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疗法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9-11-12 15:04陈珏颖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疗法

陈珏颖

终末期肾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肾脏疾病,血液透析是其维持生命的有效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病情发展进程,但透析时极易导致患者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流失,影响其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1]。为此如何有效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时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对医院接收的47 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辅助于营养支持疗法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来自本医院2015 年1 月-2017 年12 月接收的94 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①纳入标准:确诊为终末期肾病;预计存活期在6 个月以上;行血液透析治疗;遵医行为较佳;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排除标准:既往有肾移植手术史;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全身性急性感染者;滥用药物者;精神障碍类疾病;研究依从性较差。将94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男26 例,女21 例,年龄54~81 岁,平均年龄(69.5±2.3)岁;病程1~9 年,平均病程(5.7±1.1)年。实验组男24,女23 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8.2±2.6)岁;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5.5±1.3)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前简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终末期肾病相关知识及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等,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透析时加强病情监护,评估患者的体重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水肿等,透析完成后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渗血,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1.2.2 实验组 患者则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又联合采用营养支持疗法干预,具体如下:

1.2.2.1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组建一支终末期肾病的营养支持小组,组内成员均接受系统化培训,掌握一定的营养学知识,具备较佳的沟通能力。患者入院后安排组内成员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体质指数等,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如饮食喜好、进食时间及膳食结构等,根据评估结果,咨询从事营养学科的专家,为患者制定一个针对性的营养计划,调整患者的膳食结构,合理搭配营养物质,确保营养均衡。

1.2.2.2 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宣教 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血液透析时极易导致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流失,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营养补充将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对预后极为不利,让其充分明白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提高其营养治疗依从性。除了传统的一对一指导外,还可以通过集中讲课、病友座谈会等方式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宣教,并充分利用微信网络平台,让患者扫码加入血液透析患者病友交流微信群,每周安排一名责任护士在线为患者解答相关饮食问题,并鼓励一些康复效果较佳的患者分享自己的饮食心得,动员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法中,督促患者健康饮食[2]。

1.2.2.3 营养支持疗法落实 告诉患者要少食多餐,饮食需以低盐、胝脂为主,总热量需控制在140 kg/(KJ·d),脂肪需以植物脂肪为主,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3~1.7 g/kg,糖类的摄入量每日需控制在5~6 g/kg。此外,血液透析治疗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但是蛋白质又是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营养素,为此需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补充蛋白质,若患者肾功能无异常,则可以适当摄入一些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等,尽量少食用一些植物蛋白,如豆制品、花生等。鼓励患者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果蔬、干果等,严格限制每日的饮水量,避免发生水肿。此外,责任护士需根据患者的每日饮食喜好及病情变化适当调整营养计划,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1.3 评价指标 3 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与生存质量。其中营养指标主要观察项目有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生存质量评价标准以生存质量量表(GQOL-74)为主,共包含4 个维度,采用百分制计算,生存质量与分值呈正性相关[3]。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营养指标与生存质量评分使用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比较 营养支持疗法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比较

组别 n BMI ALB(g/L) Hb(g/L)实验组 47 22.5±2.6 44.5±1.8 103.9±1.6对照组 47 20.5±2.4 39.2±2.2 97.5±2.1 t 8.015 9.412 8.086 P 0.005 0.002 0.004

2.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营养支持疗法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实验组 47 81.5±2.2 81.1±2.6 82.2±1.8 86.5±1.6对照组 47 69.1±2.4 69.7±2.4 68.4±2.2 73.7±2.1 t 7.070 8.015 9.412 8.086 P 0.008 0.005 0.002 0.004

3 讨 论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减缓病情蔓延,但在透析期间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3]。本次研究中我们加强对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法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中我们先组建一支营养支持管理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咨询从事营养学科的专家,再针对性提出营养支持疗法干预计划,使得营养计划更具规范性与个体性,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宣教,并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平台,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督促其健康饮食,提高其生存质量。严格遵循营养计划规范患者的日常饮食,并根据患者每日的饮食喜好与病情变化,适当调整营养计划,有效提高患者的食欲,保证其营养需求,改善其各项营养指标。

总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透析治疗基础上辅助于营养支持疗法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终末期肾病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吗啡治疗终末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安全性评价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