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塔:天地之中,国之瑰宝

2019-11-22 10:15越声
小演奏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塔林楼阁边形

越声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塔,它们千姿百态,点缀着万里河山。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教徒把他的骨灰分散保存在各地的窣堵波(一种佛教建筑)中,公元一世纪前后,佛教传入我国,我国建筑师在古代原有高层建筑的基础上吸收印度墓塔的建筑形式,随之创造出了具有中国风格的新建筑——塔。

塔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建筑,魏晋以来,由于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历代皇帝广造塔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崇佛热潮蔚然成风。

我国古塔建筑多样,按构造样式大致分为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实心塔是用砖石等材料砌出的实心体,不能登临,分阿育王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四种样式;楼阁式塔内有塔室,可以攀登凭眺,分密檐楼阁式、楼阁式、砖木混合式、砖石混合式四种样式。

河南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早年,我曾收集过一套特种邮票《中国古塔》,其中有一张便印着嵩岳寺塔,当时我就被它优美的造型迷住了。今年到河南旅行,我特意来到嵩岳寺参观了这座古老的塔。

嵩岳寺塔在少林寺西南百余步,走进塔林,犹如进入了建筑艺术的殿宇。据介绍,嵩岳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宣武帝的离宫,后改为佛教寺院,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闲居寺,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又改名嵩岳寺。唐高宗和武则天游历嵩山时,曾把嵩岳寺改作行宫,如今塔前的山门和塔后的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则为近代改建。

据说乾隆皇帝游历此处时曾派五百名御林军数塔,结果花了大半天时间也没能得出一个准数,乾隆帝因而感慨道:“真乃塔林也。”

塔林现存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古塔228座,现代塔两座,加上常住院中的两座宋塔,二祖庵附近的三座唐、元、明砖塔,三祖庵的一座金代砖塔以及塔林周围的十座砖石塔,共计246座佛塔,构成了非常壮观的少林寺砖石塔建筑群。

塔林中的座座古塔从大到小,从砖到石,从方形到六角形、八角形、圆形,从楼阁式到密檐式、喇嘛式,从单檐式到多檐式,无不昭示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建筑文明,展现出我国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

嵩岳寺塔林是全国塔林中公认的规模最大、塔数最多、自唐代以来建塔的时代最全、跨越时间最长、早期塔最多、文物价值最高的塔林,也因此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古塔建筑群。

嵩岳寺塔塔高37.6米,底层直径10.16米、内径5米余,壁体厚2.5米,由基台、塔身、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塔基随塔身砌成十二边形,台高0.85米、宽1.6米,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砖铺甬道,与基台同高。该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塔中部是15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內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最高处有砖砌塔刹。该塔塔心室有9层内叠涩砖檐,除底平面为十二边形外,其余皆为八边形。

嵩岳寺塔的建筑工艺极为精巧,各层重檐均向内按一定的曲率收缩,轮廓线柔和圆润,塔体通刷白色,高高耸立于青瓦红墙绿树之间,为山色林影增添了几分神韵。

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此塔还带着印度阿育王时期佛塔的特色,许多研究印度阿育王时期佛塔的学者和专家都曾到访考察,后来的唐代方塔如小雁塔、香积寺塔等也均脱胎于此。

猜你喜欢
塔林楼阁边形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下)
中考中的多边形内(外)角和问题
塔林
贵定阳宝山塔林调查简论
吊兰
涉及椭圆内接2n+1边形的一个不等式
皮洛士战争期间罗马与大希腊的关系研究
亭台楼阁知多少
4.4 边形和特殊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