,知道竞选者互相之间会有如此关系。即便讽刺性风格,也是一种文学知识和审美体悟性熏陶,具有知道的功能。至于由讽刺而发生的“揭露”“讽刺”以及“对比”“热爱”等,则是以“知道”为基础的教育。但是,仅局限在此阶段意义发生,难以看到这些功能还有哪些后续的发展和转换。

四、文学经典意义发生的特异现象及其概括

特异现象指的是,既有文学阅读形态理论和意义存在发生理论,无法覆盖也无法充分解释的意义发生现象。那么,所谓特异现象根据哪些经验获得?本部分内容决定只有从意义发生的经验出发了。

1. 根据哪些经验

第一个经验: 美国学研究领域的意义发生。

美国研究领域的教学研究培训实践,出现了最为特异的现象。刘小勇有一篇综合性的培训班综述《德者有言,睿智无声——谈美国文学对开明政治的促进》。培训班指的是,受美国和中美教育基金会的资助,2012年7月16日到27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举办的“美国研究课程建设和师资发展高级研修班”。邀请几位此领域著名专家授课。该综述叙述了讲课专家的讲授内容,与本论题有关联的是:“在社会生活中,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最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要求文学必须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必须有利于社会的运作和发展”,其中“美国文学和开明政治”专题,则归纳为“文学传播民主和自由,吸引人民关注和参与政治”;“文学敦促政治除垢排污”;“里应外合,共同发展”三方面(刘小勇302—304)。就“文学敦促政治除垢排污”则指出,“众所周知,美国政府从来不乏肮脏和龌蹉,到处充斥着不和谐因素。难能可贵的是,美国政府对此并不回避。可以说,美国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促进民主的历史,就是不断除垢排污的历史。”(303)具体到《竞选州长》,则认为该作“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美国州长竞选中的种种龌蹉行为,是说明美国政治股的开明和透明的典型范例,也无疑会促进美国政府改善选举制度。《竞选州长》能够发表,说明即使在物欲横流、大亨当道的‘镀金时代’,美国也有基本的言论自由。如果他生活在一个非民主国家,这篇小说也许永远不可能以正常的渠道出版”(303)。

对该材料分析,可以将其意义发生概括为: 依然遵循和认可作家意图诉求方向和“第一批读者”意义发生的方向,而且,继承了第一阶段由文本意义域引申误读所获的“对比”和“热爱”的意义元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语境和时代理念和氛围方向发展。所谓时代理念是指,目前我国尊重任何国家有自己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尊重和认可任何国家自己选出的国家和其他各级政府的首脑,尊重他国主权。更尊重他国文化传统。由此,才有看到、体悟、并认可了《竞选州长》似乎原本并不诉求的“基本的言论自由”这方面的意义。意义发生体现了宽容、平和和借鉴的趋势。

第二个经验: 《今日重读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学术讲座的意义发生。

第三个经验: 南开大学本科生现场问卷与分析

就《竞选州长》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于2017年3月14日《大学语文》课堂发放和回收。共回收181份问卷。参与问卷答题的对象主要为本科学生,年龄分布在18—24岁之间,专业以文科为主。问卷有单选和简答题。其中主观性问题有:“重读(今读)后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是否认可该作品的发表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美国的民主(言论自由)”等。

关于重读后的个人感受,在33人之中,有4人依然认为以政治批判为主,24人持怀疑态度,意识形态色彩淡化,5人能够接受美国竞选制度中的种种现象,认为无可厚非。其余未在中学课堂接触过《竞选州长》的148人中,关于他们的阅读感受,52人选择政治批判性强烈,从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严重弊端;76人选择小说与当下美国选举现象惊人相似,对当下民主政治持怀疑态度;20人选择能够接受接受美国竞选制度中的种种现象,认为无可厚非。

对于是否认可“《竞选州长》在如此辛辣露骨地讽刺当时美国民选黑幕的情况下还能顺利发表,可以说这是美国民主(言论自由)的又一佐证”这个看法时,共181人参与答题,其中81人表示认可,54人表示不认可,46人表示不确定。对于最后的“在美国总统大选的热点事件之下对《竞选州长》是否有新的理解”简答题中,提到较多的依然是政治批判,主要抨击资本主义民主选举制度下的权钱交易、操纵媒体、煽动民众等现象,不过少数人也能认识到小说的讽刺功能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认为这些选举现象反映一种有意思的文化氛围,耐人寻味。

如是数据可大致归纳为: 其一,除了《竞选州长》两次以精讲课文方式进入中学语文课本,其实还有第三次进入。第三次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自读课本九年级下册》的形式作为教材出版的。首次出版并投入使用的时间为2003年。至今仍作为人教实验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之外的补充读物在各中学使用。《竞选州长》由精讲课文转变为“补充读物”,是现在读大学生不少人没有读过该作的主要原因。其二,中学升入大学的大学生们,对此作的理解有传统理解的惯性或者说延续性。由此出现重读后感受相比中学学习感受有所变化,仍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为主,但意识形态色彩明显淡化,逐步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理解美国政治制度,开始接纳多元文化现象。其三,部分学生看到小说批判性一面,能以辩证眼光意识到这种讽刺文学的发表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主的自由之音。其四,和珠海讲学现场互动的意义发生相似: 由小说情节和美国总统大选热点联系,且注意到了媒体、民众在政权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意识到大众传媒、民众心理对政治的影响,能够从更广阔的层面上来理解文学,认识世界。

此外,学术界关于马克·吐温作品研究,特别是对他《竞选州长》的研究,也出现了与上面动向相似和呼应的现象。截至2017年2月4日在“知网”CNKI平台,以“竞选州长”嵌入,获得275篇论文。越到晚近,诗学转向性质论文选题越多。仅以2007—2017年间,共收有126篇论文,其中有52篇论文题目中有“幽默”“讽刺”“叙述”“技巧”“艺术特色”“语言幽默”“‘漫画’式艺术韵味”“文本类型”“亦庄亦谐”“审美表达”等关键词。可见其诗学批评走向。当然,此类选题增多并非表明批评水平有很大提高。事实是“绝大多数批评观念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难以摆脱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影响,人云亦云的现象不在少数”。“政治化解读趋势仍处于强势,诗学意义的真值评估仍处于待开发状态,大量的所谓‘艺术特色’研究仍然属于重复劳动,缺乏开创性。”(杨金才 于雷137)但最起码可印证了转向艺术形式研究,逐步放弃了原本意识形态方向的研究。

2. 意义发生特异现象的描述与概括

第一,从文本限定的意义域角度看,两个阶段意义发生保持关联性,并呈现为逐步过渡状态。如同现代与后现代不单纯是时间性区分概念一样。《后现代视野与文学经典问题域的新问题》一文有这样的表述:“文学经典重读问题,也自然应该置于现代与后现代相交融的‘思考和感觉的方式’。”(刘俐俐142)现在,对诸如《竞选州长》这样作品意义发生的变化,与现代和后现代之关系,是否有深层次机制的关联性?这需要专门研究。但最起码,目前可表述为: 两个阶段的意义发生呈现为逐步移动: 由立在中国本土立场的“揭露”“讽刺”“对比”“热爱”到立在国际化客观眼光的“宽容”“借鉴”的转变。这种转变依赖“正读”,也依赖误读中的对文本意义域的引申。

第二,从非文本限定的意义域角度看,则出现了更复杂现象。何为所谓“非文本限定的意义域”,这要先行确定“文本限定的意义域”,“文本限定的意义域”可概括为就是作家原初创作的意图和诉求以及“第一批读者”发生的意义域。从这篇小说来看,马克·吐温最初就是亲眼见证了纽约州竞选州长的过程,将自己所见写成了讽刺性描绘美国“民主”状态的小品。他立意在讽刺。这也是马克·吐温期望的理想读者即“第一批读者”所理解的。如果作品创作出来后及时发表,那么,就意味作家与“第一批读者”处于同一语境,他们关注点会相同或相近。作家诉求和意图与理想读者意义发生重合的可能性最大。从《竞选州长》来看,是属于这种重合的情况。现在的情况是,超越出了这样的“文本限定的意义域”了。这个超出现象可概括为: 从作品重心移向了当下语境中个人自由体悟感受为重;从尊重文本规定性向越出文本规定性转移;从作品人物的竞选者身份移向了现实竞选者的实际活动;从现实竞选者身份再移向自己所需求的意义;从文本故事扩展到现实中他人的故事;联系现实中他人的故事,通过联想,进而在内心讲述自己的故事。而这个从作品“文本限定的意义域”逐步移向“非文本限定的意义域”的逐步转移,依据的观念可以从当下观念和语境推导出来,那就是: 人们自觉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人们自觉规划自己人生,重视现世生活等。也恰恰吻合了我国学者概括的“20世纪文学意义讨论经历了以作品为中心的文学意义观、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意义观到对话的文学意义观的转变。文学意义应该是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释意的复合共生体,是作者、作品、读者进行多维对话的产物。对话意义观的兴起,是在文学领域重建人文意义系统的尝试”(汪正龙,“论20世纪文学意义”144)。

第三、从特异现象的文学理论依据看。与特异现象有关的文学理论思想,可以引出“想像性洞见”的概念。谢泼德说过:“时常有人提出这样的主张,即艺术的道德价值存在于它向我们提供有关他人的想像性洞见的能力之中。我把文学当作向我们表明事物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艺术形式老说明的做法,也许支持这种主张。有人也许会问,想像性洞见与道德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回答是,更好地理解他人,有助于发展道德方面的各种美德。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人,我们就会更仁慈,更公平地对待他们。理解我们自己和理解其他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我们作为人都具有共同之处。此外,如果我们理解我们自己,那么,也许我们就更能够进行有效的道德行动。”(226)可以说,只要把“道德”换成“意义”就可以很好理解我们现在的议题了。所谓“想像性洞见”,就是作品自身具有的一种能力,这可归结为前面分析的“内在价值”。具体到本议题,就是《竞选州长》这篇小说(原本发表时作者称之为“小品”)讲述的竞选者马克·吐温的故事,既具有在当时语境接受理解的充分理由,也具有它被移植到另外时代和语境的自由特性,或者说,它可以依赖后续的其他语境和时代的读者,根据作品本文给予的基础,自由联想到各个可能方向的意义上去。所谓“洞见”有极大自由和开拓性,它凭借“想像性”而产生。所以,“想像性洞见”是可以归为意义发生变化了,那么,功能自然会发生变化。其实前面分析已经涉及到功能问题。可以概括为: 第一,由紧贴作品本文较为具体的“知道”到扩展到作品之外的更为开阔的“知道”: 即由知道了美国竞选方面知识和文学讽刺风格等知识,到知道了对待国家制度、文化差别的常识和正确态度。如果说,“知道”乃为认识功能的朴素表达,那么,可概括为认识功能覆盖面的拓展。第二,由紧贴作品本文的“感悟”“体验”到拓展延及到自我主体的“感悟”“体验”(这是从与“知道”相比较更为主体性的心理认知): 即感悟和体验了作品本文中马克·吐温这个竞选者的心境,到感悟和体会了现实中竞选者的心境。感悟和体会别样人生态度及精神。如果说,“感悟”和“体会”乃为康德用以区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者中的实践理性批判范畴。更朴素地说,是关于善的范畴。但是依据着由客体对象向主体自我移动趋势。这体现了更向生动的人这个主体移动的趋势。那么,可否概括为依然是认识功能覆盖面的拓展呢?即认识自己。第三,如果说前面两种认识都依托于文学本文的“内在价值”特别是其中的“想象性洞见”,那么按照原来传统的文学功能分类,理当在认识之外还有教育功能,就本作品的梳理与分析,该功能体现在哪里呢?教育了什么?这种将“内在价值”性质的“想像性洞见”概念与道德问题联系,是谢泼德的《美学——艺术哲学引论》非常有价值的思想。辩证而有道理,值得借鉴。

3. 意义发生特异现象出现的功能变化

现在我们按照论文开头的问题分解,涉及到第四个问题了,即总括一般规律尤其特异现象提出的理论问题。

五、总括《竞选州长》意义发生的一般与特异现象所提出的文学经典价值延伸的几个问题

由于本论文选取的具体研究对象为马克·吐温这样在我国译介历史上传播广泛的作家的短篇小说,短小好读让它适宜于进入课本等诸多因素,它的意义发生历史漫长有变化,从意义发生经验层面切入文学经典价值延伸问题,由此,除了阐述技术和学理问题之外,还涉及如下问题。第一,如果说,认可文学经典价值延伸是个事实,那么,在怎样的时空视野里才会准确地描述出延伸的规律?第二,相关文学经典价值延伸的事实,可以推论出,在某些阶段,因为某类某种某作家的经典作品,不再被人们喜爱,那么,这种情况可否说文学经典价值不再延伸了,或者说价值客体与价值实践主体不再存在关系?这种情形下,文学理论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现象?理论表述应如何?在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中应给予怎样地位?第三,如上《竞选州长》功能转换的描述与概括,似乎不存在传统意义的教育功能了,那么,在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中应怎样看待?理论应有怎样的体现?这三个问题都是实践与理论密切相关而且超出了这篇论文的能力。留待以后探究。现在分别就三个问题做点具体说明,以为备案。

1. 怎样的时空视野为准确描述文学经典价值延伸规律的基本前提

显然是大的历史视野。漫长的历史眼光才可以看出来价值延伸的轨迹。美学家谢泼德有个看法:“艺术作品对价值观和各种态度的影响时常是间接和微妙的,我们只有通过事后认识才能意识到这种影响。”(226)她曾经引述过一个个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典型的例子。鲁伯特·布鲁克和其他人在这次大展开始时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被威尔弗雷德·欧文和西格弗里德·萨松创作的截然不同的诗歌取代了。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士们的态度从侵略主义的爱国主义向认识到战争毫无意义的变化。欧文和萨松的诗歌也同样使读者对这种战争的无意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助于使他们对由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参加的战争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227—28)谢泼德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虽然同为爱国主义诗歌,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却有了更抵达人性、人类性的价值评价。即超越特定国家的人类意义的爱国主义诗歌代替了囿于本国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诗歌。这个评价的变化靠的是时间。其实,不仅是时间视野,还配以空间视野。从特异现象经验的分析,可见超越国度民族的人类视野,就是视野的空间变化。质言之,适宜的互补的时间和空间视野,是描述文学经典价值延伸规律的基本前提。

2. 文学理论应以怎样的原则看待文学经典价值延伸的冷热变化

如上个案有待于纳入理论框架周延地探究。

3. 文学理论应怎样理解和阐述文学经典价值延伸中的暂时教育功能缺失

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竞选州长》意义发生经验的描述和概括,可见意义发生性质变化带来了功能的变化。特别是特异现象阶段,第一阶段的意义发生,顺带地成了第二阶段意义发生的知识性背景贮存,即让读者知道了竞选这回事,这回事有怎样特点等。今天语境中,读者放弃了揭露和讽刺这样的动词以及相对应的宾语,转而从作品中“竞选者”身份联系现实竞选者的表现。扩而展之到现实竞选者的风度、人生态度以及对自己的启迪。这是一种超越国家、民族,站在地球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阔视野的认知,所发挥的基本为认识功能。那么,没有明确地教育价值,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文学经典的价值呢?一则文学经典毕竟是个丰富蕴藉的人类精神遗产的库存,理当正视和珍视。《竞选州长》的“内在价值”分析已经显示出可以带给不同时代读者以美感。美感是可以培养的,事实是,《竞选州长》和诸多文学经典作品一直起到了培养人们美感的作用。美感培养是和德行相联系的。美感可以培养,也意味着人性可以改善和提高。人们在当下借助《竞选州长》给予的竞选者身份和竞选的知识,联系到现实竞选和竞选者的人生态度等似乎离开作品本文的理解,究其实是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让自己活得更好,似乎是自私的。但正确的理解是,这恰恰符合大多数人都是从自利出发,也就是康德在《论人的本性中的向善的原初禀赋》一文中的“人性的禀赋”,也就是人们虽然被自利所驱使,但从总体看顺应大自然和世界趋势而成其为天下之大公。其中艺术,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无目的的和目的性”中暗暗地推动着趋向天下之大公。此思想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综合性的思路相似相近。这样看待文学经典的价值延伸,就知道了,不要计较一时一地是否有教育价值,只要可以培育人们美感的作品,在大历史视野中,就必定有其不断变化乃至转换的价值。

注释[Notes]

① 参见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 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13页。加达默尔说:“对历史的流传物也是同样如此,如果历史流传物不能告诉我们一些我们靠自己不能认识的东西,历史流传物就根本不能享有我们对它的那种兴趣。”

② 参见李玉平: 《多元文化时代的文学经典理论》(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 详见尤西林: 《人文科学导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7—85。

④ 参见弗·布罗日克: 《价值与评价》,李志林、盛宗范译(北京: 知识出版社,1988年)。冯平: 《评价论》(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5年)。

⑤ 参见杨金才于雷:“中国百年来马克·吐温研究的考察与评析”,《南京社会科学》8(2011): 132—38。

⑥ 参见安妮·谢泼德: 《美学——艺术哲学引论》,艾彦译(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39。

⑦ 参见周煦良主编: 《外国文学作品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第三卷(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583—84。

⑧ 详见汪正龙:“‘正读’、误读与曲解——论文学阅读的三种形态”,《江西社会科学》4(2005): 72—77。

⑨ 详见赵毅衡:“论区隔: 意义活动的前提”,《外国文学研究》2(2014): 54—60。

⑩ 参见董学文张永刚:“文学价值生成总论”,《学术界》6(2000): 84—98。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M.H.艾布拉姆斯: 《欧美文学术语辞典》,朱金鹏、朱荔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Abrams, M.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 Trans.Zhu Jinpeng, and Zhu Li.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0.]

冯平: 《评价论》。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5年。

[Feng, Ping.

The

Evaluation

Theory

. Beijing: Oriental Publishing, 1995.]

匡兴:“《竞选州长》讲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1978): 73—80。

[Kuang, Xing. “An Interpretation of ‘Running for Governor’.”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2(1978): 73-80.]

李玉平: 《多元文化时代的文学经典理论》。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Li, Yuping.

A

Theory

of

Literary

Classics

in

the

Multicultural

Era

.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10.]

刘俐俐:“后现代视野与文学经典问题域的新问题”,《南京社会科学》3(2012): 137—43。

[Liu, Lili. “Post-Modern Perspective and New Questions of Literature Classic Problem Domain.”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3(2012): 137-43.]

——: 《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 - -.

Textual

Analysis

of

Classic

Foreign

Short

Stories

.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刘小勇:“德者有言,睿智无声——谈美国文学对美国开明政治的促进”,《世界文学评论》2(2012): 301—04。

[Liu,Xiaoyong. “The Virtuous Speaks, and the Wise Keeps Silent: the Rol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Promoting Liberal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World

Literature

Criticism

2(2012): 301-04.]

鲁迅: 《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2年。

[Lu, Xun.

Complete

Works

of

Lu

Xun

. Vol.6.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2.]

盛芊芊:“《竞选州长》的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文学教育: 下》5(2016): 132—33。

[Sheng,Qianqian.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Running for Governor’.”

Literarature

Education

5(2016): 132-33.]

安妮·谢泼德: 《美学——艺术哲学引论》,艾彦译。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Sheppard, Anne.

Aesthetic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Art

. Trans.Ai Yan. Shenyang: Liaoning Education Press, 1998.]

石婕:“国内马克·吐温研究述评”,《河南教育学院学报》6(2015): 95—100。

[Shi,Jie.“Mark Twain Studies in China: A Summary Review.”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6(2015): 95-100.]

唐婕:“意识形态操纵下的马克·吐温作品译介史”,《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2014): 74—77。

[Tang,Jie.“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k Twain’s Works in China under the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2014): 74-77.]

辞海编纂委员会: 《辞海》。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The

Cihai

Editorial Board.

Cihai

. Shanghai: 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 1980.]

新华大字典编纂委员会: 《新华大字典》(最新修订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4年。

[The Xinhua Dictionary Editorial Board.

Xinhua

Dictionary

(The Revised Edition).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4.]

汪正龙:“论文学意义的存在方式”,《文艺理论研究》6(2001): 20—29。

[Wang,Zhenglong. “The Existence Form of Literary Significance.”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6(2001): 20-29.]

——:“论20世纪文学意义观念的转变”,《学术研究》2(2001): 140—44。

[- -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terary Signifi-ca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cademic

Research

2(2001): 140-44.]

杨金才于雷:“中国百年来马克·吐温研究的考察与评析”,《南京社会科学》8(2011): 132—38。

[Yang,Jincai, and YuLei. “An Analysis of 100 Years’ Mark Twain Studies in China.”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8(2011): 132-38.]

周煦良主编: 《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三卷。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Zhou,Xuliang,ed.

Selected

Works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

. Vol.3.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79.]

朱维之主编: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六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Zhu, Weizhi, ed.

A

Brief

Collec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

Europe

&

America

). Vol.6. Beijing: China Renmin UPC, 2011.]

猜你喜欢
吐温州长竞选
你给我们带来了幸运
州长开奖
竞选美德好少年
一句玩笑 让州长下了台
滑稽透顶的“疯子”
竞选班干部
王子与贫儿(上)
第一次竞选大队委
看画
马克·吐温与理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