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9-11-12 15:04孔岚竹丁姗姗台启华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胶质瘤入院实验组

孔岚竹 瞿 燕 丁姗姗 台启华

目前,微创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外科中的大部分领域,脑胶质瘤作为一种经典的神经外科疾病,恶性程度较高,治疗方式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多患者过分焦虑及抑郁,产生应激反应,同时在术后患者由于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护理技巧,通常产生不必要的并发症,如消化不良、腹部疼痛等[1~2],患者的治疗体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以往术后采取的常规护理忽视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在围手术期进行相应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文研究在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0 月-2018 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 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这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年龄54~79 岁,平均年龄(66.46±3.47)岁。把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共有40 例患者,其中男患者23 例,女患者17例,平均年龄(65.93±4.14)岁,病程2~8 年,平均(3.38±0.26)年;对照组共有40 例患者,其中男患者22 例,女患者18 例,平均年龄(66.89±3.64)岁,病程2~8 年,平均(3.42±0.2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在我院就诊明确诊断,并长期复查随访,需要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均需要进行长期系统治疗干预者,可遵医嘱自觉服从治疗。②排除标准: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不能遵从医嘱用药,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等需其他药物干预,有抑郁等精神疾病,治疗依从性较低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施行目前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案,入院完善患者相关信息,按时做好查房记录,主管护师围手术期在病房宣教关于手术注意事项和脑胶质瘤相关知识。

1.3.2 实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路径,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健康教育时间和内容,并定时评估护理情况,分为入院时、入院第1 天、术前、术后四个阶段进行护理,相关路径的具体措施如下:

1.3.2.1 入院时 专业人员告知患者关于治疗的过程及注意要点。介绍医院内的环境状况、岗位分布,增加患者对医院的熟悉感,并告知患者关于临床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发放健康教育计划表,并督促患者按时执行。要完善对患者病情的监测,1天2 次检测血压、心率、体温,注意其心理方面的开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以乐观的心态去治疗,可以尽可能的让患者了解脑胶质瘤的特点,加强患者对微创手术的认识,增加其治疗的信心等,进而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1.3.2.2 入院第1 天 告诉患者家属关于脑胶质瘤的一些基础知识及临床特点、当今的治疗原则、常用辅助检查手段等,传授无菌观念,嘱咐患者遵从医嘱,并时刻与患者家属沟通,定期吸氧,完善吸氧流程,仔细记录每日氧流量,观察吸氧后的反应,并及时调节吸氧量。

1.3.2.3 术前 对于有心理压力的患者,要给予贴心照顾,告诉手术的目的及方法,强调术中的注意事项、术中配合点,完善术前的相关准备,术前训练患者的呼吸运动,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排便及更换体位等,为术后的康复做准备,此外,可以提前应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防止发生应激性溃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家属对其进行鼓励[3]。

1.3.2.4 术后 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相应的康复指导,并进行相关培训,讲解并发症的防护要点,密切关注体温、肺部啰音情况,勤更换体位,适当抬高下肢,注意吸痰,防止肺部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注意指导患者咳嗽,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仔细问诊,询问其家属近期大小便情况,有无黑便等,定期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定期做心理疏导,培养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起到转移注意力,并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的干预作用[4],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食谱,鼓励患者进行低脂、高优质蛋白饮食,戒烟限酒。

1.4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使用SAS以及SDS情绪量表评估不同组患者经差异化干预后的情绪评分差异,患者测评得分越高,代表以焦虑抑郁为代表的不良情绪水平越严重;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开始活动的时间、手术时程、术后的住院时间、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等指标,此外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做出相应的统计,如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消化不良等。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相关指标的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BP、HR、RPP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比较

组别 n 治情疗况(次H/R min)(m S mB HP g)(mR mP HP g)实验组40 术术前后7 84 0..4 04 2±±1 10 0..0 25 2 1 12 32 2..5 54 5±±1 10 2..3 36 1 1 10 00 64 24 6..6 36 6±±1 10 00 40 2..3 34 1对照组40 术术前后7 84 8..0 02 2±±1 10 1..3 41 3 1 12 23 8..0 02 2±±1 10 1..2 42 8 1 10 30 05 28 8..0 02 2±±1 10 22 01 4..2 42 5 t 14.984 12.002 13.183 P 0.019 0.032 0.027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组间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经差异化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以抑郁、焦虑为代表的负性情绪反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SAS 53.66±4.05 43.11±3.22 52.89±3.75 32.11±3.11 SDS 54.29±3.46 43.22±3.86 54.62±3.78 33.19±3.05 t 2.094 17.198 3.177 18.094 P 0.294 0.015 0.984 0.017

3 讨 论

脑胶质瘤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该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老年人群[5],恶性程度较高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若治疗不及时会发生肿瘤的扩散转移,造成远处器官形成转移瘤。目前,治疗该病最常用的方式是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手术时间较长,在围手术期做的准备也较多,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治疗的心理压力较大,发生应激反应,从而引起应激性溃疡、消化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脑胶质瘤围手术期间进行相应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护理手段使患者对于疾病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忽略了对患者情绪及心理的关注,所以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不高,且并发症的控制效果不好[6],术后患者的体验较差。目前,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路径应用到治疗的过程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入院时、入院后、术前及术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其具有高效、完善、执行性强等优势,通过制定护理计划,比较系统全面的执行护理措施,在这种模式下,患者一般会对疾病产生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一些常规的护理手段掌握的也较为彻底。此外,提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前训练可以让患者提早适应术后的日产生活,针对相应的并发症做出预防措施,如提早应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保证了术后的康复效果,提高了治疗效率[7]。本次研究中,经过完善的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BP、HR、RPP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以抑郁、焦虑为代表的负性情绪反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表明了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不但减少了应激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减少患者应激发应的程度,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表现,与传统护理比较,更加安全高效。

猜你喜欢
胶质瘤入院实验组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99mTc-HL91乏氧显像在恶性脑胶质瘤放疗前后的变化观察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