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视域下高校学科队伍执行力提升策略探究

2019-11-22 10:38沈乃丰
大学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执行力双一流提升策略

沈乃丰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学科队伍执行力的重要性,更要看到提升学科队伍执行力的紧迫性。可从“定好战略,建立学科发展目标体系…建好班子,打造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带好队伍,筑牢學科运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学科队伍执行力,助推高校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队伍;执行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9)11-0005-03

2015年10月,国家启动了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从建设、改革方面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强调,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1]。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保障,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执行力和战斗力过硬的学科队伍。从长远来看,“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层面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绝不是一种短期行为,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所以,在这一新常态下,如何提升学科队伍的执行力就成了各高校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执行力与高校学科队伍执行力的内涵

(一)执行力的内涵

“执行”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实施,实行。在经济管理学科上的“执行”主要是从英文翻译、引进的概念,其对应的英文为“excecute”,其义有两种:一是指对规划的实施;二是指完成某种困难的事情或变革,它不以已有的规划为前提。学界认为执行是目标和结果之间的桥梁[2]。“力”在物理学上被定义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本文“力”的概念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能力”的概念。执行力就是在既定的战略和愿景的前提下,组织对内外部可利用的资源进行综合协调,制定出可行的战略,并通过有效的执行措施来实现组织目标、达成组织愿景的一种力量和能力。执行力既能反映组织(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的整体素质,也能反映高中层管理者、基层个人的角色素养,即团队执行力和个人执行力。团队执行力是指一个团队把战略决策持续转化成结果的满意度、精确度和速度,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表现出来的就是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竞争力和凝聚力。个人执行力取决于其本人是否有良好的工作方式与习惯,是否熟练掌握管人与管事的相关管理工具,是否有正确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是否具有执行力的管理风格与性格特质等。

(二)高校学科队伍执行力的内涵

学科是由内涵相关的多个研究方向构成的系统,它是高校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基本单元,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多数高校分类设置二级学院或组建学科群的重要依据。学科建设就是在既定的学科建设基础上,对高校内外部可利用的学科建设要素资源进行综合协调,制定出可行的学科发展战略和愿景,并通过有效的执行建设举措而最终实现学科目标、达成学科愿景的动态建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生产者”的学科队伍是学科生产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会对学科的最终产出产生极大的影响[3],也是学科建设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保障。学科队伍是由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职能的所有相关人员组成,其执行力的内涵应为精准理解、把握学校总体学科发展战略和布局,合理细化形成各学科的战略目标体系,通过健全的执行体系整合利用学科内外的各种组织资源,统筹协作、有效执行学校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学科目标、达成学科愿景的能力。

二、“双一流”视域下提升高校学科队伍执行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科队伍执行力是高校承担国家“双一流”建设责任的重要保证。“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新态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新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高校对于国家而言,是经济、社会、科技创新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后盾和人才孵化器,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和使命,更是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文明延续与提升的重要基石和推动力。学科是高校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活动的基本单元,更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保障。因此,学科队伍是高校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执行力强弱直接关系着高校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着“旨在通过‘双一流建设打破‘身份固化,带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国家战略的成败。

学科队伍执行力是高校学科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检验。对于高校而言,学校学科总体发展目标、政策、方案和举措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在分层次、分阶段建设的学科生态系统中被各学科执行和落实。此时学科队伍中不同的学科带头人对学校总体学科发展战略和布局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从而对学校给予本学科的工作任务执行力度不同,就会得到不同于预期的建设效果。因此,执行力是高校对学科带头人学识水平、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最实际检验。对于学科而言,学科目标体系、政策和建设举措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在各学科研究方向中被各学科方向的带头人及团队执行和落实。同样,各学科方向的带头人对本学科总体发展战略和布局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从而因对所领受建设任务的执行力度不一而产生千差万别的建设效果。保障学科建设顺利进行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人员也会面临此种问题。据此可以对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学科要素建设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最实际的全方位的能力检验。因此,学科队伍水平的高低、作风的优劣、能力的强弱,都会在抓任务执行和落实中显现出来。学科队伍执行力可以最简单、最直观地起到检验高校学科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对于高校学科队伍来说,学科队伍执行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科乃至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实现,直接影响到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提升学科队伍的执行力具有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紧迫性。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2017年岁末2018年年初,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陆续公布了建设方案[4]。据粗略统计,建设方案都对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组织保障等予以明确,同时对当前我国高校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如“在前沿领域不够活跃、学术大师偏少、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还不高”、“人才培养体系、人事制度体系、学术评价体系等方面亟待改革”和“优势学科需要率先突围、跨学科综合交叉平台亟待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给出了思考和解答。虽然这仅仅是对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的梳理和统计,但是这些建设和改革任务对当前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所有高校具有普适性,而且这些建设和改革的任务均离不开学科队伍执行力和战斗力的保驾护航。经过初步梳理还发现,各高校均明确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爬坡过坎迈向世界领先的发展阶段,这决定了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必须尽快提升学科队伍的执行力,只争朝夕时不我待。

三、提升高校学科队伍执行力的策略建议

(一)定好战略,建立学科发展目标体系

制定学科发展战略。毛主席说,政治路线一旦确定,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充分说明制定好的战略是提高学科队伍执行力的先决条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这个目录将授予学位的学科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和艺术学这13个门类,其中有111个一级学科[5]。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在13个门类和111个一级学科庞大的学科知识体系中选择做什么,即打造具有什么样的学校特色优势的学科生态系统,制定什么样的学校学科发展战略。高校学科建设要在综合分析和研判学校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办学优势与学科特色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紧密结合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以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为发展契机,重塑学校学科发展使命,明晰发展思路和保持强大定力,对学校建设学科进行总体布局和优化,按照高峰引领学科、骨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和交叉新兴学科这四个层次合理打造学科生态系统。

建立学科目标体系。首先,要确保这四个层次的学科生态系统中,某些学科主要突出学科水平,能够瞄准科学前沿、技术创新,某些学科要求既有一定学术水平又紧密对接国家、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某些学科则主要面向与对接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其次,要确保这四个层次的学科对照国际一流或国内一流学科标准,找准参照标杆,确定各学科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的阶段性目标,扎实建设,不断赶超。比如说,在规定的期限内要进入ESI学科前1%,或在规定的期限内进入ESI前1010期望值要达到多少,或在国内的排名要前进多少位,在同行业高校的同类学科中分别进入到什么位置,抑或是完成在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交流方面的具体指标任务,甚至是实现基础理论的研究突破、标志性应用成果的打造等。

(二)建好班子,打造学科建设人才梯队

建好班子与设置组织架构。解决了制定好战略这一影响学科队伍执行力提高的先决条件后,就应根据战略的纲举目张来建好班子,打造学科建设人才梯队了。首先,确保建好学科班子和设置组织架构是为了服务和服从于学校学科发展总体战略和利于学科目标体系的实现,这应该成为班子成员增量扩容和存量调整的最高指导原则。其次,建立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负责学校学科群和一级学科建设的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绩效评价、专家咨询服务等重要事项;建立学科群(相近学科或交叉学科组建)和一级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负责本层级学科建设事务和专家咨询服务。各个一级学科实行学科带頭人负责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凝练方向、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保障学科带头人的人财物支配权。最后,确保建好的班子和设置的组织架构要与学校既定的和长远的学科战略和目标体系具有高度的线性相关性,建立健全和优化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对学科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学校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协作管理职能,根据学校学科发展水平和变化,敢于和善于优化、组建、调整相关的组织机构,因地制宜地设置机构。

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学校学科战略和目标体系涉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化合作交流等各学科要素,建设过程需要不同的人才参与。显然,学科建设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密切合作和相互配合,任何团队执行力和个人执行力的缺位和孱弱都将导致学科队伍整体执行力的崩盘,进而影响到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学科建设的班子和组织架构搭好后,应该围绕学科建设的主要过程和主要任务来打造科学合理的学科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是实现学科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组织保障,是保证学科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力支撑。学科队伍结构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学缘结构等方面,还包括学科队伍师资的国际化引育结构。要打造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以学科管理服务人才为保障,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合作[6]。

(三)带好队伍,筑牢学科运行保障机制

抓住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建立覆盖学校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学科群、一级学科和学科方向各层级的职责体系,强化各建设主体的责任,抓住带好队伍的牛鼻子。学校是学校学科发展战略能否执行和学校学科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责任主体,在推进学科建设“放管服”改革中,强化学校对学科群、一级学科在落实学校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巡视与监察,确保“管控服”到位。学科群、一级学科是本层级学科发展战略和目标能否实现的责任主体,应强化对接学校发展战略的主动性以及对本层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落实学科群、一级学科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巡视与监察,确保“管控服”到位。

创新学科队伍绩效评价激励体系。学科队伍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共同努力谋划与建设学校的学科发展事业,这是共同做蛋糕。而学科队伍绩效评价激励体系的建立,则是面临如何分蛋糕的民生问题,这是个绝不能忽视的影响学科队伍执行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做了富有深刻内涵的表述,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7],这应该对高校创新学科队伍绩效评价激励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也应该秉持“共建即共同参与学科建设,共治即共同参与学科治理,共享即共同享有建设成果”的精神,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以职责体系中各层级岗位职责为基础,结合各学科的实际建设任务与目标,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与合作机制为重点,对学科团队实行整体性评价,对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优秀青年人才和学科管理服务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管控到位的控制考核、绩效评价体系,形成与贡献匹配的绩效评价激励体系,充分激发学科建设肌体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四、结束语

在“双一流”建设新征程中,学科建设工作已然成为高校的核心工作,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科队伍这一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和组织保障,充分认识到提升学科队伍执行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制定学科发展战略和学科目标体系,优化设置学科建设组织架构,打造科学合理的学科人才梯队,牢牢抓住学科建设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不断创新学科队伍绩效评价激励体系,着力探索一条具体可行的提升学科队伍执行力的道路,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针对高校学科队伍执行力提升提出的若干策略性建议,还有待于各高校结合实际去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 2018-10-20] .http://www.moe.edu.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

[2]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查尔斯·伯克,等.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刘小强,彭颖晖.一流学科建设就是建设一流的学科生产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6):19-23.

[4]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EB/OL].[2018-10-20].http://www.moe.edu.cn/s78,A22/A22_ztzl/ztzl_tjsylpt/sylpt_jsfa/201712/t20171206_320672.html.

[5] 國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更新)[EB/OL].[ 2018 - 10 - 20].http://www. moe.gov. cn/s78/A22/xwb_left/moe_833/201804/t20180419_333655.html.

[6]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8-10-20].http://www.moe. edu. cn/ srcsite /A22/moe_843 /201 808/t20180823_345987.html.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执行力双一流提升策略
测测你的执行力和想象力有多匹配
领导力是执行力的“定海神针”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提升执行力 做行动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