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岛的“无题诗”

2019-11-13 19:36张智学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题诗北岛无题

张智学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1 无题诗含义和发展

无题诗至少有两个含义:其一包括没有题目或者本有题目而后来流传过程中佚失的诗,该种情况属于“无意识”的状态。这种情况,诗的题目“无题”与诗的内容并无关联,如《诗经》中的某些诗;其二包括诗人故意或无奈以“无题”命名的诗歌,属于作者“有意识”的状态,作者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不愿给诗歌命题。如:对诗题的不重视、诗歌主题和内容比较丰富而以至于无法用单一题目命名,如李商隐“无题”诗。第一种“无题诗”是主观不能控制的,第二种“无题诗”则是主观有意为之。本文则主要探讨第二种无题诗。

唐代李商隐开创“无题诗”,利用“无题”作为诗歌题目,大大拓展了诗歌的书写内容。尤其是在爱情的题材上,运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为后代留下了许多缠绵难解的无题诗。

宋代诗人陆游说:“唐人诗中有曰‘无题’者,率杯酒狎邪之语。以其不可指言,故之‘无题’,非真无题也。近吕居仁、陈去非亦有曰‘无题’者,乃与唐人不类。或真亡其题,或有所避,其实失于不深考耳。”在宋人眼里,无题诗更多所言应是“杯酒狎邪”。直到苏轼所写的“无题”诗,与所谓的“杯酒狎邪”不再有关系。这也就是说,从苏轼开始,“无题”诗再一次扩大写作内容,而不仅局限于李商隐最初写的“无题”诗范围之内。

现当代则有更多诗人模仿进行创作,如:胡适、卞之琳、何其芳、北岛等。废名曾就无题诗的创作发出自己的见解,并对卞之琳、林庚无题诗的创作进行过评论。可见自无题诗出现以来,一直以一种不绝的生命延续至今。

在国外,则有华兹华斯创作了大量的无题诗,如《无题(虹)》,将童心与自然掺入诗中,不仅为自己的无题诗进行了创新,也为国外的无题诗书写树立了典范。除此之外,还有策兰写过多首无题诗《无题(用一把可变的钥匙)》等,一方面丰富了外国的无题诗创作,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岛无题诗的创作。北岛也曾特地为策兰的无题诗写过一些解读性文章。这在解读北岛无题诗的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2 北岛无题诗的表层形式

北岛的十九首无题诗多在10-16行之间,最多的22行,最短的6行。只是从诗歌的字行来看,北岛的“无题诗”和其他诗歌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现代诗歌形式和内容都比较自由,但是整体来看北岛的诗并算不得太长。由于内容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北岛所展现的“短小精湛”“锋利尖锐”有一定关系。由于表现的篇幅有所限制,如果想要在有限的文字表现更宽阔甚至无限的内容,就必须使得每一字都延伸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意味,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任何一首诗都离不开意象,意象的运用能够将许多不容易述说或者不适合明说的感情蕴含其中。而一首诗中的意象还能营造一种意境,从而使得诗歌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很多时候,一首诗的好坏便由这种意境的高低决定的。不管是中国古代的诗词,或是现代诗,抑或是外国的诗歌,都或多或少的掺杂自然客观意象于其中,借以表达自我。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说“朦胧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意象派”,就是因为在朦胧诗中出现很多意象,有时候出现意象并列、意象错位等情况,有时候变现的不符合生活逻辑,有时候不符合汉语语法,使得出现“表面字义能够明白,但是连贯起来却不能理解”。

有许多意象具有特定意义,也广为诗人所引用,在北岛的无题诗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把握一个诗人经常选用的意象,能够透此审视出诗人的情感世界。笔者通过筛选比较,归置了以下几种出现次数比较多的情况(有时同一意象在语言上有一定的偏差,根据表达意思也归置于一类)。

(1)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现象。这些意象是诗歌中最容易选用的,因为这些意象可以传达出更多间接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有美感。如:黎明、夜、水、太阳、光。

黎明:这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象征着希望和力量,在北岛的无题诗中也多次出现。“玫瑰用茎管饮水/如果不是水/至少是黎明”中将“黎明”与“水”相提并论,渲染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境。

夜:夜的意象自古以来就被诗人所吟诵,夜色中的美让人感到安静,比起白昼的喧嚣,夜的寂静给人更多安全感,让人有更多时间精力去思考。另外,“夜”有时候也象征着一种黑暗的岁月,有阴暗的代表。这一意象在北岛的无题诗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夜傲慢地跪下/托起世代的灯火”中的“夜”具有人的性质,同时具有使命感。

水:水包括“海水”“泉水”“洪水”等。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水,本质上是生命的象征,是灵动的表现。由于修饰词的变化,也会使得水出现不同的象征。“积怨使一滴水变得浑浊”中的“水”具有纯洁干净、清澈光明的象征。

太阳:又或是“日”,是正义的化身,有权威的象征。“太阳从麦田逃走/又随乞丐返回”将太阳拟人化,并且随着“乞丐”返回,道出光明和真理丢失在历史中,最终成为“乞丐”的追随者。

光:与太阳一样,光属于光明的象征,但是不仅仅局限于“阳光”,还有“灯光”“烛光”等,有时候和“火”有相似的象征。“桥成为现实/跨越公共的光线”,桥是连接双方的纽带,将桥的作用刻画的更加重要。

(2)动物、植物。与自然景物一样,诗人对动植物意象的选取也将诗的蕴含发挥到极致。如:落叶、树、麦田、玫瑰、鸟。

落叶:多与飒秋联系在一起,因为古人多伤春悲秋,因此落叶也象征着凋败或者死亡,带有悲伤的格调。北岛诗中的“落叶”有“逝去的历史”的意味。“像没有铭刻的墓碑/在路的尽头耸立/落叶也会说话”,落叶与墓碑刻画出一幅凄凉感伤的意境。

树:不同的树象征着不同的性格,但是整体而言,“树”象征着绿色生机。北岛诗中的“树”则显然超越了这些常见的意味。“不要惊慌/我要沿着某些树的想法/从口吃转向歌唱”,同样将树以拟人化,使得渲染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麦田:一个与中国古老农业文明息息相关的意象,也寄予了农耕文明对农作物、家园的希望。这一意象在北岛出国后出现的尤其频繁,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北岛的内心变化。“苍鹰的影子掠过/麦田战栗”,这里的麦田有着特定的象征,一定程度上是对农村文化的“担心”。

玫瑰:在现代诗歌中出现较多的一种花,很多时候寄予着爱情,而带刺的身躯也常常蕴含着危险。“奇异的乡愁/垂死的玫瑰”,将乡愁和玫瑰一同对比,使得诗人自身的乡愁,对家乡的热爱和无奈,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鸟:由于鸟可以自由飞翔在天空,因此多象征着自由,有时候也蕴含着一种追求。“念头像被寒流/抖落的鸟群”,突出念头之多如鸟群,另一方面表明自己的念头就像寒流中的鸟群受到环境的侵袭。

(3)人造之物,及与人类生活相关的事物。这一类意象依旧特定的历史意义,因为是和人类有关,因此很多时候传达的感情也指向自我。如:路、书、镜子。

路:从古延伸至金的意象,多有“小径”之意。一方面具有中国古典美,另一方面也具有“引导”“答案”的意味。这一意象在北岛的诗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我成为夏天的解释者/回到大路上/戴上帽子集中思想”,夏天的大路是无比炎热的,而诗人却还要戴着帽子进行思想,为我们展现了思想极其危险或者不得不戴着帽子思考的无奈。

书:知识和文化的象征,是读书人的必备物品,也代表着真理。“除了自己,去打开或合上/那本喧嚣的书”,这是一本“喧嚣”的书,和正常的书是不一样的,表现出一个人在寻找知识和真理的孤独感。

镜子:自古便运用至今的意象,但是在古代诗歌中“镜”多与娇柔女子有关,彰显一种女性柔水的美。而在北岛的诗中,“镜子”更多反映内心的孤苦,自己与镜子对话,也折射出一种虚妄或是对某种不可求的真理的追逐。“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我们”像在镜子中交换轻蔑,道出了“我们”给对方一样的东西。

(4)与人类自身有关的意象。这一类意象已经偏直接性,除了具有特定的价值含义外,汪汪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如:歌唱、梦、人的身份、语言、泪水。

歌声:不管是人的歌唱还是其他动物的歌唱,因为歌声是美好的,因此歌唱也必然代表着一种宣告,或是对一种美好的歌颂。“最终露出午夜/疯狂的歌声/披头散发”,“午夜的歌声”是不符合现实状况的,营造了一种喧嚣疯狂、无理取闹的可笑意境。

梦:与现实相对应的一种现象,自古以来便被世人所歌颂。因为梦是对现实的补充,是对美好的向往,也是诗人对幻想世界进行建构的表现。“窗帘后面,梦/在波浪般的头发中/喧响”,将梦拟人化,营造了一种奇诡的意境。

人的身份:不同的人的身份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和责任,北岛借助这些人物的身份表达了不同的境况,进而传达不同的感情。“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陌生人”充分表明了自己对这个世界认识不深,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无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世界的躲避。

语言: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符号,也往往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在北岛出国后的诗中,“语言”这个意象出现频率很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岛对祖国、对母语的态度。“当语言发疯,我们/在法律的一块空地上/因聋哑而得救”,得救就意味着合法,如果语言都发疯,“我们”在法律中只能聋哑。

泪水:与欢笑对应,体现着人的一种情绪。泪水蕴含着更多的情绪在其中,可能是激动的、悲伤的,甚至是欢喜的。但是不能否认诗歌中的“泪水”更直接的表现作者的主观情绪。在北岛的诗中,同样被寄托着百感交集的情感。“被颂扬之鱼/穿过众人的泪水”,被歌颂的对象其实并不是在歌颂中生活,相反可能在接收着更多的“泪水”。

(5)与感情有关的直白的情绪言语。最直接的意象,能够直接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相比自然物少了一些实在感。如:世界、爱、记忆、黑色、时间。

世界:一个宽大开阔的意象,很多时候对应着一种客观现象的整体,也可能会传达出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和改变的愿望。“消失在另一个/更加孤寂的世界里”,不管是“诅咒”还是“爱”都成为火焰,消失在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加孤寂的世界。

爱:千百年来一直被宣扬的主题,在北岛的诗中,直接出现使得主体对爱的重视度更加突出。“假如爱不是遗忘的话/苦难也不是记忆”,“假如”意味着已经成为现实,也就是说爱已经被遗忘,苦难也是记忆。这里有对爱被遗忘的惋惜和愤懑。

记忆:作为人类特定的存在物质,不管是美好的过去还是悲伤的回忆,都成为过去式。很多时候,记忆成为时光的代表,对过去的美好的向往和惋惜。“在巨石后面排队的人/等待着进入帝王的/记忆”,那些排队的人可能是为帝王修建陵墓的人,这时是对帝王记忆的向往。

黑色:一种消极成分的色彩,很多时候反映着人的心情或是夜的颜色。“我畏惧黑暗/却用身体挡住了/那盏唯一的灯”,一方面自己畏惧黑暗,另一方面又用身体挡住唯一的灯。最终的自己还是陷入黑暗中,这里就令人反思,其中的那盏灯究竟有着什么意境?

时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时间的概念比较敏感。与哀伤有关,很多时候都是对自己年华的感慨和对韶华流逝的痛惜。“夜是一部旧影片/琴声如雨浸润了时代”,整句便渲染出一种凄凉哀伤的境界,能够明显感受到时间的力量。

3 北岛无题诗的深层内容

通过对北岛“无题诗”意象的简单梳理,可以发现北岛自1979年以来的内心感情世界,和感情世界的流变。

(1)历史性。自古以来,中国诗人都会有一种使命感,是对时代和历史负责任的情怀。因为有了这种使命,从而会对古往今来发出感慨。在北岛的无题诗中,也能找到这种情怀。他不将目光局限于某一段特定的历史,而是在不断地比较、不断地思考中,传达着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反思。其中虽然有着北岛对时光流逝的哀伤之情,但是在哀伤之余更多的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深思。

(2)政治性。北岛的诗歌,很多时候能够读出一定的政治性,这与他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也是为什么当时叫“朦胧诗”的一个原因,由于言说不直接,但是又有若隐若现的抒发。从北岛的无题诗中,能够看出他对这个时代的控诉,有着自己尖锐的思考,也有对现实的美好渴望。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诗人所应该勇敢面对的。

诚然,不能否认北岛诗歌中的政治性,尤其是在北岛离开大陆之前。但是,如果提起北岛就和政治性结合起来,会导致对北岛的误读。北岛诗中的政治性是和其他特性相紧密联系的,并不是为了政治而政治化。

(3)对母语的思考。在北岛的无题诗中,涉及到母语的相关意象出现次数频率极高,也直接反映出北岛对母语的思考。在北岛离开大陆之后,他并没有就此远离母语,相反显得与母语更加亲密。从北岛的无题诗中,能看出他对母语保持着一种真诚纯洁的态度。

同时,北岛在海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对北岛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他说:“这些年在海外对传统的确有了新的领悟。传统就像血缘的召唤一样,是你在人生某一刻才会突然领悟到的。传统博大精深与个人的力量势单力薄,就像大风与孤帆一样,只有懂得风向的帆才能远行。而问题在于传统就像风的形成那样复杂,往往是不可及,可感而不可知的……我们要是有能耐,就应该加入并丰富这一传统,否则我们就是败家子。”从中可以看出,北岛还是充分意识到古典传统和汉语写作的重要性。

此外,北岛也有单就“语言”而写的诗,不仅反映出北岛对母语语言的思考,也反映出北岛在寻找语言和表达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和北岛探寻母语和写作是不相背离的。

(4)对故乡的怀念。这一主题在北岛后期的无题诗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和北岛在海外有一定关系。诗中经常出现古典意象,如“麦田”“稻草”等。此外也出现“父亲”“母亲”“童年”等意象。这些意象充分折射出北岛对故乡的一种怀念,以及对以往的一些人的思念。

虽然这种主题在北岛的诗中呈现的范围有限,但是也充分传达出北岛的家国情怀。在对故乡、亲人的怀念的背后,也一定程度折射出北岛对农耕文明的担忧以及美好的寄托。同样,在北岛的无题诗中也能看出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在主客观的世界中极致地表现出来。由于自身在海外,诗歌中也有漂泊以及文化漂泊的成分。如“这脆弱的时刻/敌对的岸/风折叠所有的消息/记忆变成了主人”。

(5)对真理的探寻。不管是北岛向内寻找自我,还是向外寻找真理,北岛在诗中都表现出一种客观冷峻的态度。这也和历史性和政治性有一定的关联的。北岛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个世界,包括自己。他在寻找一种永恒,一种属于真理上的永恒。

北岛在不断地寻找着这种永恒,也相信这种永恒终究会被发现。如“哦陈酒/因表达而失色/煤会遇见必然的矿灯/火不能能为火作证”,这就是典型地表现出北岛对真理的肯定和相信:煤会遇见必然的矿灯。

(6)对未来的信任和希望。北岛并不是一个悲观的人,虽然他的诗中很多时候充满了黑暗色彩和悲观成分,那只是对这个时代的控诉。很多时候,北岛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对生活的肯定和对未来的信任。

不管是对自由的渴望,还是对明天和未来的信心,抑或是某些文化的传承,北岛在诗中都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虽然其中不乏徘徊犹豫、怀疑迷失、寻找困苦的成分,但是只要坚持努力,最终都会是好的结局。这是北岛对诗歌的一种态度,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以上六种是北岛在无题诗中主要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北岛诗歌所传达出个人对外在世界的思考。在北岛的无题诗中,以时间为坐标轴,能够观察出北岛的个人情感和心灵史。其内心世界在出国前后有着明显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北岛诗歌在前后有着明显的不同。结合北岛的内心世界看诗歌,以及结合北岛的诗歌看内心世界,两者相互促进,能够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北岛的内心变化。

4 北岛与其他人创作的比较

4.1 北岛无题诗与其他有题诗

无题诗在北岛的所有诗歌中占有的比例并不是特别大,但是通过研究北岛的无题诗而观察到北岛诗歌的主要变化还是足够的。

在北岛其他有题诗中,有些诗歌也是可以算作无题诗的。其中很多有题诗的题目名字与诗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抑或是从诗歌中摘抄一两个词语作诗名。这一点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如《锦瑟》。因此在看北岛其他的有题诗的时候,有时候也能将这一类有题诗算作无题诗。

北岛的诗歌跳跃性比较强,用北岛自己的话也就是:“诗歌面临着形式的危机,许多陈旧的变现手段已经不能够用了,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手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前景。我试图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引入自己的诗中,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另外,我还十分注重诗歌的容纳量、潜意识和瞬间感受的捕捉。”

跳跃性在北岛的诗歌中非常常见,在无题诗中每段之间就有明显的剪切效果,而在有题诗的大部分中也有同样的剪切效果。但是在北岛早期的创作中,有题诗在这方面的体现还不是特别明显。如《回答》《岸》《雨夜》等,就没有特别明显的剪切效果。

在主题传达上,无题诗属于有题诗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有题诗同样表达着与无题诗有着相似感情的个人思考,如《回答》《履历》《在天涯》等,就有明显地对世界、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只是一首无题诗所传达出来的感情要比一首有题诗传达出来的效果更加多样性和朦胧性,而有题诗则倾向于准确性和直接性。由于有题诗数量远远多于无题诗,因此有题诗的题材和感情也要比无题诗多。

4.2 北岛与其他朦胧派诗人

同样是朦胧派诗人,北岛无题诗的创作明显成为朦胧派中的一个亮点。同样是具有朦胧意味,能够多重解读的诗歌,北岛以“无题”命名诗歌,不得不说也间接地拓展了诗歌本身蕴含的深度。固定性的诗歌题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歌内容的解读方式,同时也限制了读者的想象。

顾城也有以诗歌第一句诗为诗名的例子,如《我唱自己的歌》《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但是与北岛相比,顾城并不直接使用“无题”为题目,可见两个人对无题诗的见解是不同的。顾城或许没有想加深诗歌内容理解的倾向,而北岛更有一种故意不限制读者想象的倾向。

此外,最为重要的是每一个诗人都有自己所独有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了一个诗人写作的风格。与这种特质相关的因素包括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个人思考、个人性格等内外综合在一起的总和。这就解释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流派的诗人,创作的诗歌却又风格迥异。北岛自从居住海外以来,因为更加注重回归于文字和语言,使得其诗歌的艺术特色更胜一筹。

比如他论及策兰的《无题(串成线的太阳)》:“每一个词孤立无援,往往只能指向自身。他对抒情性回声的压抑,对拆解词义的热衷,使他慢慢关上对话之门”不用说,策兰这种回归词性本身的无题诗对北岛是一个影响,使得他在表达个人感情时,

5 北岛无题诗的总结和意义

作为“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北岛写出了许多具有朦胧意味的诗歌;加上无题诗自身的模糊性,使得北岛的无题诗更加具有不可解性、难解性、多解性的特点。结合北岛自身的经历以及与其他有题诗的对比,让这些无题诗渐渐还原出诗歌最初的设定。由此,我们能够从北岛的无题诗中看出北岛自我的流变、诗歌的流变、思想的流变。在尽可能还原诗人本身设定的唯一性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可能连诗人本身都没有想到的多样性。

在北岛的无题诗创作中,北岛在不抛弃传统古典意象意蕴的同时,结合自身个性特色的语言和叙述模式,进一步丰富了无题诗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这对无题诗的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对整个中国新诗的发展也具有非凡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题诗北岛无题
郭沫若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题诗
我眼中的北岛
睡吧,山谷
画竹题诗
李一氓工作情景与《石头记》题诗
《君子萧萧》画题诗
无题
无题
一颗温润明亮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