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唱好安全生产的主角

2019-11-17 04:51孔令尚
山东人大工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监管部门管控事故

□孔令尚

3月21日,江苏省响水县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大爆炸事故揪紧了国人的心,也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截止到3月27日,事故已造成78人死亡,超过600人不同程度受伤。国务院调查组指出,事故发生前该企业曾连续被查处、被通报、被罚款,然而企业相关负责人却仍旧严重违法违规,我行我素,最终酿成这起惨烈事故。

痛心愤慨之余,我们更要深刻反思,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天天抓安全生产,但诸如爆炸、火灾、车祸、坍塌等安全生产事故还是屡禁不止?原因自然是复杂的,但关键的一条应是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因此,是时候让企业来唱主角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要唱主角。其中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政府监管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但政府的监管实质上是给企业提供一种提醒、把关、纠偏的公共服务,不可能全天候伴随着每个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更不能代替企业的内部管控。政府的监管是外因,企业的管控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政府到位的监管加上企业有效的管控,才能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如果企业认为安全生产是监管部门的事,对政府的监管敷衍应付,那么政府再怎么加大监管力度,事故还是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响水县这次特大化工企业爆炸事故就是一个明证。涉事企业2018年2月曾被当时的国家安监总局发出的督促整改函点名批评,并指出它存在的13个安全隐患,但企业并未认真整改。这表明,再有力的监管也无法取代企业的内部管控,企业主角是否唱得好,才是关乎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让企业唱好主角,就要层层抓好教育培训。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最大隐患。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利用以会代训、集中办班、专题讲座、现场警示等形式,多频次地组织企业负责人学法律法规、学上级部署、学经验教训,以此传导压力,不断增强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企业要抓好员工的安全培训,让所有员工都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熟悉如何控制不安全行为、消除隐患,明确违规生产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还要经常组织应急处置模拟演练,通过经常性地教育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让企业唱好主角,就要加强宣传引导。要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对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的宣传力度,突出事故原因剖析、事故教训警示,特别是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法律责任的追究等方面。加大对违法企业及安全隐患整改不力企业的曝光力度,用舆论监督的力量促使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树牢“不是企业消灭事故,就是事故消灭企业”的理念。要加大“生命无价、安全第一”安全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常识从墙上、纸上走进从业人员的心上、手上。

让企业唱好主角,就要在监管执法的全过程聚焦企业。聚焦企业才能抓住安全生产的“牛鼻子”。各级政府召开安全生产方面的会议,要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出台安排部署安全生产的文件,要印发到重点企业手中。开展专项整治,要力戒形式主义做法,深入有关企业查漏洞、挖隐患、找不足;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要把企业作为检查的重点对象。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坚持精准问责,根据调查结论实事求是作出处理,是监管部门失职渎职就问责监管部门,是企业不扎实整改、不严格管理就问责企业,板子要打准、打狠。如果泛泛地问责监管部门,并不会让企业引以为戒,相反还会让其误以为出了事有政府背锅、有部门挡箭而心存侥幸和松懈,显然这不利于提高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监管部门管控事故
学中文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解析
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二手车市场中监管部门与卖家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