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2019-11-19 07:57刘丽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刘丽

摘 要:作业是检验学习成果,巩固知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关键手段。新时代背景下,应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趣味的课外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的期待,让作业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一部分,寓教于乐,依托作业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下,就需要创新作业设计的理念与形式,引入“趣味课外作业”的思路,关注作业与生活,作业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对小学语文趣味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脱离出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业是具有学习目标、学习方向的导向作业,什么类型的作业,就决定了学生会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创新设计课外作业,让学生在作业引领下,积极融入生活中,观察、体验、探究与实践,不仅巩固知识、掌握方法,还发展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设计趣味的课外作业,应基于学科特点、教育目标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以生为本,科学设计与实施。

一、設计观察类作业,引导融入生活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趣的思维性活动,需要学生的眼睛、耳朵与大脑同时参与。观察也需要学生能静下心来,针对观察的对象与目标,科学设计观察方法,融入生活展开观察实践。观察类作业是一种有趣的作业形式,以往传统的作业形式中缺少这种作业行为。为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作业的兴趣,可以设计观察类作业,引导学生融入生活观察,鼓励观察、记录、整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后,教师设计趣味的观察类作业,鼓励学生融入生活,深入到生活实际中观察各类植物妈妈是怎么想办法将自己的种子传播出去的。设计的作业为:“大家还知道什么植物的旅行方式吗?它的旅行中蕴含了什么智慧?大家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并运用拍照、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吧!并完成如下题目”。题目为:(1)你观察到哪些植物妈妈很智慧,它们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让自己的种子可以去旅行的呢?请写出植物的种类及种子旅行的方法。(2)完成填空。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花生妈妈有办法,她(  ),葡萄妈妈有办法,她(  )妈妈也有好办法,她(  )。

融入生活观察是一种有趣的学习形式,既让学生从繁重的书写类作业摆脱了出来,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积极的情绪导向下观察生活,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培养了核心素养,也在趣味的作业导向下,发展了综合能力。

二、设计动手类作业,强化动手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认为做是学和教的核心。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途径。素质教育背景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就需要创新设计语文课外作业。可以将动手实践元素引入进来,基于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动手类作业,有效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在学习《传统节日》后,教师设计了动手类的作业,鼓励学生融入生活,动手参与,传承中华优秀的节日文化。教师设计作业:“围绕传统节日,选取其中的一种节日风俗,动手制作一种节日物品吧!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节日来选择制作什么,包括元宵、月饼、窗花、对联、剪纸、粽子、鞭炮等”。任务导向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对传统节日习俗进行了解,与家长互动交流,确定好动手制作的目标,做好材料准备后,再参与到动手制作的活动中。学生有的剪窗花,有的写对联,有的包粽子,有的做月饼,有的用彩纸做鞭炮等。依托动手类作业的完成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深入理解与感悟传统节日文化。

三、设计自主类作业,发展创意思维

设计趣味作业,必须基于自主性原则展开,践行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差异、学习能力。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作业的设计、完成过程。变“要我做作业”为“我要做作业”,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自主设计与完成作业,形式丰富多样。

如在学习《狐假虎威》后,学生都被趣味的寓言故事所吸引,意犹未尽。兴趣导向下,教师设计了自主类作业:“同学们希望当一回小老师吗?围绕这篇课文,自己设计一次作业吧!”教师激励下,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多样化的作业设计,设计的作业形式丰富多彩、有趣好玩。生1:我要将“狐假虎威”的故事表演给爸爸妈妈看;生2:我家有一本寓言故事书,我将阅读五则这样的趣味故事;生3:我喜欢画画,我会将这个故事画成一幅连环画,还为它配上对白;生4:我想改编这个故事,可以换角色,也可以续编这个故事……学生创意无穷,兴趣多样,设计的作业形式也种类多样。设计自主类作业,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时,设计趣味的课外作业,有助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实现“有质量的教育”。趣味课外作业的形式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摸索、提炼与总结,整理出趣味的作业形式,基于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不同,科学选择,有效优化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何聪聪.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与策略[J].知识窗,2015(20):17.

[2]邓丽琴.让作业变成孩子的期待:小学语文作业趣味化设计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7(14):44-45.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