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预防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

2019-11-12 15:04潘达慧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产褥期产科家属

潘达慧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中心为个体管理,能够有机结合家属的情感支持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支持,健康照顾母婴,促进产妇依从性的提升[1]。本研究对本医院收治的80 例产褥期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传统产科护理与传统产科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预防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的临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医院2015 年1 月-2017 年1月收治的80 例产褥期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①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具有正常的各项生理指标及理解能力。②排除标准:将有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妊娠合并症等产妇排除在外。依据产科护理方法将这些产妇分为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组(家庭组,40 例)和传统产科护理组(传统组,40 例)两组。家庭组产妇年龄21~33 岁,平均年龄(26.0±4.9)岁;孕周38~42 周,平均(40.3±2.1)周。在产妇类型方面,初产妇26 例,经产妇14 例;在分娩方式方面,阴道试产35 例,计划性剖宫产4例,急诊剖宫产1 例;在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7 例,中专及高中18 例,大专8 例,本科6 例,硕士研究生1 例。传统组产妇年龄22~33 岁,平均年龄(27.3±4.5)岁;孕周39~42 周,平均(41.1±2.0)周。在产妇类型方面,初产妇25 例,经产妇15 例;在分娩方式方面,阴道试产33 例,计划性剖宫产5例,急诊剖宫产2 例;在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8 例,中专及高中17 例,大专7 例,本科7 例,硕士研究生1 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组 产妇接受传统产科护理,对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产褥期常规护理。

1.2.2 家庭组 产妇接受以传统产科护理联合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具体操作为:①将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营造出来:在产妇入院后将一对一全程陪伴服务提供给产妇,对产妇家属进行鼓励,使其积极参与产妇的生育过程,有效减轻产妇及其家属焦虑及恐惧。②将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树立起来[2]:妊娠期妇女在家中应该将妊娠期保健、产褥期护理等工作完成。住院期间产科护理范围不应该局限于产妇本人,还应该涉及到整个家庭。③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帮助产妇尽可能快地适应角色转换,加强和其之间的交流,积极疏导产妇心理。将放松训练的方法教授给产妇,将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讲解给产妇及其家属,该产妇家属充分支持产妇。④以家庭为中心的产时分娩:在对分娩进行支持的过程中,应该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对产妇进行鼓励,使其有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减少分娩过程中各种因素诱发的精神刺激。将临产时可能发生的分娩不适症状告知产妇,同时切实有效地做好解释工作,从而有效缓解产妇及其家属的担忧。⑤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对产妇产后疲劳、分娩疼痛等引发的低落情绪进行及时的缓解,将母乳喂养方法及育儿经验传授给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妇饮食进行指导,使其保持均衡,充分休息,并对愉悦的心情进行有效的保持。

1.3 观察指标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组产妇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评价,共包括三个维度(10 个条目),即主观、客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总分0~66 分,0~34 分、35~45 分、45~66 分分别表示社会支持较差、一般、较好[3]。同时,采用Cox等设立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两组产妇的产褥期产后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共包括10 项内容,即心境、自责、恐惧、应对能力、哭啼等,每项0~3 分,0 分、1 分、2 分、3 分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重度抑郁。总分0~30 分,0~8 分、9~12 分、13~30 分分别表示无产后抑郁、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症[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的社会支持状况比较 家庭组产妇的社会支持较好比例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家庭组产妇的SSR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社会支持状况比较

2.2 两组产妇的产褥期产后抑郁状况比较 家庭组产妇的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2.5%(9/40)、0(0/40),均显著低于传统组的45.0%(18/40)、15.0%(6/40)(P<0.05),EPD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83,P<0.05;χ2=4.5045,P<0.05)。

3 讨 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给予人性化服务理念及知情同意权以充分重视,使家庭支持和鼓励贯穿产妇分娩的整个过程,为产妇顺利分娩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5]。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将产前教育等开设起来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及知识培训,使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期间的一切护理活动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主动参与,为促进产科护理质量及产妇对产科护理满意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6]。同时,其还将情感及心理上的支持直接提供给产妇,能够促进产妇分娩过程中紧张恐惧感的有效减轻,从而对其产后抑郁的发生进行切实有效的缓解[7]。

本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组产妇的社会支持,较好比例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SSR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产褥期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EPD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表明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预防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产褥期产科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3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