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战斗堡垒 筑牢发展之基

2019-11-23 06:37李雪谢朝政
当代贵州 2019年37期
关键词:毕节市毕节干部

文_李雪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谢朝政

近年来,毕节以“大党建”为统领,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建队伍、抓基层打基础,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新路,为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以前办事要跑几里路到村干部家里去。现在每个村都有400平方米的村委会小楼,不用到处去找村干部了,都是村干部上门服务,尤其是精准扶贫,整得不好还可以给差评,监督他。”80多岁的周明德老人,是大方县凤山乡店子社区的一个普通农民,也是毕节试验区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见证者。

从规范到标准,从标准到模范,毕节试验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历届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创新发展,同步小康”目标,以“大党建”为统领,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建队伍、抓基层打基础,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新路,为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真的很感谢孙书记,多亏了他帮忙,我才顺利找到了工作,现在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家里的境况一天比一天好。”赫章县结构乡多魁村的曹艳说。

曹艳口中的孙书记是毕节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多魁村的第一书记孙伟,他经常鼓励驻村队员们说:“群众的笑脸,就是我们孜孜不倦的源泉和追求,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切都是值得的。”

近年来,毕节市始终坚持从严从实管理干部,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干部管理,把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出台了“十项措施”激励干部在基层一线担当作为,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干部争当“讲政治、讲担当、讲作风、讲规矩、讲奉献”的表率,干部结构日趋合理。

注重把多数群众肯定、政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提高了干部工作规范化民主化。引入竞争机制,在实践中探索开展了平级竞职、公开竞职等做法。稳步推进干部交流工作,对党政干部、事业人员、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社区)干部进行培训,积极指导相关单位根据各自业务需要,开展归口分类培训。

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自2010年以来,建立“双考双评双挂钩”考核管理机制,将考核管理干部功夫下在平时,实现干部动态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改革成果被评为全省制度改革优秀案例。“五个跟踪纪实”从严干部管理做法经验在中组部《党建研究内参》重点推介,并在《中国组织人事报》专版宣传。

2018年以来,毕节市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探索建设“智慧组工·干部云”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运用干部数据选拔管理干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和“带病上岗”,实现了干部选拔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立体化、可视化和科学化,全面提升了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全面提升组织力筑牢战斗堡垒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进程中,毕节先后涌现出“搬动贫困大山的新愚公”赫章县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用生命谱写忠诚的赞歌”的大方县绿塘乡原党委书记彭练基,“生命定格在抗洪抢险一线”的七星关区原政协主席吴贤耀等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典型。这是毕节筑牢战斗堡垒锻铸出的党员干部。

毕节市严格按照中央、省委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工作作风更加务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毕节市先后创新开展了“两强化、双工程、三建设”“一岗一补两制”“三创三强”活动,大力实施“十项行动”“百项任务”,推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夯实。探索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服务组织、服务队伍、服务网络、服务机制为平台的“一核多元”服务体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毕节市创新开展以“建设发展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轴心,以“培育发展型文化”“夯实发展型基层基础”“凝聚发展型人才”和“健全发展型机制”为四轮,以“提升干部发展能力”为基石的“一轴四轮一基石”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五大先锋工程”,涌现了“毕节速度”“海雀实践”“迤那精神”“水西和谐”等先进典型,做法经验在全省推广。

2018年来,毕节市大力推进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党建“1+3”改革,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重视在生产、工作一线的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大力发展农村党员,全面壮大党员队伍力量。

夯实党建工作,筑牢战斗堡垒。毕节市以“大党建”助推“大扶贫”,以强有力的火车头带动脱贫攻坚战役不断取得胜利。

聚集各方优秀人才精准扶贫

毕节市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致富带头人蔡群(右一)为村民讲解刺绣知识,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毕节市委组织部供图)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副所长、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主任陈海生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被毕节人才政策和细心周到的服务深深吸引,2014年来到毕节,投身于能源技术研发,扛起了毕节能源储能技术研发的大旗。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毕节市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人才工作政策文件,不断健全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人才工作管理考核机制,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2018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67.96万人。

毕节市始终坚持“重点领域优先引、急需人才快速引”原则,围绕发展需求引进人才。出台《毕节市人才引进与跟踪服务管理办法》,开辟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大力推进“百千万人才工程”“硕博乡官工程”“千人计划工程”“能人回乡工程”等人才引进“四项工程”……2013年以来,全市通过简化程序全职引进各类人才1995人,其中博士38人,硕士684人;柔性引进人才1376人,其中博士116人,硕士253人。

积极实施“同心智力支持工程”,加强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合作,引进一批院士、专家担任科技顾问和产业发展顾问,连续5届聘请72位经济、农、林、牧、水、人口计生等行业的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专家,组成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助推试验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毕节市针对农村产业“传统化”“起步难”“长不大”、群众“不敢试”、人才“空心化”等难题,创新实施人才扶贫工程“科技人才联乡帮村”“领创项目示范引领”“乡土人才扶贫带富”“情系毕节人才回归”“圆梦小康专家行动”5项计划,全方位激发人才参与脱贫攻坚活力,有效破解了制约脱贫攻坚的“五大难题”。

猜你喜欢
毕节市毕节干部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17个鲜食玉米品种同台比拼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补足区域交通短板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