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感受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11-19 07:57肖丽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感受性有效策略阅读教学

肖丽

摘 要:阅读是一次心灵的旅程,随着阅读的推进,走进不一样的语文世界当中,感受到多彩的世界情境,感受人物心理变换,感受故事跌宕起伏,当学生能够迁移情感获得启发,学生的情感意识也逐渐得到升华,阅读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层面获得感受和理解,徜徉在阅读的空间中,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直观,设身处地感受语文的不同故事,使阅读成为一件具有探索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感受性;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感受性阅读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不同层面的感受,从内心出发,对语文中不同体裁的内容唤起其感知意识,通过阅读理解,放飞思绪,丰富阅读体验,通过开放课堂营造出轻松自由的阅读氛围,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一、强化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学生在初步的阅读中会形成对语文的自我理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展开问题的分析,进而结合学生的反馈深化其感受,以此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见解。例如,教学苏教版的《诚实与信任》一文,教师鼓励学生回想生活中有哪些诚实守信的案例,从自己身边的事情着手,先随意阐述,此时学生就结合自己的经历众说纷纭:“我有一次去买零食,回家后发现收银员多找给我一块钱,后来我就在妈妈的陪同下把钱送回去了,妈妈夸我是一个诚实的人。”“我有一次和小伙伴约好了去帮他过生日,结果那天妈妈说带我去游乐园,最后我没有去游乐园,而是和小伙伴一起庆祝了生日,因为我答应了他,他说我是一个守信的人。”在阅读中教师让学生去体味有哪些文本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似,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

二、在角色情境中去感受

学生始终徘徊在故事的边缘,无法走进故事的世界中,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故事的角色中去感受人物心理,通过角色的迁移,领会更加深刻的哲理。例如,苏教版的《爱如茉莉》一文,学生可转换视角,代入自身的情感代替茉莉的父母去感受他们对茉莉的爱,然后从茉莉的层面出发,去细细品味这个角色的各种心情,从故事大致的发展路线出发,梳理文本故事的内容,形成笼统的概括。学生阅读时产生共鸣,构建文本虚拟情境与真实认知的桥梁。当学生将自己与故事人物衔接起来,这种情感上的感受是教师的解说无法替代的,学生只有感触良多,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通过文本复述获得感受

教学中对部分经典语句进行复述,可以强化学生的感受。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较为典型的语句将内容汇总,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基于故事,延展视域得到全新的感受。如,苏教版的《九色鹿》一文,本文内容故事较为有趣生动,教师可从网络渠道搜集有关九色鹿的艺术故事,让学生利用“因为……所以……竟然”的形式去复述故事情境,然后鼓励学生在故事之上进行想象思考,设想九色鹿的各种发展可能。此时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迁移,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故事趣味,并在故事的推进中更加懂得寓言哲理。

四、真情表达,真切交流,感受其内涵

长时间进行基础性的阅读分析,照本宣科去阅读和互动,导致学生对语文先入为主地产生了逆反情绪,教师应适当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文本,同时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主动倾听学生的想法,在对话中将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体模式,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教师应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文章的核心点,让学生围绕中心思想进行议论,在大胆而开放性的互动空间中,丰富阅读的感受。《桂花雨》这篇文章通过对儿时“摇花乐”和桂花雨的回忆,表达了一种浓浓的思乡情。当母亲利用桂花来阐述思乡情绪时,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母亲对童年家乡的怀念,学生可以展开讨论,母亲怀念的是桂花还是家乡,到底是家乡的桂花香还是杭州的桂花香,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式,鼓励学生从字面的浅层含义上感受其深刻的内涵,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和空间,强化学生的认知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个体感受,相互交流,消除认知的困惑,深化对阅读的理解,进而在不同的感受模块下,收获语文的真知灼见。

参考文献:

[1]王孫洁.让心灵浸润在文本间感受性阅读教学微探索[J].阅读,2017(7):29-30.

[2]林冰.贴近生活,情智相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3(10):89.

[3]陆燕.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意义和操作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2(2):110-112.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感受性有效策略阅读教学
感受性问题的生物学解释途径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论现代视野中的身体概念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催眠感受性与神经认知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