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9-11-12 07:45闻世利史文秀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8期
关键词:全面二孩学前儿童教育资源

闻世利 史文秀

摘 要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学前教育具有重大影响。以陕西省为例,在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师幼人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资源供给、教育方式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四点应对策略:对学前儿童人口和教育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优化幼儿教师队伍;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促进学前教育模式多样化。

关键词 全面二孩;学前教育;幼儿园;学前儿童;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8-0073-03

Influence of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o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Case Study of Shanxi Province//WEN Shili, SHI Wenxiu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has a

great impact o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Taking Shaanxi Pro-

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on the number of teachers and young people,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alloc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resources, and the way of education, etc. Four coun-

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strengthening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opul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developing inclusive kindergartens and optimizing the ranks of pre-

school teachers,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to promote

diversific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odels.

Key words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preschool education; kinder-garten; preschool childr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1 问题提出

从计划生育国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暴增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变得缺失,勞动成本加高,社会未富人口先衰问题接踵而来[1]。同时,单个家庭里失独现象的出现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为了缓解当前人口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全面二孩”政策,自此我国人口政策进入新一阶段。而随着政策的调整,我国的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也迎来新的挑战和新的困扰,尤其是学前教育发展领域。“全面二孩”政策不仅仅是一对夫妻能生育两个孩子的问题,更关系到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新增教育需求之间的匹配度问题[2]。

自计划生育到现在,人口比例结构中青年比老年的比重明显要低。“全面二孩”政策正是在这种人口福利消失和社会发展的隐性陷阱出现的大背景之下提出的。该政策的提出,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带来冲击,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改革动力。

2 “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以陕西省为例

“全面二孩”政策对师幼人数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教师人数的影响表现在幼儿园适龄生育女教师要面临产假问题,教师供不应求。“全面二孩”政策一经实施就形成群众效应,很多适龄妇女在为孕育第二个孩子做准备。笔者在对陕西省三所市级医院的妇产科进行调查时发现,愿意生育二胎的妇女年龄大多在28~36岁。在幼儿园中,这一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占据教职工总数的大半,而她们已培养成为保教能手,有的甚至是幼儿园的骨干力量。陕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陕西共有学前教育教职工15.5万人,其中女性教职工占据90%以上。

可由数据推断,当全国生育高峰到来时,幼儿园内也会掀起一股生育小浪潮,而这种聚集请产假的局面势必使得幼儿园用人紧张,影响日常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陕西2017年入园学前儿童已达到145.05万人。而自2015年实施新的人口政策开始,次年陕西省的出生人口就达到41.8万人,其中二孩人数达到14.39万,二孩比重占据陕西省新出生人口的三分之一。从2016年开始推算,三年后,这群二孩就会逐渐进入幼儿园。在没有进行幼儿园扩建和教师扩招,以及幼儿人数新增情况下,全省幼儿园在2019年会招收超出幼儿园承载力三分之一的小班幼儿。

“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影响 陕西省印发的有关教育文件中指出,在2017年毛入园比例要达到85%;而到2020年,在步入全面小康阶段时,入园率要达到96%。当省内新增的十几万二孩到来后,势必会影响入园比例,政府的相应政策和方针也会随之进行调整。国家既定的方针和规划已经无法满足现状,而相应的新政策也没有出台,这势必会造成短期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与此同时,在过去几年里,我国对学前教育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实行幼儿园免费教育和大力扶持私立幼儿园,广开公立幼儿园,在边远的贫困地区,国家还发放助学金[3]。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对教育体系而言具有基础作用,对于个人具有终身性的作用。这种种举措已经基本解决了贫困和入园问题。而随着入园人数的增加,不仅面临人数困扰,同时需要应对教育质量问题。教育事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一个新生儿只需要成长三年就能入学,这不仅是对幼儿园的挑战,也是对家庭的挑战。园区师资不足,硬件软件跟不上,家庭经济和照顾孩子的精力欠缺,这些都是影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不仅要指导幼儿园渡过难关,更重要的还应当包含家庭指导方面。

一般的规划指南大多是以官方书面文件的形式印发,以纲要的形式呈现,具有总领性、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并且颇具地域特色。而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事业对教育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它承载着更多学前儿童的命运和前途。因此,新制定的规划在内容上需要具有丰富性和弹性,在制定时注意角色和调查渠道的多样性,在推行时注重自由性和开发性。

“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影响 从园区班级建设上分析,教育统计数据显示,陕西省在2017年有在园儿童1 450 523名,省内幼儿园有7810所,每个幼儿园约拥有6.5个班。按照当前本省新生儿的增长速度和园区配备标准,从2017年到2022年,陕西入园儿童将增加19.29万,幼儿园将新增1039所,班级新增6725个。从师资配备上分析,幼儿园实行“两教一保”政策,从上述幼儿园数量信息可算出2017年需要教师和保育员151 737

名,到了2022年则需要171 912名。而截至2018年9月,陕西在职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约11.93万人。由此可见,陕西对师资的需求缺口巨大。

从资金投入上分析,陕西省现在每年至少有14万不在原有财政帮助之内的新增幼儿。根据相关规定,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人每月资助450元,三线城市230元。按低标准计算,14万人一个月就需要3.22亿元财政投入,一年就需要38.64亿元的学费免除财政投入[4]。

综上所述,陕西的学前教育硬性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新增学前儿童的需求,因此,提高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弥补教育资源短板问题迫在眉睫。

“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方式的影响 由于社会步伐以及文化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社会对于人才的选拔标准也日趋严格。在此情形之下,由于独生子女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全家庭的焦点就会聚集在一个人的身上,因此,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会为孩子报选各种培训班。这样不仅可能使孩子缺乏独立、自私、以个人为中心,而且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此同时,更多的家长会把目光放在培养出独一无二的孩子上,家庭注重的是孩子的智慧发展而忽视孩子的情感教育。但是当第二个孩子出现时,家庭对大孩的爱被分割,大孩就必须学会分享和关爱。而此时家庭对大孩的教育应当是以培养其社会性为主,使大孩能够接受二孩并能愉快地相处,培养手足亲情。而整个学前教育领域教研教学要从独生子女单一模式转换成多元模式。

3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的应对策略

对学前儿童人口和教育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 要对信息实行系统的管理,首先就是要對人口信息和资源信息建档立卡。可以效仿国家精准扶贫时采用的建档立卡的方法,系统地进行信息的搜集工作,摸清居住和流动的幼儿以及省内标准园的基本情况,从而方便在信息网络时代供给工作人员以及家长查询和参考。教育部门也可以为幼儿园和家庭提供信息录入平台,为他们建立单位和私人用户,使得信息被录入方可以自己注册账号进行信息的填充和修改。这样既使得信息的搜集工程变得简单,也解决了外出家庭信息录入的时空限制。当信息建档立卡完成后则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在信息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基本信息已经被公开在网上,而资源信息的共享主要是针对幼儿园之间。对于幼儿园幼儿满额或是招不满情况,社区之间可以采用人员流动分配制度,对于审查合格的幼儿园可以进行师资和生源互补的方式。而临近的幼儿园则可以对空间、设备进行错开时间利用,保证教学物品的最佳利用率。

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 开办和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保证儿童特别是弱势群体儿童教育平等的重要途径。普惠性幼儿园主要是对大众适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其具有公益性的特点,教育收费合理,幼儿园教育质量有保障。而要发展好普惠性幼儿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兴办公办普惠性幼儿园;二是大力支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这是政府必须履行的教育职责,各级教育及相关部门都要高度认识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和牵头作用,强化公办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理念[5]。

对于民办普惠性幼儿园要加大其教育补贴,对民办教师进行生活补贴,对学生进行教育补贴。要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宣传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和扶持政策,公开普惠性幼儿园认定程序、评估结果、投诉电话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营造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提高幼儿教师资格认证门槛。应当参考近几年的入园情况,适当调整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规模,控制报考资格对象,提高资格认证标准。不管是国家对教师资格证书认定,还是幼儿园对教师的聘用,都应当坚持宁缺毋滥原则。

其次,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6]。为弥补人才缺口,国家可以使用倾向政策招揽学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

最后,加强教师职前和在职培训。对于新任教师,可以在入职前进行实习培训,使教师尽快适应新环境和掌握教育经验;在教师入职时,可安排资历老的前辈辅导教学;在其他工作时间里除了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外,还应定期开展公开听课活动和教学评选活动,活动的成绩可与年终奖励或是职称评选挂钩。最主要的是安排教师定期培训,或是派遣教师外出学习,或是将专家请进幼儿园做讲座,总之,保证教师合法的学术研究权和进修培训权,使教师的劳动更加具有专业性和创造性。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促进学前教育模式多样化发展 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学前教育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基本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易受教养环境诸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自我中心、性格偏执孤傲、自理能力差等问题[7]。因此,幼儿园教育模式更侧重于让幼儿学会如何与小朋友相处,如何分享,如何礼让等。而二孩政策实施后,孩子在家庭中相处的对象发生很大变化,大孩迎來近龄玩伴,而且在家庭身份上成为哥哥或是姐姐。他们已经有了责任感和一些如何与小朋友相处的方法与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重点与模式都应该有所发展。家庭家长需要更新育儿知识,树立平等观念,关注大孩的心理健康,避免大孩因“争宠”产生心理疾病;注重对大孩进行道德情感教育,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幼儿园应当加强儿童的实践能力,普及基本安全知识,使幼儿能够具备独立防护素质。

参考文献

[1]曾毅.关于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若干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3(5):24-31.

[2]李佩.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措施[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4):83-87,92.

[3]庞丽娟,王红蕾,吕武.对“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建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2-21.

[4]郑益乐.“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影响及建议:兼论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现状与前景展望[J].教育科学,2016,32(3):83-89.

[5]徐倩.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6]惠雪莉,阳德华.“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师资供给的现状、挑战及建议[J].教师教育学报,2018,5(1):82-89.

[7]杨利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措施[J].亚太教育,2016(25):254.

项目来源:本文系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全面二孩背景下陕西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状况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DKT1606)。

作者:闻世利,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管理;史文秀,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政策(721013)。

猜你喜欢
全面二孩学前儿童教育资源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权的保障
浅析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