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2019-11-12 15:04丁立明倪良燕孙子恒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鳞状上皮免疫组化

丁立明 倪良燕 季 丹 孙子恒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是妇科常见病,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主要与感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或微生物、吸烟、免疫缺陷等因素有关[1~2]。不同分级的SIL临床表现不同,根据病变程度和发病机制分为LSIL(CIN Ⅰ级)和HSIL(CIN Ⅱ级和CIN Ⅲ级)[3],LSIL患者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体征,HSIL患者有白带增多或带血、宫颈糜烂、肥大、息肉等症状、体征,宫颈浸润癌发生概率大。早期明确诊断及其分级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4]。肿瘤标志物p16、Ki-67 在SIL患者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通过免疫组化单染和双染法可以同时观察p16、Ki-67 表达情况,方法操作简单,精准有效。本文通过观察并总结p16、Ki-67 的表达特征,为SIL的早期诊治提供借鉴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妇产科2015 年12 月-2018 年6 月宫颈锥切标本56 例,病理诊断均为慢性宫颈炎伴SIL,其中LSIL者21 例(图1a、1b),HSIL者35 例(图2a),部分患者SIL累及腺体(图2b)。患者年龄27~62 岁,中位年龄为45 岁。

1.2 研究方法 标本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取材、脱水、包埋,3~5μm切片。均行HE染色和p16、Ki-67 免疫组化单染、双染。并经两位高年资病理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免疫组化单染法采用MaxVision二步法,双染法则采用鸡尾酒法,高温高压、pH6.0 柠檬酸修复。一抗:Ki-67(即用型鼠抗体,克隆号:MIB-1)、p16(即用型鼠抗体,克隆号:6H12),DAB显色,苏木素复染。每批均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以上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判定标准

1.3.1 p16及Ki-67在IHC单染中的着色特征 p16在鳞状上皮细胞核/质中表达,Ki-67 在鳞状上皮细胞核中表达,两者阳性信号均为棕黄色。

1.3.2 p16及Ki-67在IHC双染中的着色特征 p16阳性信号呈红色,Ki-67 阳性信号呈棕黄色。

1.3.3 IHC单染及双染法中p16 及Ki-67 阳性表达判定标准[5]①p16 判断标准:p16 在切片中阳性表达范围<30%时为弱阳性(+),在30%~50%时为阳性(++),>50%时为强阳性(+++),不着色为阴性(-)。②Ki-67 计数方法:高倍镜下随机选取10 个不重复视野,每个视野中计数50个细胞,求平均值作为Ki-67 阳性细胞百分数。在分类变量中,Ki-67 按照表达部位分为0-3 共4级,0 级:阳性信号在基底膜上方1-3 层;1 级:阳性信号在鳞状上皮细胞下1/3 层(超过0 级标准);2 级:阳性信号在鳞状上皮细胞中下2/3 层(超过1 级标准);3 级:阳性信号超过鳞状上皮细胞中下2/3 层。Ki-67 呈0 级者定为阴性,1-3 级者定为阳性。IHC单染与双染法中,p16 与Ki-67 的判读标准一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比(%)表示,指标间差异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p16 免疫组化单染结果 21 例LSIL中6 例呈阴性,11 例呈弱阳性(图1c),3 例呈阳性,1 例呈强阳性;35 例HSIL中弱阳性7 例,阳性10 例,强阳性18 例(图2c)。p16 在LSIL与HSIL组织中表达方式与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图1 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织学改变和免疫标记特征

图2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织学改变和免疫标记特征

2.2 Ki-67 免疫组化单染结果 正常情况下Ki-67 基底层细胞阳性,表达为0 级,Ki-67 阳性细胞随着SIL分级升高明显增多,在LSIL组织中,Ki-67 主要表达于鳞状上皮层的下1/3(图1d);而在HSIL组织中其可分布于鳞状上皮的中下2/3甚至全层(图2d)。21 例LSIL级患者中0 级4 例,1 级17 例;35 例HSIL患者中0 级0 例,1 级3 例,2 级12 例,3 级20 例。Ki-67 在LSIL和HSIL中 的 表 达方式和表达水平不同,在HSIL中表达水平较LSIL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16和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比较(例)

2.3 双染结果 p16、Ki-67 阳性率双染结果与单染具有一致性,双染不会使指标染色信号损失。SIL级别越高,p16、Ki-67 阳性表达率越高,p16 和Ki-67 共表达的例数逐渐增多。

3 讨 论

SIL是女性常见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HPV)会加速鳞状上皮增生速度,促使其向宫颈鳞状细胞癌转化,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本研究中56 例SIL患者中41 例高危型HPVDNA检测呈阳性。p16 基因参与细胞代谢过程,其产物p16 蛋白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细胞分裂、增殖有负调节作用。当人体感染HPV时使p16 高度表达,且长期研究证实,p16 蛋白阳性率在LSIL、HSIL中呈持续上升趋势,与SIL病变程度呈正比。Ki-67 属于增殖细胞核抗原,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主要在基底层细胞及周围细胞中表达,反映肿瘤细胞活性。Ki-67 呈高度表达状态提示病变恶性度高、侵袭性强,预后较差。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i-67、p16 在SIL上表达情况对其诊断、分级具有重要鉴别作用而HSIL容易形成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治疗难度大,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早期明确诊断,了解患者病理分级并及时治疗可以阻止病情进展。

免疫组化单染法、双染法可以检出p16、Ki-67 在SI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判定病变在SIL分层情况[5]。通过对56 例标本进行观察发现,p16、Ki-67 在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方法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且SIL分级越高,p16、Ki-67 阳性表达率越高,HSIL级患者p16 阳性率为100%,同时LSIL与HSIL关于p16 的表达模式亦有不同,前者呈弥漫强阳性,而后者呈局灶不连续的弱阳性。p16 阳性率越高,Ki-67 在上皮表层或中层细胞核中着色提示患者病变程度越严重。p16、Ki-67 可以反映SIL患者病变程度,对患者进行病程程度分级,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相对于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更加有效地区分病变类型及分级情况。HSIL较LSIL而言,p16、Ki-67 阳性率更高。而相对于单染法,双染法定位特异性强,更加准确,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SIL的病理诊断及分期,并指导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鳞状上皮免疫组化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