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雨课堂应用探索

2019-11-12 07:45李素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8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雨课堂微信

摘 要 雨课堂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运用的体现,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借助雨课堂,学生的手机转化为学习工具,同样可以玩转课堂。

关键词 雨课堂;国际贸易实务;信息技术;微信;MOOC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8-0102-03

Application of Rain Classroom Against Backdrop of Informa-tionization: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ourse//LI Suyu

Abstract The rain classroom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powerful, and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in the tea-

ching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course. With the help of

rain classroom, students mobile phones are converted into learning tools, playing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lassroom.

Key words rain classroom;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Cat; MOOC

1 前言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授课学生为电子商务专业,无前修课程,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贸易专业术语理解相对困难,学好本门课程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方式乏弱无力。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深入教育领域,促进教学手段不断创新。雨课堂将教学工具融入PowerPoint与微信,实现全景式数据采集,驱动教学探微。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雨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有效激发,整体上学习质量较之以往有很大提升。

2 雨课堂平台简介

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它将PPT、MOOC、手机微信融为一体,可实现全景式采集数据、形成性评价、多通道互动。现今智能手机已完全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诸多的手机娱乐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刷朋友圈、微信聊天、看视频等,课堂上也频现“低头族”。雨课堂使学生的娱乐工具转化为学习工具,同样可以玩转课堂。

借助雨课堂,学生通过教师推送的资料可实现灵活的课前学习,课上多样的互动渠道搭建起师生交流的桥梁。教师可方便快捷地查看教学数据,掌控学生学习动态,提高课堂效率。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给予雨课堂高度评价:“雨课堂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知道教室里真正发生了什么。它有助于实现数据驱动的教学,帮助教师在提升教学艺术的同时,实现科学教学和教学科学。”

3 雨课堂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准备工作 雨课堂使用要求比较简单,学生直接使用手机微信扫码进入即可。不需下载APP,学生课下便可随时随地查看学习资料,根据自身实际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对于教师而言,需提前准备好课前推送资料以及相应的慕课视频。本课程以超星泛雅以及中国大学慕课在线学习平台为依托,针对性地选择适量的MOOC视频及课件推送给学生。诸如课前预习资料,相比而言,学生更喜欢选择视频资料来学习。通过调查发现,五分钟以内的视频学习效果更好,学生更乐于接受。好的PPT课件内容丰富,可以给予学生多样性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件内容。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课件资源根据授课章节的重难点进行分解,分为两个层次[1],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以及精确地掌握难重点。对相对简单的知识点单独整列,形成课前推送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第二层次的课件主要针对重难点,课上进行内容精讲及课堂随测。

以第二章“交易磋商”为例,学生第一层次的课件内容涵盖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的概念,以及法律效果与函电示例。在课件设计上除了相应的理论知识点,还导入情景案例让学生动脑思考。第二层次的课件主要集中阐述重难点,介绍有效发盘的条件、有条件的接受及逾期接受的法律效力。综合来看,课件分层应用效果良好。

课上测验显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良好。课后展开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内容满堂灌,学生更乐于接受此种教学方式,在自主学习阶段可以有效平衡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学习高效的学生能够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重难点。

具体应用 与传统的教学不同,雨课堂呈现的是全新的教学体验,促使教师由课堂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知识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进行转化,教学模式亦由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向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堂积极讨论进行转变[2]。雨课堂教学涵盖课前、课中及课后,教师通过雨课堂授课、推送课件及发布学习任务。

课前,教師工作包括发布班级公告及课前课件,推送MOOC资料,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查看学生反馈情况,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回复,可根据学生反馈的疑难点适当调整授课计划。学生需查看学习任务,完成预习工作。

课中,利用雨课堂授课,教学安排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标记不懂课件,通过雨课堂讨论区、弹幕、学生投稿等方式与教师进行立体互动。

课后,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理论综合运用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设计课后任务,并有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反馈[3]。雨课堂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便捷地发布课后任务,查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可发布小测试,帮助学生复习总结课堂学习内容。通过推送课外拓展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下面以第二章“交易磋商”教学为例进行论述。

1)课前任务发布:学习三分钟的慕课视频,完成题目(四个名词翻译)。多数学生的完成时间在10分钟以内,不会造成沉重的学习负担。课前教师查看学习反馈,发现有匿名留言,某学生认为交易磋商的这几个步骤,与平时买东西讨价还价的过程差不多。这里给予学生回复:思路正确,但交易磋商更倾向于法律行为,具体可参见课件2.1。

2)课中教学分为五个步骤。

①情境导思。引入课题,雨课堂推送实例背景材料,教师进行简要分析,帮助学生理顺思路。

②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第一层次的课件已发布到班级,学生自学交易磋商各个环节的概念及法律效果,探究情境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③讨论交流。学生对相关知识点以及前期形成的思路进行交流讨论,可在雨课堂讨论区发言,评价其他学生的观点。教师发布讨论话题:逾期接受都是无效的。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可对自己理解的某个知识点发表看法,与同学相互进行评论。

④重难点讲授环节。教师结合案例进行知识点精讲,限时发布课堂随测题目(主观题一道,客观题两题),以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实时评测。

⑤点评总结。教师对讨论区学生评论情况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让学生进行学习总结。

3)课后任务包括测试题(客观题目五道)和知识拓展链接。测试题目是为了学生自我检测课上的学习效果。附上的链接为超星泛雅和中国大学慕课网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渠道进入课程查看慕课视频。

雨课堂使用情况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体系包含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4]。为能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手机的学习效用,将雨课堂使用情况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主要依据为雨课堂采集到的学生行为数据,主要内容涵盖课前预习反馈、课中学习参与情况以及课后测试完成情况,此部分分值占平日成绩的30%。线下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课中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到课率及课堂讨论表现。这一评价体系有效地提高了雨课堂的课堂利用率,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得到学生重视,完成质量有明显提高。

应用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雨课堂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大多数学生表示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认为雨课堂为课上、课下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很好的氛围环境,让自己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而教师通过雨课堂的数据反馈,也明显发现与传统的授课方式相比,雨课堂更能够适应大学生的学习节奏,学生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发挥空间。

通过雨课堂授课,课堂教学效率有明显提高。雨课堂讨论区发言活跃,教师随时关注、即时点评,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点,学生积极发送弹幕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如针对案例材料,开启弹幕,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观点看法,有效地避免了个别学生消极发言而扰乱课堂秩序。另外,教师通过查看学生发言,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授课计划,课堂授课更有效率。雨课堂课后总结帮助教师关注预警学生,督促其积极参与学习。此外,在课堂上,学生对不懂课件进行标记,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该知识点展开深入剖析,化解学生疑难点。

4 实践思考

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 雨课堂对教师课前准备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整理教学资料。如对视频资料的筛选更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没有针对性的资料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注重雨课堂使用效果 有少数学生课堂参与率不高。从目前授课情况来看,班级整体签到率很高,但课上限时提交的习题总会有少数学生不参与,原因可能是对知识点不理解,或是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可询问个别学生了解情况,课上给予较多的关注并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题目发布要适度、合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很多知识点的应用都需要设置具体的案例环境,学生提交的主观题目均需进行批改,学生数量多的情况下,对教师而言工作量较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课后测试尽可能少设置主观题目,而以客观题型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课上可侧重设置主观题型,训练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学生限时提交后,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答案进行投屏,现场评析。这样可以在较少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转换思维,进而评价自己观点的优劣,取长补短。

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本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他们还停留在教师全堂主讲的惯性思维里面,并不擅长自主学习,而大学课堂注重“学生主体,教师引导”。雨课堂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平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转换,从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学习,利用雨课堂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互动,更好地适应大学课堂。

5 结语

信息技术在大学教育领域的创新运用仍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雨课堂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充分体现,使用方便,功能强大,使教学活动前铺到课前,延伸到课后,成功搭建手机与高校课堂的桥梁,在实践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方杰,王鑫,杜慧勇.基于“雨课堂”的内燃机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18,47(16):170-171.

[2]多依丽,付晓岩,海军.“雨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2017(12):153-155.

[3]張晓云,郑辉昌.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高校智慧教学活动组织之探究[J].高教论坛,2018(10)48-51.

[4]陈婷.“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江苏:江苏师范大学,2017.

作者:李素玉,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实务(276826)。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雨课堂微信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