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诗论》诗学观与传统诗学观比较

2019-11-13 21:46赵新宇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生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诗论教化诗学

赵新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诗经》是中国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自古以来一直受到读书人与学者的重视。春秋战国时期包括儒家在内各家学派便多有研习,汉代更是成为官学之一,直到今天,《诗经》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避不开的一部分,许多成语、熟语都是出自这部经典。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历经战乱,到西汉时期有四种《诗经》版本流传,即“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历经两千多个春秋后,其余三家诗都已失传,今天我们看到的版本只有“毛诗”了,《诗大序》也成为公认的解读《诗经》的经典之作。

21世纪初,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被整理发表,这批竹简共29支,计有1006字,涉及到58篇诗歌,均可与传世本对照。《孔子诗论》中有着大量的讲诗的话语,能让读者清晰地体味到一个与后来毛诗不一样的诗学观念。

《孔子诗论》1号简中有“诗亡(无)隐志,乐亡(无)隐情,文亡(无)隐言(意)”,这一段话可与《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观点相互参考。《尚书·尧典》本是先秦儒生根据记载传说编写的一篇“上古史”,其中充满了大量当时的儒家思想。《孔子诗论》与《尚书·尧典》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接近,可以看到《孔子诗论》中对于“诗”“乐”“文”三种表现方式与“志”“情”“意”三种表现内涵的关系的阐释更为明确,明确的指出诗歌应当直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同时,《孔子诗论》也提到了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如2号简中提到:“《讼(颂)》,坪(平)德也,多言后,其乐安而迟,其歌绅(申)而易,其思深而远,至矣。”这里就谈到了《颂》的政治教化作用与国事兴衰的演变。而到了西汉时期的《毛诗序》则更加强调诗的政治功能,如“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等。在这一点上《孔子诗论》的阐释明显更为符合诗歌的本意,而后世学者则在此基础上强化了“诗言志”的政治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迎合统治阶级的意味。

楚竹书《孔子诗论》3号简中提到:“《邦风》,其内(纳)勿(物)也,溥(普)观人俗焉,大敛材焉,其言文,其聖(声)善。”这段话明显是在说《国风》的作用是“普观人俗”,是“大敛材”,即起到了解民情风俗、认识各种物材的功能。许多学者认为,“大敛材”与采诗制度有关,而“普观人俗”在后面的简中有具体说明。竹书16号简中提到“吾以《葛覃》得氏初之诗,民性古(固)然”,24号简提到“吾以《甘棠》得宗庙之敬,民性古(固)然”,20号简提到“(吾以《木瓜》得)币帛之不可去也,民性古(固)然”。反复出现的“民性固然”正反应出孔子对于读诗者通过诗歌了解不同地方百姓风俗民情的作用的认可。《孔子诗论》中的言论是从一个普通的读诗者的角度出发,解释《诗经》的功能目的,而传世文献中,如《礼记》《汉书》等文献中均有相似的功能性解读,但却是站在统治者立场上的。《礼记·王制》中说:“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汉书·艺文志》记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从帝王角度观诗,以便“知得失,自考正”,达到其政治目的,《毛诗序》正是迎合统治者的这种观点,因此才有“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这样的文字出现。可见竹书《孔子诗论》与后世儒家所秉承的诗学观念有着明显不同,《孔子诗论》更多的是对诗歌原旨的把握,而后世儒生则是着重强调诗歌的兴喻寄托意义,以便为统治者做政治服务。

具体到每一首诗歌,竹书《孔子诗论》往往用一两个字,最多一句话来讨论诗歌主旨,如10号简中“《关疋(雎)》之改,《樛木》之时,《汉广》之智,《雀巢》之归,《甘棠》之保(报),《绿衣》之思,《燕燕》之情,害(曷)?曰:童(动)而皆贤于其初者也”,26号简中“《北(邶)·白(柏)舟》闷,《浴(谷)风》背,《蓼莪》有孝志,《隰有苌楚》得而谋之也”,这两段基本都是用一个字来概括诗歌的主旨。《关雎》看似讲的是男女爱情,实际上要表现的是“礼”,所以说要“以色喻于礼”(10号简),这是一种“转化”的意思,所以说“改”。《樛木》讲的是一位贵族命运好,“福履绥之”,所以说“时”,就是天时、命运的意思。《汉广》是讲一个男子爱慕一位女子,而该女子即将出嫁,男子“知不可得”(11号简)而认清事实,放弃追求之心,因此说“智”。《雀巢》是描写贵族嫁女之诗,所以说“归”,即女子出嫁之意。《甘棠》讲的是南国人民因感念当初召伯的恩德,因此爱惜召伯当年曾休息过得甘棠树,是为了报答召伯的恩泽,因此说“报”。《绿衣》讲的是丈夫思念亡妻,因此说“思”。《燕燕》讲的是年轻的男子与一位女子本是爱侣,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结婚,只能在她出嫁时送行,因此说“情”。《邶风·柏舟》写的是一位史官自述在黑暗势力打击下的忧愁和痛苦,因此说“闷”。《谷风》在今本《诗经》中有两篇,分别是《邶风·谷风》与《小雅·谷风》,这两首都是讲妻子被丈夫抛弃的诗,意思接近,都可说得通,因此说“背”。《蓼莪》讲的是诗人在徭役或统治者压迫下不得奉养父母,父母不幸死去,诗人写诗抒发内心的悲痛,因此说“有孝志”。《隰有苌楚》讲的是女子对男子示爱的短歌,男子并未婚配,女子希望谋求婚姻,因此说“得而谋之”。上述几段简文对诗歌主题、章句含义都能从实际出发,而与《毛诗》中牵强附会到政治教化的解释不尽相同,因此可以说竹书《孔子诗论》对诗歌主旨的讨论相比后来的《毛诗》更为接近诗歌本来面目。

竹书《孔子诗论》不仅有孔子对具体诗歌的阐释,还有他读诗的感受与共鸣。第21号简中有:“孔子曰:《宛丘》,吾善之。《于(猗)嗟》,吾喜之。《鸤鸠》,吾信之。《文王》,吾美之。”22号简中有:“《宛丘》曰:‘洵有情,而亡(无)望。’吾善之。《于(猗)嗟》曰:‘四矢弁(反),以御乱。’吾喜之。《鸤鸠》曰:‘其义(仪)一氏(兮),心女(如)结也。’吾信之。《文王》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吾美之。”《宛丘》一诗是刺巫女之诗,《毛诗序》以为是刺幽公荒淫无道,无论哪种解释都与“善”无关,可能是孔子称赞这种敢于直刺的精神吧。《猗嗟》是齐国贵族赞美鲁庄公体壮貌美、能武善射,由于鲁庄公是齐襄公外甥,因此对有这样优秀的外甥令人“喜之”。《鸤鸠》是赞美统治者始终如一的美德,因此说“信之”。《文王》是赞美文王功业的诗,是后世子孙对先祖的祭祀歌颂,因此说“美之”。这种对《诗经》表达感情的关注、认同与共鸣是后儒的《毛诗》与其他《诗经》著述所忽视的,《毛诗》等更为关注的是《诗经》作为“五经”的教化作用,是它的政治功能而非审美功能,竹书《孔子诗论》则对每首诗具体的情、志有着明晰深刻的理解。这是中国古代《诗经》研究忽视的一个环节,随着这批楚竹书的整理问世,可以说填补了一个空白。

小结

通过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一套与《毛诗》体系完全不同的诗学观念。这种关注诗歌表达情感、重视文本的诗学观迥异于《毛诗序》那种充满政治教化的传统诗学观,也印证了近代学者对《诗经》回溯本源的解读的正确性。楚竹书《孔子诗论》可以看做是《诗经》从诗歌抒情叙事功能发展为《毛诗序》那种政治教化“教材”的过渡阶段。《孔子诗论》为我们打开了一道新的学术视野,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疑问,有待学者的研究发现。

猜你喜欢
诗论教化诗学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背诗学写话
《诗论与诗评》近日出版
秋夜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诗评诗论
学习毛泽东诗论思想指导旧体诗创作实践
徐志摩的诗论
不走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